射出成形模具用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5073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射出成形模具用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射出成形模具的顶出部件,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射出成形模具用顶出机构结构。
背景技术
射出成形用模具的构造是多变的,不同的浇口形式,不同的顶出方式与不同的模具结构,便可组成各种类型的模具形式,故欲将模具明确分类颇为困难,兹以一般常用分类方式,可依模具构造而简单区分、· 二板式模具、三板式模具模具、无流道模具和倒灌模具。该模具在射出成形产品时,射出动作完毕,充填于成形空间之材料冷却固化后,接着进行成形品顶出之作,此时成形机的固定侧及可动侧打开行程,模具以分模面为界而开动启。通常固定于可动盘的模具,可动侧与可动盘同时后退,然后藉成形机之顶出杆,使模具 的顶出机构作动,将成形品顶出。为了提高射出成形效率,改善成形品品质,容易迅速脱模、顶出,并达成自动化操作,不只成形品,连注道、流道的脱模、顶出都必须选择最适切的方法。成形品的顶出取决于成形材料、成形品的形状、模具的构造,顶出时,最好不发生破裂、刮伤等,并确实脱模且故障少,然而,现有模具中故障最多的是顶出机构,如顶出销折断、弯曲、卡住等,须能容易补修或更换,这是决定顶出方法的原则。成形品顶出的主要目的是使因成形收缩而固着于心型、深肋、凸毂等的成形品脱离模具,因而必须在脱模阻力大的地方选择顶出位置,但是,同一形状之成形品也因要求的外观、精度、成形性而选用不同的顶出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顶出力作用均匀,通过顶出套筒端面顶出的射出成形模具用顶出机构,可确保脱模,减少成形品破裂,避免了成形品外观上残留顶出痕迹以及现有顶出销折断、弯曲、卡住等现象的产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射出成形模具用顶出机构,其包括公模固定板、设置在公模固定板上的下顶出板、设置在下顶出板上的上顶出板和设置在上顶出板上的公模板,在所述公模板上设置有公模仁,所述公模仁上设置有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固定板上设置导引销,在所述上顶出板上设置有用于顶出成形品的双节顶出套筒,所述双节顶出套筒穿过公模板和公模仁延伸至型腔内,在所述双节套筒内设置有导引销,所述导引销固定在公模固定板上。所述双节顶出套筒包括固定在上顶出板的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活动筒体以及设置在活动筒体上的顶出筒体,所述顶出筒体与活动筒体的交接处采用的是外径递减的锥形连接体,所述锥形连接体设置在公模板内,所述顶出筒体的外径小于活动筒体的外径,所述顶出筒体的内径与活动筒体的内径相等。所述锥形连接体与公模仁之间的间距为3_7mm,其作为顶出行程;所述顶出筒体的筒壁厚度为O. 6-0. 8mm。根据所述的射出成形模具用顶出机构,其中,所述活动筒体的筒壁厚度为
1-1. 4mm η根据所述的射出成形模具用顶出机构,其中,所述活动筒体的长度小于顶出筒体的长度。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双节顶出套筒,并通过导引销做引导向,使其采用套筒端面顶出成形品,解决了现有顶出销折断、弯曲、卡住等现象的产生;其具有均匀的顶出力作用于成形品,可确保脱模,减少成形品破裂,且使成形品外观上不残留顶出痕迹,其结构简单、合理,稳定性高,避免了成形品破裂、刮伤等脱模故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射出成形模具用顶出机构,其应用在射出成形模具中,该射出成形模具包括公模和母模,本实施例的顶出套筒安装在公模内,而公模包括公模固定板
I、安装在公模固定板I上的下顶出板2、安装在下顶出板2上的上顶出板3、安装在上顶出板3上方的公模板5以及设置在公模板5上的公模仁6,该公模仁上设置有型腔9。本实施例中,上顶出板3与公模板5之间设置有顶出间距3,便于上、下顶出板的移动。在上顶出板4上安装有双节顶出套筒8,在双节顶出套筒8内安装有固定在公模固定,I上的导引销7,该双节顶出套筒8包括固定在上顶出板3的底座81、设置在底座81上的活动筒体82以及设置在活动筒体82上的顶出筒体84,所述顶出筒体84与活动筒体82的交接处采用的是外径递减的锥形连接体83,所述锥形连接体83设置在公模板5内,其与公模仁6之间的间距为3-7mm,构成顶出行程。所述顶出筒体84的外径小于活动筒体82的外径,所述顶出筒体84的内径与活动筒体82的内径相等。