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菲林自动埋入治具。
背景技术:
对于精密注塑成型的塑胶产品,特别是如保护套等透明塑胶产品是需要增加菲林(保护膜)来保护产品不被刮花或摩擦的,而对于菲林的相对位置也是要求很精准的,现阶段的操作方法大多为人工贴菲林,而人工贴的话前提就是要把产品从机台上面取出来再贴,这样不仅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且菲林的位置不容易把控,会造成贴歪或有杂物等不良现象,合格率不高,生产效率较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菲林自动埋入治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采用人工贴菲林而导致生产效率低及合格率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菲林自动埋入治具,其包括定位台,所述定位台上设置有用于定位菲林的定位夹具,还包括与模具上的机械手相连接且用于将所述定位夹具上的菲林吸附至所述模具的模腔内的吸附夹具,所述吸附夹具包括基板、设于所述基板之下且用于与所述菲林相吸附的至少一吸附盘。
具体地,所述吸附夹具还包括设于所述基板之上且用于缓冲所述吸附盘的弹性件及与所述弹性件上端连接的安装板,所述机械手与所述安装板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吸附盘连接且用于给所述菲林增加静电的静电发生器。
具体地,所述定位台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菲林的凹腔,所述定位夹具包括设于所述凹腔周围且用于限位所述菲林的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盘的底部设置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包括静电导入槽,所述静电发生器的静电针插设于该所述静电导入槽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静电导入槽设置有三个,且所述三个静电导入槽为交叉或交汇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还包括菲林对位槽,所述菲林对位槽与所述菲林上的通孔对位设置。
具体地,所述吸附盘为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盘设置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菲林自动埋入治具,其通过于定位台上设置定位菲林的定位夹具,并设置与模具上的机械手相连接的吸附夹具将菲林吸附至模具的模腔内,从而待模具上的注塑产品注塑成型后,被埋入模具的模腔内的菲林即被贴附于该注塑产品上,从而整个过程可实现机械自动化贴附,与现有的采用人工贴菲林相比,其效率更高,且生产合格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菲林自动埋入治具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菲林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附夹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附夹具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菲林自动埋入治具和模具连接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模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菲林自动埋入治具的各相关示意图,其包括定位台1,该定位台1上设置有用于定位菲林a的定位夹具2,还包括与模具上的机械手31相连接且用于将定位夹具2上的菲林a吸附至模具的模腔32内的吸附夹具4,这样,在菲林a被吸附夹具4吸附至模具的模腔32之内后,再进行注塑之后,从而菲林a即被自动贴附于注塑产品上,具体地,吸附夹具4包括基板41、设于基板41之下的至少一吸附盘42,该吸附盘42上具有多个用于与菲林a相吸附的吸附孔423,从而通过吸附孔423施加负压,可将菲林a吸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菲林自动埋入治具,其通过于定位台1上设置定位菲林a的定位夹具2,并设置与模具上的机械手31相连接的吸附夹具4将菲林a吸附至模具的模腔32内,从而待模具上的注塑产品注塑成型后,被埋入模具的模腔32内的菲林a即被贴附于该注塑产品上,从而整个过程可实现机械自动化贴附,与现有的采用人工贴菲林a相比,其效率更高,且生产合格率更高。
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基板41可为长方形结构,吸附盘42可设置两个,分别设于基板41的两端,从而可一次吸附两片菲林a,以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吸附夹具4还可包括设于基板41之上的弹性件5及与弹性件5上端连接的安装板43,该弹性件5可用于缓冲吸附盘42,从而防止吸附盘42对菲林a造成损伤。具体地,弹性件5可为弹簧,弹性件5可设置四个,分别设于基板41的四个角位处,从而对吸附盘42形成较为均衡的缓冲。安装板43可与模具的机械手31连接,从而通过机械手31来带动吸附夹具4移动,从而可在吸附菲林a之后将菲林a送至模具的模腔32内。
作为一较佳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菲林自动埋入治具还包括与吸附盘42连接且用于给菲林a增加静电的静电发生器(图未示出),这样,通过给菲林a增加静电,从而可加强吸附盘42对菲林a的吸附能力,且同时不会对菲林a造成损伤。
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定位台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容置菲林a的凹腔11,定位夹具2包括设于凹腔11周围且用于限位菲林a的多个限位块21,即通过各限位块21对菲林a进行定位,从而使得吸附夹具4可在固定位置吸附菲林a将其吸附并通过模具的机械手31送至模具的模腔32内,从而保证整个自动化过程顺畅地进行。
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吸附盘42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静电导入槽421,静电发生器的静电针通过吸附盘42的顶部插设于静电导入槽421的端部,且静电针的末端不超过吸附盘42的底面,这样,可防止静电针触碰到菲林a从而将菲林a扎伤。
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静电导入槽421设置有三个,且三个静电导入槽421为交叉或交汇设置,具体地,包括第一静电导入槽4211、第二静电导入槽4212、第三静电导入槽4213,其中,第一静电导入槽4211和第二静电导入槽4212呈“X”形交叉设置,第三静电导入槽4213的一端与第二静电导入槽4212的端部交叉设置,这样,每个静电导入槽421的端部均设置有静电针,从而静电发生器可将静电均衡地导至菲林a的各个部分,便于吸附盘42吸附菲林a。
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凹槽还包括菲林对位凹槽422,菲林对位凹槽422与菲林a上的通孔a1对位设置,这样,可增强吸附盘42对菲林a的吸附力。
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吸附盘42为方形,当然,吸附盘42也可为其它形状,吸附盘42的具体形状可根据菲林a的形状而设置。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