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人体颈胸椎的刚性塑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527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型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人体颈胸椎的刚性塑型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延续至今的非手术外固定多采用石膏绷带管型和高分子绷带管型或夹板固定等。由于夹板固定容易使复位后的断裂面错位,造成畸形以致被固定部位的功能缺损;而石膏管型或高分子绷带管型由于操作难度较高、不能调整骨伤后肢体肿胀前后的围度、自身透气性较差等问题,不利于医生及时检查和治疗骨伤处的体表外科创伤等。如果采用管型固定,又容易造成关节粘连以致关节强直等。

中国专利CN203042578U的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颈椎部的塑型工艺:将聚醚多元醇混合物和改性异氰酸酯按1∶0.6~0.75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后制得聚氨酯浆料,根据人体体形的大小,将合适量的聚氨酯浆料倒入左型腔片和右型腔片的内腔中后,用专用工具——定厚滚筒将其推匀、展开,由于型腔本体完全呈一平面,因此,推匀、展开聚氨酯浆料将变得极为简便,待聚氨酯浆料由液态进入固态软化段,此时型腔本体如图所示,通过拉链的配合作用包裹于人体的颈部上,同时通过撕拉扣的配合作用将额头带环绕且抵触于人体的额头部上,再用手工配合型腔自身的伸缩性塑形使其贴合于颈椎部,病人受伤部位保持不动若干分钟后,型腔主动硬化成刚性固定套。

上述专利主要是用于颈椎的塑型,而无法同时应用于人体颈胸椎(颈椎连胸椎),因此,如何实现人体颈胸椎的标准化快速塑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致力于研究的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用于人体颈胸椎的刚性塑型工艺,实现了人体颈胸椎的标准化快速塑型。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人体颈胸椎的刚性塑型工艺,所述刚性塑型工艺通过颈胸椎型腔完成,所述颈胸椎型腔包括颈部型腔和与之相连的胸部型腔,所述颈部型腔由对称于背中缝的左颈部型腔体和右颈部型腔体,所述左颈部型腔体和右颈部型腔体的两侧均设有拉链,所述左颈部型腔体向左外侧延伸出左额头环带,右颈部型腔体向右外侧延伸出右额头环带,且所述左额头环带和右额头环带的顶端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撕拉扣,所述胸部型腔包括前衣片型腔体和后衣片型腔体,且所述前衣片型腔体和后衣片型腔体的两侧均设有拉链,所述刚性塑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使原料聚醚多元醇混合物和改性异氰酸酯温度达到20-25℃,然后将其混合搅拌,搅拌速度为150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23-28秒,充分拌匀、均匀反应后制得聚氨酯浆料;

S2:将聚氨酯浆料先倒入左颈部型腔体中,待左颈部型腔体被灌满一半时,继续保持灌注并在3.3秒后开始对右颈部型腔体灌注聚氨酯浆料,以使左颈部型腔体和右颈部型腔体内的聚氨酯浆料含量和反应程度趋于均衡,当左颈部型腔体或右颈部型腔体被灌满聚氨酯浆料后即封口;颈部型腔灌料的起止时间控制在13-14秒;

与此同时,将聚氨酯浆料倒入前衣片型腔体,待前衣片型腔体被灌满一半时,继续保持灌注并在4秒后开始对后衣片型腔体灌注聚氨酯浆料,以使前衣片型腔体和后衣片型腔体内的聚氨酯浆料含量和反应程度趋于均衡,当前衣片型腔体或后衣片型腔体被灌满聚氨酯浆料后即封口;胸部型腔灌料的起止时间控制在13秒;

S3:将左颈部型腔体和右颈部型腔体置于操作台上并铺平,通过滚筒将左颈部型腔体和右颈部型腔体内的聚氨酯浆料铺满推匀,颈部型腔推匀步骤的用时控制在50秒;

与此同时,将前衣片型腔体和后衣片型腔体置于操作台上并铺平,通过滚筒将前衣片型腔体和后衣片型腔体内的聚氨酯浆料铺满推匀,胸部型腔推匀步骤的用时控制在55秒;