顶出筒体84、锥形连接体83、活动筒体82以及底座81均为一体式结构,其内均设置有便于导引销穿过的轴孔。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出筒体84的筒壁厚度为O. 6-0. 8mm,活动筒体82的筒壁厚度为1-1. 4mm。套筒(sleeve)之加工性良好,设计时在壁厚达O. 8以上考虑使用套筒,小件内针小于Φ1.5_,套筒做双节,大件套筒即活动套筒侧壁不可小于Imm0当射出成品凸出的圆柱(BOSS),柱中心有孔,顶出位置不易选择,此时可使用顶出销为心型销装设在下固定板上,而没有顶出作用,再选择适当的顶出套筒,套于心型销上,固定于上下顶板,利用双节顶出套筒将成品顶出。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双节顶出套筒8,并通过导引销7做引导向,使其采用套筒端面顶出成形品,解决了现有顶出销折断、弯曲、卡住等现象的产生;其具有均匀的顶出力作用于成形品,可确保脱模,减少成形品破裂,且使成形品外观上不残留顶出痕迹,其结构简单、合理,稳定性高,避免了成形品破裂、刮伤等脱模故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射出成形模具用顶出机构,其包括公模固定板、设置在公模固定板上的下顶出板、设置在下顶出板上的上顶出板和设置在上顶出板上的公模板,在所述公模板上设置有公模仁,所述公模仁上设置有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固定板上设置导引销,在所述上顶出板上设置有用于顶出成形品的双节顶出套筒,所述双节顶出套筒穿过公模板和公模仁延伸至型腔内,在所述双节套筒内设置有导引销,所述导引销固定在公模固定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射出成形模具用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节顶出套筒包括固定在上顶出板的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活动筒体以及设置在活动筒体上的顶出筒体,所述顶出筒体与活动筒体的交接处采用的是外径递减的锥形连接体,所述锥形连接体设置在公模板内,所述顶出筒体的外径小于活动筒体的外径,所述顶出筒体的内径与活动筒体的内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出成形模具用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连接体与公模仁之间的间距为3-7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出成形模具用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筒体的筒壁厚度为O. 6-0. 8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出成形模具用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筒体的筒壁厚度为1-1. 4mm。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射出成形模具用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筒体的长度小于顶出筒体的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射出成形模具用顶出机构,其包括安装在公模顶出板的套筒底座和设置在套筒底座上的套筒体,套筒体上设置有安装轴销的轴孔,套筒体为双节套筒体,该双节套筒体包括与底座连接的活动筒体以及顶出筒体,顶出筒体与活动筒体交接处采用的是外径递减的锥形连接体,活动筒体设置在公模板内,顶出筒体的外径小于活动筒体的外径,所述顶出筒体的内径与活动筒体的内径相等。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双节套筒,由于外径差别,并使其顶出时采用套筒端面顶出成形品,其具有均匀的顶出力作用于成形品,可确保脱模,减少成形品破裂,且使成形品外观上不残留顶出痕迹,其结构简单、合理,稳定性高,避免了成形品破裂、刮伤等脱模故障。
文档编号B29C45/40GK202781732SQ20122047240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7日
发明者陈宗慧, 黄小兵, 杨振 申请人:晟扬精密模具(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