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媒加热制片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55592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热媒加热制片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媒加热制片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热媒加热制片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包括机身、方滑座和架设在方滑座上的压辊,方滑座设置在机身上,压辊内设置有容纳联苯气相热媒的容腔,方滑座上设置有用于给压辊通入联苯气相热媒的热媒输入导管和用于热媒输出的输出导管,装置主体还包括用于推动方滑座的推动装置,该热媒加热制片装置,不仅能够使压辊表面受热均匀,避免压辊表面温度不同而导致制出的片材厚薄度不均一,同时通过热媒加热装置将热媒加热后输送进压辊中,能够使其不间断的进行压制,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能够在生产中调节压辊之间的距离来控制生产出的材料的厚度。
【专利说明】热媒加热制片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膜生产制备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热媒加热制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在市场上有着许多薄膜状的产品,比如生料带等,这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多次挤压拉伸等操作,比如在生料带的生产过程,需要将聚四氟乙烯与辅料混合之后,然后将聚四氟乙烯进行挤压成条料之后,在通过压辊进行挤压成片材,为后续对聚四氟乙烯双向拉伸做铺垫,在这些产品的挤压过程中,为了保持材料本身的延展性,需要在挤压的过程中给产品供给热量,用以保持产品的延展性,便于对其进行挤压,在现有技术在生产过程当中,一般采用外部加热的方式,将压辊加热到所需的温度时,再进原材料的挤压,这种方式不仅操作繁琐,在进行压辊的加热时无法进行挤压,而且在产品的制备过程中无法保持压辊的温度,当压辊的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得压制过程无法顺利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媒加热制片装置,该热媒加热制片装置通过将压辊制内设置中空的容器,然后通过将加热装置当中的热媒对压辊进行加热,不仅能够使压辊表面受热均匀,避免压辊表面温度不同而导致制出的片材厚薄度不均一,同时通过热媒加热装置将热媒加热后输送进压辊中,能够使其不间断的进行压制,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设置了用于移动压辊的装置,能够在生产中调节压辊之间的距离来控制生产出的材料的厚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媒加热制片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机身、方滑座和架设在方滑座上的压辊,所述方滑座设置在机身上,所述压辊内设置有容纳联苯气相热媒的容腔,所述方滑座上设置有用于给压辊通入联苯气相热媒的热媒输入导管和用于热媒输出的热媒输出导管,所述热媒输入导管和热媒输出导管对应连接压辊的另一端均与热媒加热装置连接,所述装置主体还包括用于推动方滑座的推动装置。
[000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压辊当中设置容纳热媒的容腔,可以在压辊当中注入热媒来对压辊进行加热,而且将容腔设置在压辊当中能够使得热媒充分的充满在压辊内,使得压辊的表面的热量均匀,在进行制片的过程中,能够稳定的将热量传递给待加工的材料,避免因压辊表面温度不同而导致压出的片材厚薄度不均一,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同时采用联苯气相热媒作为热媒进行加热,联苯气相热媒本身热传递性能好,能够便于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加热,而且在联苯气相热媒本身为气相,气相能够更快的充满到压辊中,使压辊受热均匀,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能够更好的传递热量,减少的生产中不必要的浪费,而且设置热媒加热装置配合热媒输入导管和热媒输出导管工作,能够在进行挤压过程中,不停的补充热媒,使得制片过程能够不间断的进行,同时在装置上设置推动装置,能够在生产中调节压辊之间的距离来控制生产出的材料的厚度。[000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媒加热装置包括热媒加热槽和输送泵,所述热媒加热槽与输送泵连接,所述热媒输入导管与输送泵连接,所述热媒输出导管与热媒加热槽连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生产过程中,可通过热媒加热装置中的热媒加热槽将联苯气相热媒进行加热,然后通过输送泵将联苯气相热媒将热媒延热媒输入导管将联苯气相热媒输入到容腔当中,然后多余的热媒从热媒输出导管输送到热媒加热槽中继续加热,可以进行热媒的不间断的输送,确保该热媒加热制片装置能够在工作时,温度持续保持稳定。
