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打印机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75477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三维打印机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三维打印机的结构,其包含:一基座、一驱动单元、一螺旋出料单元以及一入料桶,利用螺旋出料单元配合基座的X、Y、Z轴轨道达到三维立体胚品的成型,不仅能适用于大型对象的成型,另可通过驱动单元以及电控装置达到塑料粒子融解射出的控制,让胚品的成型能更为完整、准确,实质具产业利用性,增添胚品、模具制作的实用性。
【专利说明】三维打印机的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打印机,尤指一种三维(3D)打印机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三维打印机仅能适用于小型对象的成型作业,且该材料是利用塑料线材配合滚轧轮加以拉伸输出,其塑料融解温度不易控制,连带影响胚品的成型状态,造成胚品成型后的不完整而使不良品的增加,进而增加制作的成本,不具实用性,实不具经济效益,
[0003]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0004]现有三维打印机仅能适用于小型对象的成型作业,且该材料是利用塑料线材配合滚轧轮加以拉伸输出,其塑料融解温度不易控制,连带影响胚品的成型状态,造成胚品成型后的不完整而使不良品的增加,进而增加制作的成本,不具实用性,实不具经济效益,此乃为本实用新型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维打印机的结构,其包含:一基座、一驱动单元、一螺旋出料单元以及一入料桶,一基座具有一成型空间,该成型空间的两侧设有对应的X轴轨道,并于X轴轨道上跨设有一 Y轴轨道,且该Y轴轨道沿着X轴轨道线性滑移,而Y轴轨道上连结有一滑动单元,该滑动单元是沿着Y轴轨道线性位移,另由滑动单元设有下、上滑动的Z轴轨道,并设有一滑动块,一驱动单元具有一组装架体,并配合组设于滑动块上,且该组装架体设有一驱动马达及一减速机构相接连动,而该减速机构底部具有一枢接部,另于组装架体底侧对应枢接部设有一定位穿孔,一螺旋出料单元包含一中空的加热管、一输送螺杆以及至少三组加热歧片,该加热管上端部具有一开口,并于侧壁穿设一进料孔,另凸设有一锁合凸垣配合锁固于组装架体的定位穿孔外环壁,而加热管底端则形成一渐缩开口的打印端,一输送螺杆配合组入加热管内,且上端部凸伸于开口外与减速机构的枢接部组接连动,而该三组加热歧片依序组设于加热管外,一入料桶配合固设于组装架体一侧,并于底部延伸一送料管与加热管的进料孔衔接,通过上述结构,以能构成一种三维打印机的结构。
[000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三维打印机的结构,其包含:
[0007]—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具有一组装架体,且该组装架体设有一驱动马达及一减速机构相接连动,而该减速机构底部具有一枢接部,另于组装架体底侧对应枢接部设有一定位穿孔;
[0008]一螺旋出料单元,该螺旋出料单元包含一中空的加热管、一输送螺杆以及至少三组加热歧片,该加热管上端部具有一开口,并于侧壁穿设一进料孔,另凸设有一锁合凸垣配合锁固于组装架体的定位穿孔外环壁,而加热管底端则形成一渐缩开口的打印端,一输送螺杆配合组入加热管内,且上端部凸伸于开口外与减速机构的枢接部组接连动,而该三组加热歧片依序组设于加热管外;[0009]一入料桶,该入料桶配合固设于组装架体一侧,并于底部延伸一送料管与加热管的进料孔衔接。
[0010]其中,驱动单元及螺旋出料单元另设有一电控装置,用以调整驱动马达、减速机构以及加热歧片的温度。
[0011]其中,该三组加热歧片受电控装置控制由上往下分别形成低温、中温及高温的加热温度。
[0012]其中,另提供一基座,该基座具有一成型空间,该成型空间的两侧设有对应的X轴轨道,并于X轴轨道上跨设有一 Y轴轨道,且该Y轴轨道沿着X轴轨道线性滑移,而Y轴轨道上连结有一滑动单元,该滑动单元于沿着Y轴轨道线性位移,另由滑动单元设有下、上滑动的Z轴轨道,并设有一滑动块,再由滑动块提供驱动单元的组装架体组装固定。
[0013]其中,该基座另提供设有一计算机主机,用以写入基座驱动使用的指令及参数。