S4:将左颈部型腔体和右颈部型腔体通过设于颈部前侧的拉链相拼接,然后将其戴上被塑者的颚下颈项,再将左颈部型腔体和右颈部型腔体位于颈后的拉链拉上2-3厘米,调整颈部型腔的位置使位于颈后的拉链与脊柱轴线同向且成上下一直线,再拉住位于颈后拉链头做同时向外向上的矢量复合运动以关上该拉链,最后将左额头环带和右额头环带环绕于被塑者的额头部位,贴上撕拉扣并摆正头部;该步骤用时控制在25秒;

S5:将前衣片型腔体和后衣片型腔体分别放置于被塑者的前后胸腔,通过拉链将前衣片型腔体和后衣片型腔体分别与颈部型腔拼接,再拉上位于胸腔左右两侧的拉链使得前衣片型腔体和后衣片型腔体得以拼接;该步骤用时控制在20-25秒;

S6:对被塑者的颈部进行塑型,以使颈部各处光滑,且使下巴至唇下凹陷处和双侧下颌分别与颈部型腔贴合,形成颈部前位限制头部转动的固定面;用时控制在2分钟;

同时,使颈部型腔与枕骨内外曲面贴合,以固定枕骨形成从颈部后位限制头颅转动的固定面,使颈部型腔的颚下到前胸上部、枕骨下颈后到后背上部、双肩上部的型腔延展以贴合被塑者的相应部位,形成限制颈部前后左右摆动的三维限位固定;用时控制在2分钟;

S7:塑形被塑者的胸腹部和腰背部,以使胸部型腔根据被塑者的凹凸和肌肉分布随体贴合,用时控制在15-20秒;

上述所有步骤均在20-2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

从实验室的专家可意会却难以言传的操作到各领域凡需要塑形固定时可有普通医护人员或艺术界的普通技术人员操作,需要大量的各种条件下的试验以得出精准的数据,才能实现新技术产品的标准化操作工艺。

本发明是经多年的试验,为已受本人原专利保护的新技术寻找出可以广泛普及于身体各部位固定和各种形态塑形的精准工艺,将材料的物理、化学变化与相关的温度、时间上的控制相结合,实现了新技术产品可由普通人员在任何地方操作的标准化工艺技术的突破,是一个新技术的标准化工艺技术的发明专利。

本发明用于人体颈胸椎的刚性塑型工艺,实现了人体颈胸椎快速准确的标准化塑型,且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颈胸椎型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人体颈胸椎的刚性塑型工艺,是通过颈胸椎型腔完成,该颈胸椎型腔包括颈部型腔1和与之相连的胸部型腔2,颈部型腔1由对称于背中缝的左颈部型腔体11和右颈部型腔体12,左颈部型腔体11和右颈部型腔体12的两侧均设有拉链,左颈部型腔体11向左外侧延伸出左额头环带13,右颈部型腔体12向右外侧延伸出右额头环带14,且左额头环带13和右额头环带14的顶端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撕拉扣,胸部型腔2包括前衣片型腔体21和后衣片型腔体22,且前衣片型腔体21和后衣片型腔体22的两侧均设有拉链,本发明刚性塑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使原料聚醚多元醇混合物和改性异氰酸酯温度达到20-25℃,然后将其混合搅拌,搅拌速度为150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23-28秒,充分拌匀、均匀反应后制得聚氨酯浆料;

S2:将聚氨酯浆料先倒入左颈部型腔体11中,待左颈部型腔体11被灌满一半时,继续保持灌注并在3.3秒后开始对右颈部型腔体12灌注聚氨酯浆料,以使左颈部型腔体11和右颈部型腔体12内的聚氨酯浆料含量和反应程度趋于均衡,当左颈部型腔体11或右颈部型腔体12被灌满聚氨酯浆料后即封口;颈部型腔1灌料的起止时间控制在13-14秒;

