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管道安装的组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丝骨架聚乙烯复合管安装的组件,属于管道安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管材“钢丝骨架聚乙烯复合管”应运而生,由于钢丝骨架聚乙烯复合管具备:价格低廉、寿命长久、重量轻、运输便捷、安装方便、利于环保等诸多优点,所以倍受人们青睐。在钢丝骨架聚乙烯复合管的安装过程中,电熔连接因熔接质量好、应用场景广、操作简单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但电熔连接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管口对接不方便、熔接后冷却时间易受外力干扰等问题。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钢丝骨架聚乙烯复合管安装的组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钢丝骨架聚乙烯复合管安装的组件。所述装置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钢丝骨架聚乙烯复合管安装的组件,包括移动管卡、固定管卡、刮削装置、清洗装置和基座,固定管卡固定设置在基座上,固定管卡左侧的基座上依次固定设置清洗装置、刮削装置,移动管卡活动连接于基座上并位于刮削装置的左侧。
具体的,移动管卡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与基座形成滑动副, 第一固定部通过第一铰接部与第一活动部铰接,第一固定部和第一活动部上设置有用于夹持管件的橡胶垫,第一活动部和第一固定部上相对设置有孔,孔内穿插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与第一螺帽螺纹连接。
具体的,固定管卡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与基座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通过第二铰接部与第二活动部铰接,第二固定部和第二活动部上设置有用于夹持管件的橡胶垫,第二活动部和第二固定部上相对设置有孔,孔内穿插有第二螺栓,第二螺栓与第二螺帽对应设置。
具体的,刮削装置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设置在基座上,轴承座包括第一轴承外环和第一轴承内环,第一轴承内环侧面沿轴向外凸并设置有第一外凸齿轮,第一外凸齿轮与第一电动机上的第一主动齿轮连接,第一轴承内环内壁上设置有刮削刀片。
优选的,刮削刀片安装在第一轴承内环上,第一轴承内环上设置有孔,弹簧设置于孔内,弹簧外端设置刮削刀片,刮削刀片刀尖朝向第一轴承内环中心。
具体的,清洗装置包括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设置在基座上,第二轴承座包括第二轴承外环和第二轴承内环,第二轴承内环侧面沿轴向外凸并设置有第二外凸齿轮,第二外凸齿轮与第二电动机上的第二主动齿轮连接,第二轴承内环内壁上均匀设置有三个清洗海绵。
优选的,清洗海绵安装在第二轴承内环上,第二轴承内环内侧沿圆周均匀设置有三个槽孔,清洗海绵设置于槽孔内,第二轴承内环端面上与清洗海绵对应位置处设有注液孔。
优选的,基座包括本体,本体内设置有固定蜗杆轴的滚珠轴承,蜗杆 轴的外端设置有手轮,移动管卡的固定部下端加工成蜗杆,蜗杆位于基座上的滑动孔内,蜗杆与蜗杆轴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钢丝骨架聚乙烯复合管的快速对接,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管道熔接后不受外力干扰,确保了管道安装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移动管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移动管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所述固定管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所述固定管卡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所述移动管卡与基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所述刮削装置与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所述刮削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所述清洗装置结构示意图。
1移动管卡 2固定管卡 3管体 4管体 5基座 6刮削装置
7清洗装置 11第一固定部 12第一活动部 13橡胶垫
14第一铰接部 15第一螺栓 16第一螺帽 17蜗杆
21第二固定部 22第二活动部 23橡胶垫 24第二铰接部 25第
二螺栓 26第二螺帽 51滚珠轴承 52蜗杆轴
53手轮 61第一轴承外环 62第一外凸齿轮 63第一电动机
64第一主动齿轮 65刮削刀片 66第一轴承内环
71第二轴承外环 72第二外凸齿轮 73第二电动机
74第二主动齿轮 75清洗海绵 76第二轴承内环 77注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钢丝骨架聚乙烯复合管安装的组件,包括移动管卡1、固定管卡2、刮削装置6、清洗装置7和基座5。固定管卡2固定设置在基座5上,固定管卡2左侧的基座5上依次固定设置清洗装置7、刮削装置6,移动管卡1活动连接于基座5上并位于刮削装置6的左侧。
如图2、图3所示,移动管卡1包括第一固定部11,第一固定部11与基座5形成滑动副,第一固定部11通过第一铰接部14与第一活动部12铰接,第一固定部11和第一活动部12上设置有用于夹持管件的橡胶垫13,第一活动部12和第一固定部11上相对设置有孔,孔内穿插有第一螺栓15,第一螺栓15与第一螺帽16螺纹连接。移动管卡1实现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管体3固定牢固,拆装便捷。
如图1、图6所示,基座5包括本体,本体内设置有固定蜗杆轴52的滚珠轴承51,蜗杆轴52的外端设置有手轮53,移动管卡1的固定部11下端加工成蜗杆17,蜗杆17位于基座5上的滑动孔内,蜗杆17与蜗杆轴52相配合。上述装置实现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管体3与管体4对接作业时,管体3与管体4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度和同心度。通过蜗杆17与蜗杆轴52的配合工作,实现管体3向管体4水平移动并进行对接。
如图4、图5所示,固定管卡2包括第二固定部21,第二固定部21与基座5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21通过第二铰接部24与第二活动部22铰接,第二固定部21和第二活动部22上设置有用于夹持管件的橡胶垫23,第二活动部22和第二固定部21上相对设置有孔,孔内穿插有第二螺栓25,第二螺栓25与第二螺帽26对应设置。固定管卡2实现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 过程中,管体4固定牢固,拆装便捷。
如图7、图8所示,刮削装置6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设置在基座5上,轴承座包括第一轴承外环61和第一轴承内环66,第一轴承内环66侧面沿轴向外凸并设置有第一外凸齿轮62,第一外凸齿轮62与第一电动机63上的第一主动齿轮64连接,第一轴承内环66内壁上设置有刮削刀片65。刮削刀片65安装在第一轴承内环66上,第一轴承内环66上设置有孔,弹簧设置于孔内,弹簧外端设置刮削刀片65,刮削刀片65刀尖朝向第一轴承内环66中心。刮削装置6实现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管体3的焊接表皮可快速自动刮除,保证了焊接效果。
如图7、图9所示,清洗装置7包括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设置在基座5上,第二轴承座包括第二轴承外环71和第二轴承内环76,第二轴承内环76侧面沿轴向外凸并设置有第二外凸齿轮72,第二外凸齿轮72与第二电动机73上的第二主动齿轮74连接,第二轴承内环76内壁上均匀设置有三个清洗海绵75。清洗海绵75安装在第二轴承内环76上,第二轴承内环76内侧沿圆周均匀设置有三个槽孔,清洗海绵75设置于槽孔内,第二轴承内环76端面上与清洗海绵75对应位置处设有注液孔77。清洗装置7实现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管体3可快速自动清洗,保证了焊接效果。
橡胶垫13和橡胶垫23实现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在确保管体3和管体4的固定牢固可靠的前提下,不会对管体3和管体4的管壁造成损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 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