[0014]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本实用新型利用螺旋出料单元配合基座的X、Y、Z轴轨道达到三维立体胚品的成型,不仅能适用于大型对象的成型,另可通过驱动单元以及电控装置达到塑料粒子融解射出的控制,让胚品的成型能更为完整、准确,实质具产业利用性,增添胚品、模具制作的实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料单元局部实际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9]符号说明
[0020]10 基座
[0021]11 成型空间
[0022]12 X轴轨道
[0023]13 Y轴轨道
[0024]14 滑动单元
[0025]15 Z轴轨道
[0026]16 滑动块
[0027]17 计算机主机
[0028]20 驱动单元
[0029]21 组装架体
[0030]211 定位穿孔
[0031]22 驱动马达
[0032]23 减速机构
[0033]231 枢接部
[0034]30 螺旋出料单元
[0035]31 加热管
[0036]311 开口[0037]312进料孔
[0038]313锁合凸垣
[0039]314打印端
[0040]32输送螺杆
[0041]33加热歧片
[0042]34电控装置
[0043]40入料桶
[0044]41送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兹请配合【【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详述如后:
[0046]首先,先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一种三维打印机的结构,其包含:一基座10、一驱动单元20、一螺旋出料单元30以及一入料桶40,一基座10具有一成型空间11,该成型空间11的两侧设有对应的X轴轨道12,并于X轴轨道12上跨设有一 Y轴轨道13,且该Y轴轨道13沿着X轴轨道12线性滑移,而Y轴轨道13上连结有一滑动单元14,该滑动单元14沿着Y轴轨道13线性位移,另由滑动单元14设有下、上滑动的Z轴轨道15,并设有一滑动块16,且基座10另提供设有一计算机主机17,用以写入基座10驱动使用的指令及参数,一驱动单元20具有一组装架体2·1,并配合组设于滑动块16上,且该组装架体21设有一驱动马达22及一减速机构23相接连动,而该减速机构23底部具有一枢接部231,另于组装架体21底侧对应枢接部231设有一定位穿孔211,一螺旋出料单元30包含一中空的加热管31、一输送螺杆32以及至少三组加热歧片33,该加热管31上端部具有一开口 311,并于侧壁穿设一进料孔312,另凸设有一锁合凸垣313配合锁固于组装架体21的定位穿孔211外环壁,而加热管31底端则形成一渐缩开口的打印端314,一输送螺杆32配合组入加热管31内,且上端部凸伸于开口 311外与减速机构23的枢接部组接连动,而该三组加热歧片33依序组设于加热管31外,又该驱动单元20及螺旋出料单元30另设有一电控装置34,用以调整驱动马达22、减速机构23以及加热歧片33的温度,另使三组加热歧片33受电控装置34控制由上往下分别形成低温、中温及高温的加热温度,一入料桶40配合固设于组装架体21一侧,并于底部延伸一送料管41与加热管31的进料孔312衔接。
[0047]其结构的组成,再请参阅图1、图2所示,该基座10由滑动块16提供驱动单元20的组装架体21组装固定,该组装架体21配合组设有驱动马达22及减速机构23,再由组装架体21底部的定位穿孔21供螺旋出料单元30的加热管31上端部穿伸通过,并以锁合凸垣313锁固于定位穿孔21周边壁,且该组入加热管31的输送螺杆32则以上端部凸伸于开口 311外,配合组设于减速机构23的枢接部231,使输送螺杆32直接受减速机构23带动螺旋,又该入料桶40亦配合组设于组装架体21 —侧,另将送料管41延伸至加热管31 —侧的进料口 312形成连接,由此使驱动单元20、螺旋出料单元30以及入料筒40均能经由组装架体21与基座10的滑动块16枢接连动,再通过X、Y、Z轴轨道12、13、15的线性位移达到三维立体打印的路径,通过上述结构,以能完成一种三维打印机的结构。
[0048]其结构实际使用的状态,续请参阅图3、图4所不,该打印机主要是利用基座10的X、Y、Z轴轨道12、13、15达到三维位移的路径,而该螺旋出料单元30主要是将欲打印射出的塑料粒子放进入料桶40内,经由送料管41流往进料口 312并输送至加热管31内,再利用驱动马达22以及减速机构23带动输送螺杆32,使塑料粒子于加热管31内逐渐往下位移,且该加热管31外配合设有三组加热歧片33,并通过电控装置34依序形成低、中、高温的加热温度,令塑料粒子受热融化形成一可塑性液体,最后再由加热管31底部的打印端314射出,进而随着写入计算机主机17内的指令及参数控制基座10的Y轴轨道13、滑动单元14以及滑动块16的位移状态,以能让射出的可塑性液体于基座10的成型空间11内打印出图,以形成一三维立体状的胚品。