与此同时,将聚氨酯浆料倒入前衣片型腔体21,待前衣片型腔体21被灌满一半时,继续保持灌注并在4秒后开始对后衣片型腔体21灌注聚氨酯浆料,以使前衣片型腔体21和后衣片型腔体22内的聚氨酯浆料含量和反应程度趋于均衡,当前衣片型腔体21或后衣片型腔体22被灌满聚氨酯浆料后即封口;胸部型腔2灌料的起止时间控制在13秒;

S3:将左颈部型腔体11和右颈部型腔体12置于操作台上并铺平,通过滚筒将左颈部型腔体11和右颈部型腔体12内的聚氨酯浆料铺满推匀,颈部型腔1推匀步骤的用时控制在50秒;其中,颈部型腔1的推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摊平含料的左颈部型腔体11和右颈部型腔体12,用手将明显的褶皱快速去除,用小号滚筒快速将位于底部的料推开铺满全部型腔,使各处推匀,用时35秒;之后,脱掉手套,用手指找出整个平面的凸起处,用推子推平或压平,使推制好的型腔平面趋于理想平整,时间15秒;

与此同时,将前衣片型腔体21和后衣片型腔体22置于操作台上并铺平,通过滚筒将前衣片型腔体21和后衣片型腔体22内的聚氨酯浆料铺满推匀,胸部型腔2推匀步骤的用时控制在55秒;其中,胸部型腔2的推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摊平含料的前衣片型腔体21和后衣片型腔体22,用大号滚筒将型腔底部的液态混合料快速推开铺满全部型腔,用手指指腹快速去除可能的褶皱,进而用小号滚筒推匀各处,全过程用时30秒;之后脱掉手套,用手指找出整个平面上的凸起处,用推子推平或压平,使型腔的平面趋于理想平整,用时25秒左右;

S4:将左颈部型腔体11和右颈部型腔体12通过设于颈部前侧的拉链相拼接,然后将其戴上被塑者的颚下颈项,再将左颈部型腔体11和右颈部型腔体12位于颈后的拉链拉上2-3厘米,调整颈部型腔1的位置使位于颈后的拉链与脊柱轴线同向且成上下一直线,再拉住位于颈后拉链头做同时向外向上的矢量复合运动以关上该拉链,最后将左额头环带13和右额头环带14环绕于被塑者的额头部位,贴上撕拉扣并摆正头部;该步骤用时控制在25秒;

S5:将前衣片型腔体21和后衣片型腔体22分别放置于被塑者的前后胸腔,通过拉链将前衣片型腔体21和后衣片型腔体22分别与颈部型腔拼接,再拉上位于胸腔左右两侧的拉链使得前衣片型腔体21和后衣片型腔体22得以拼接;该步骤用时控制在20-25秒;

S6:用小鱼际由上至下按揉颈肩缝线处,以使颈部各处光滑、后用手掌及鱼际使下巴至唇下凹陷处和双侧下颌分别与颈部型腔1贴合,形成颈部前位限制头部转动的固定面,颈部型腔1下颌凹陷处起过喉结部位必须经拉伸以使喉结处保持一定空隙以确保被塑者食道吞咽如常;用时控制在2分钟;

同时,交替使用大、小鱼际按揉后枕部枕骨处,使颈部型腔1与枕骨内外曲面贴合,以固定枕骨形成从颈部后位限制头颅转动的固定面;用鱼际限制、阻断对颈部前位固定面和颈部后位固定面的力的传导,使颈部型腔1的颚下到前胸上部、枕骨下颈后到后背上部、双肩上部的颈部型腔1延展并贴合病人相应部位,形成限制颈部前后左右摆动的三维限位固定;用时控制在2分钟;

S7:用手掌大小鱼际塑形被塑者的胸腹部和腰背部,以使胸部型腔2根据被塑者的凹凸和肌肉分布随体贴合,用时控制在15-20秒;

上述所有步骤均在20-2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

本发明刚性塑型工艺也可以用于人体艺术塑型,具有快速准确塑型的优点。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