[000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装置包括供方滑座滑动的滑块和供滑块滑动的滑槽,所述滑槽设置在机身上。
[000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滑槽来对方滑座进行移动,能够使方滑座的移动更加方便,同时设置滑槽限定了方滑座的滑动方向,避免了方滑座朝向其他方向滑动而影响制片滚压装置所制出的片材的质量。
[00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装置包括供方滑座滑动的滑轨,所述方滑座上设置有与滑轨相适配的滑道。
[001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方滑座上的滑轨和机身上的滑轨的配合,能够使方滑座的稳定性大提高,同时也将方滑座和压辊的重量均匀的分摊到滑轨上,延长了装置主体的使用寿命,避免了生产过程方滑座滑动而导致薄膜厚度不均的情况出现。
[00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方滑座包括与机身固定的固定座以及可相对机身滑动的活动座。
[001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活动座和固定座,能够在调节方滑座之间的距离时,只需要移动活动座即可,减少了调节方滑座距离的时间和精力,简化了生产操作过程。
[00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装置还包括摇杆、与活动座连接的推动蜗杆和与摇杆连接的摇动蜗杆,所述推动蜗杆和摇动蜗杆上均设置有螺旋齿,所述推动蜗杆与摇动蜗杆的螺旋齿相适配,所述推动蜗杆与摇动蜗杆对应螺旋齿的一端均设置在机身内,所述推动蜗杆对应螺旋齿的另一端与活动座连接,所述摇动蜗杆对应螺旋齿的另一端与摇杆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进行活动座的移动时,只需要将转动摇杆即可,摇杆转动能够带动摇动蜗杆转动,摇动蜗杆能够通过其与推动蜗杆的适配的螺旋齿带动推动蜗杆进行伸缩,从而带动活动座进行移动,通过采用摇杆摇动的方式来推动活动座进行转动,能够节省在生产过程中用于电力控制上的消耗,节约了能源,同时通过摇杆控制比直接推动活动座,能够更好的对活动座移动的精度进行控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媒加热制片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热媒加热制片装置的推动装置部分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热媒加热制片装置的推动装置第二实施例部分示意图。
[0019]【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1、机身;2、推动装置;3、压辊;4、热媒加热装置;21、方滑座;22、滑块;23、滑槽;24、滑轨;25、滑道;26、摇杆;27、摇动蜗杆;28、推动蜗杆;31、容腔;41、热媒输入导管;42、热媒输出导管;43、热媒加热槽;44、输送泵;211、固定座;212、活动座。【具体实施方式】
[0020]通过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媒加热制片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包括机身I方滑座21和架设在方滑座21上的压辊3,方滑座21设置在机身I上,压辊3内设置有容纳联苯气相热媒的容腔31,方滑座21上设置有用于给压辊3通入联苯气相热媒的热媒输入导管41和用于热媒输出的热媒输出导管42,热媒输入导管41和热媒输出导管42对应连接压辊3的另一端均与热媒加热装置4连接,装置主体还包括用于推动方滑座21的推动装置2。
[002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压辊3当中设置容纳热媒的容腔31,可以在压辊3当中注入热媒来对压辊3进行加热,而且将容腔31设置在压辊3当中能够使得热媒充分的充满在压辊3内,使得压辊3的表面的热量均匀,在进行制片的过程中,能够稳定的将热量传递给待加工的材料,避免因压辊3表面温度不同而导致压出的片材厚薄度不均一,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同时采用联苯气相热媒作为热媒进行加热,联苯气相热媒本身热传递性能好,能够便于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加热,而且在联苯气相热媒本身为气相,气相能够更快的充满到压辊3中,使压辊3受热均匀,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能够更好的传递热量,减少的生产中不必要的浪费,而且设置热媒加热装置4配合热媒输入导管41和热媒输出导管42工作,能够在进行挤压过程中,不停的补充热媒,使得制片过程能够不间断的进行,同时在装置上设置推动装置2,能够在生产中调节压辊3之间的距离来控制生产出的材料的厚度。
[0023]热媒加热装置4包括热媒加热槽43和输送泵44,热媒加热槽43与输送泵44连接,热媒输入导管41与输送泵44连接,热媒输出导管42与热媒加热槽43连接。