[0049]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本实用新型是利用螺旋出料单元30配合基座10的X、Y、Z轴轨道12、13、15达到三维立体胚品的成型,不仅能适用于大型对象的成型,另可通过驱动单元20以及电控装置34达到塑料粒子融解射出的控制,让胚品的成型能更为完整、准确,实质具产业利用性,增添胚品、模具制作的实用性,另具成本低廉、制作方便的实际效益。
[005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已达突破性的结构设计,而具有改良的创作内容,同时又能够达到产业上的利用性与进步性,且本实用新型未见于任何刊物,亦具新颖性,当符合专利法相关法条的规定,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00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三维打印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座,该基座具有一成型空间,该成型空间的两侧设有对应的X轴轨道,并于X轴轨道上跨设有一 Y轴轨道,且该Y轴轨道沿着X轴轨道线性滑移,而Y轴轨道上连结有一滑动单元,该滑动单元是沿着Y轴轨道线性位移,另由滑动单元设有下、上滑动的Z轴轨道,并设有一滑动块; 一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具有一组装架体,并配合组设于滑动块上,且该组装架体设有一驱动马达及一减速机构相接连动,而该减速机构底部具有一枢接部,另于组装架体底侧对应枢接部设有一定位芽孔; 一螺旋出料单元,该螺旋出料单元包含一中空的加热管、一输送螺杆以及至少三组加热歧片,该加热管上端部具有一开口,并于侧壁穿设一进料孔,另凸设有一锁合凸垣配合锁固于组装架体的定位穿孔外环壁,而加热管底端则形成一渐缩开口的打印端,一输送螺杆配合组入加热管内,且上端部凸伸于开口外与减速机构的枢接部组接连动,而该三组加热歧片依序组设于加热管外; 一入料桶,该入料桶配合固设于组装架体一侧,并于底部延伸一送料管与加热管的进料孔衔接。
2.—种三维打印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具有一组装架体,且该组装架体设有一驱动马达及一减速机构相接连动,而该减速机构底部具有一枢接部,另于组装架体底侧对应枢接部设有一定位穿孔; 一螺旋出料单元,该螺旋出料单元包含一中空的加热管、一输送螺杆以及至少三组加热歧片,该加热管上端部具有一开口,并于侧壁穿设一进料孔,另凸设有一锁合凸垣配合锁固于组装架体的定位穿孔外环壁,而加热管底端则形成一渐缩开口的打印端,一输送螺杆配合组入加热管内,且上端部凸伸于开口外与减速机构的枢接部组接连动,而该三组加热歧片依序组设于加热管外; 一入料桶,该入料桶配合固设于组装架体一侧,并于底部延伸一送料管与加热管的进料孔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维打印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驱动单元及螺旋出料单元另设有一电控装置,用以调整驱动马达、减速机构以及加热歧片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打印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三组加热歧片受电控装置控制由上往下分别形成低温、中温及高温的加热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打印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另提供一基座,该基座具有一成型空间,该成型空间的两侧设有对应的X轴轨道,并于X轴轨道上跨设有一 Y轴轨道,且该Y轴轨道沿着X轴轨道线性滑移,而Y轴轨道上连结有一滑动单元,该滑动单元于沿着Y轴轨道线性位移,另由滑动单元设有下、上滑动的Z轴轨道,并设有一滑动块,再由滑动块提供驱动单元的组装架体组装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三维打印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另提供设有一计算机主机,用以写入基座驱动使用的指令及参数。
【文档编号】B29C67/00GK203557713SQ201320598168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6日
【发明者】黄茂生 申请人:黄茂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