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制品加工系统的混炼装置的混炼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8017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橡胶制品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橡胶制品加工系统的混炼装置的混炼单元。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使用条件、获得各种不同的性能,也为了提高橡胶制品的性能和降低成本必须在生胶中加入不同的配合剂,混炼就是将塑炼后的生胶与配合剂混合、放在炼胶机中通过机械拌合作用使配合剂完全、均匀地分散在生胶中的一种过程, 混炼是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如果混合不均匀就不能充分发挥橡胶和配合剂的作用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混炼后得到的胶料人们称为混炼胶它是制造各种橡胶制品的半成品材料,俗称胶料通常均作为商品出售购买者可利用胶料直接加工成型、硫化制成所需要的橡胶制品。根据配方的不同,混炼胶有一系列性能各异的不同牌号和品种提供选择,现有技术存在由于在混炼时胶料不能反复地进行轴向往复运动,因而不能起到了搅拌作用,致使混炼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橡胶制品加工系统的混炼装置的混炼单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存在由于在混炼时胶料不能反复地进行轴向往复运动,因而不能起到了搅拌作用,致使混炼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橡胶制品加工系统的混炼装置的混炼单元,包括密炼箱体,所述密炼箱体顶端伸入压料装置,所述压料装置包括压料头,所述压料头经分料器压接于经导向机构平行相对滑动连接于压料箱的旋转转轮的间隙,所述密炼箱体在旋转转轮的作用下经横向中心线分割为上部第一次密炼腔和下部第二次密炼腔。

进一步,所述密炼箱体底端出料口设置卸料装置。

进一步,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杆。

进一步,所述导向杆一端连接于转轮端部,另一端经旋转轴连接于密炼箱体内底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专利采用所述密炼箱体顶端伸入压料装置,所述压料装置包括压料头,所述压料头经分料器压接于经导向机构平行相对滑动连接于压料箱的旋转转轮的间隙,所述密炼箱体在旋转转轮的作用下经横向中心线分割为上部第一次密炼腔和下部第一次密炼腔,在使用时,混炼部分由转子,密炼室和密封装置组成。物料加入混炼室后,就在由两个具有螺旋棱的,有速比的,相对回转的转子与混炼室壁、上、下顶栓组成的混炼系统内受到不断的变化的反复进行的强烈剪切和挤压作用,使胶料产生剪切变形,进行了强烈的捏炼,由于转子有螺旋棱,在混炼时胶料反复地进行轴向往复运动,起到了搅拌作用,致使混炼更为强烈。

2、本专利采用所述密炼箱体在旋转转轮的作用下经横向中心线分割为上部第一次密炼腔和下部第二次密炼腔,由于相对回转的转子与混炼室壁,上、下顶栓组成的混炼系统内受到不断的变化的反复进行的强烈剪切和挤压作用,形成了两次挤压,增加了密炼挤压的效果。

3、本专利采用所述密炼箱体顶端伸入压料装置,所述压料装置包括压料头,由于具有的压着装置,使得橡胶物料与旋转转轮充分接触,提高了密炼的效率。

4、本专利采用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一端连接于转轮端部,另一端经旋转轴连接于密炼箱体内底面,由于采用导向机构,有效提高了旋转转轮的导向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压合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图中:1-密炼箱体,2-压料装置,3-压料头,4-分料器,5-导向机构,6-转轮,7-第一次密炼腔,8-第二次密炼腔,9-卸料装置,10-导向杆,11-旋转轴。

实施例:

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橡胶制品加工系统的混炼装置的混炼单元,包括密炼箱体1,所述密炼箱体1顶端伸入压料装置2,所述压料装置2包括压料头3,所述压料头3经分料器4压接于经导向机构5平行相对滑动连接于压料箱的旋转转轮6的间隙,所述密炼箱体1在旋转转轮6的作用下经横向中心线分割为上部第一次密炼腔7和下部第二次密炼腔8。

所述密炼箱体1底端出料口设置卸料装置9。

所述导向机构5包括导向杆10。

所述导向杆10一端连接于转轮6端部,另一端经旋转轴11连接于密炼箱体1内底面。

工作原理:

本专利通过所述密炼箱体顶端伸入压料装置,所述压料装置包括压料头,所述压料头经分料器压接于经导向机构平行相对滑动连接于压料箱的旋转转轮的间隙,所述密炼箱体在旋转转轮的作用下经横向中心线分割为上部第一次密炼腔和下部第一次密炼腔,在使用时,混炼部分由转子,密炼室和密封装置组成。物料加入混炼室后,就在由两个具有螺旋棱的,有速比的,相对回转的转子与混炼室壁、上、下顶栓组成的混炼系统内受到不断的变化的反复进行的强烈剪切和挤压作用,使胶料产生剪切变形,进行了强烈的捏炼,由于转子有螺旋棱,在混炼时胶料反复地进行轴向往复运动,起到了搅拌作用,致使混炼更为强烈,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由于在混炼时胶料不能反复地进行轴向往复运动,因而不能起到了搅拌作用,致使混炼不均匀的问题,具有混炼均匀、挤压的效果好、密炼的效率高、导向性强的有益技术效果。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