[0024]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生产过程中,可通过热媒加热装置4中的热媒加热槽43将联苯气相热媒进行加热,然后通过输送泵44将联苯气相热媒将热媒延热媒输入导管41将联苯气相热媒输入到容腔31当中,然后多余的热媒从热媒输出导管42输送到热媒加热槽43中继续加热,可以进行热媒的不间断的输送,确保该热媒加热制片装置能够在工作时,温度持续保持稳定。
[0025]推动装置2包括供方滑座21滑动的滑块22和供滑块22滑动的滑槽23,滑槽23设置在机身I上。
[002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滑槽23来对方滑座21进行移动,能够使方滑座21的移动更加方便,同时设置滑槽23限定了方滑座21的滑动方向,避免了方滑座21朝向其他方向滑动而影响制片滚压装置所制出的片材的质量。
[0027]推动装置2包括供方滑座21滑动的滑轨24,方滑座21上设置有与滑轨24相适配的滑道25。
[002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方滑座21上的滑道25和机身I上的滑轨24的配合,能够使方滑座21的稳定性大提高,同时也将方滑座21和压辊3的重量均匀的分摊到滑轨24上,延长了装置主体的使用寿命,避免了生产过程方滑座21滑动而导致薄膜厚度不均的情况出现。
[0029]方滑座21包括与机身I固定的固定座211以及可相对机身I滑动的活动座212。
[003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活动座212和固定座211,能够在调节方滑座21之间的距离时,只需要移动活动座212即可,减少了调节方滑座21距离的时间和精力,简化了生产操作过程。
[0031]推动装置2还包括摇杆26、与活动座212连接的推动蜗杆28和与摇杆26连接的摇动蜗杆27,推动蜗杆28和摇动蜗杆27上均设置有螺旋齿,推动蜗杆28与摇动蜗杆27的螺旋齿相适配,推动蜗杆28与摇动蜗杆27对应螺旋齿的一端均设置在机身I内,推动蜗杆28对应螺旋齿的另一端与活动座212连接,摇动蜗杆27对应螺旋齿的另一端与摇杆26连接。
[003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进行活动座212的移动时,只需要将转动摇杆26即可,摇杆26转动能够带动摇动蜗杆27转动,摇动蜗杆27能够通过其与推动蜗杆28的适配的螺旋齿带动推动蜗杆28进行伸缩,从而带动活动座212进行移动,通过采用摇杆26摇动的方式来推动活动座212进行转动,能够节省在生产过程中用于电力控制上的消耗,节约了能源,同时通过摇杆26控制比直接推动活动座212,能够更好的对活动座212移动的精度进行控制。
[003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热媒加热制片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机身、方滑座和架设在方滑座上的压辊,所述方滑座设置在机身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内设置有容纳联苯气相热媒的容腔,所述方滑座上设置有用于给压辊通入联苯气相热媒的热媒输入导管和用于热媒输出的热媒输出导管,所述热媒输入导管和热媒输出导管对应连接压辊的另一端均与热媒加热装置连接,所述装置主体还包括用于推动方滑座的推动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媒加热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媒加热装置包括热媒加热槽和输送泵,所述热媒加热槽与输送泵连接,所述热媒输入导管与输送泵连接,所述热媒输出导管与热媒加热槽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媒加热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包括供方滑座滑动的滑块和供滑块滑动的滑槽,所述滑槽设置在机身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媒加热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包括供方滑座滑动的滑轨,所述方滑座上设置有与滑轨相适配的滑道。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热媒加热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滑座包括与机身固定的固定座以及可相对机身滑动的活动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媒加热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还包括摇杆、与活动座连接的推动蜗杆和与摇杆连接的摇动蜗杆,所述推动蜗杆和摇动蜗杆上均设置有螺旋齿,所述推动蜗杆与摇动蜗杆的螺旋齿相适配,所述推动蜗杆与摇动蜗杆对应螺旋齿的一端均设置在机身内,所述推动蜗杆对应螺旋齿的另一端与活动座连接,所述摇动蜗杆对应螺旋齿的另一端与摇杆连接。
【文档编号】B29C43/24GK203697356SQ201420012511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9日
【发明者】孙启渭, 张国敏, 芦丰年 申请人:宁波氟纳斯氟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