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梯形排气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8858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梯形排气孔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孔,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梯形排气孔。



背景技术:

模具排气孔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在注射熔融物料时,排除模腔内的空气;二是排除物料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气体。越是薄壁制品,越是远离浇口的部位,排气槽的开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若以最高的注射速率注射熔料,在制品上却未留下焦斑,就可以认为模腔内的排气是充分的。在高速使用中原来的排气槽都为小孔圆形远远不够排气所用,加大槽口深度宽度会导致材料也随着气体排出,生产效率提不高,其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增加机器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在高速使用过程中快速排出气体、水分、空气等又不会排出材料,效率高且效果好的注塑模梯形排气孔。

【2】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模梯形排气孔,包括动模块1、出气孔4和型芯5,所述动模块1端面设有第一通孔和凹槽,所述型芯5端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型芯5固定在所述动模块1的凹槽内,所述出气孔4设在所述动模块1端面,所述出气孔4形状为梯形、且由至少二节以上连接而成, 所述出气孔4的出气端设于所述动模块1侧壁上,且所述出气孔4的进气端位于所述型芯5底部;快速排出气体、水分、空气等又不会排出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孔4深度为大于等于0.1mm、小于等于0.2mm,宽度为大于等于1.5mm、小于等于6mm,所述出气孔4大端口为进气端,小端口为出气端,所述出气孔倾斜设置,所述出气孔4的轴线8与所述动模块1长度方向中心线7之间的角度为40°;控制了排气、排水的速度又限制材料的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动模块1还包括导向柱2、回程杆3和脱模杆6,所述导向柱2固定在所述动模块1内、且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回程杆3和所述脱模杆6固定在顶出板内,且端部均延伸至所述顶出板外,所述回程杆(3)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脱模杆(6)同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有利于脱模、回位快,定位快速准确。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柱2长度小于所述回程杆3;减轻成本,增加柱体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回程杆3长度小于所述脱模杆6;减轻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型芯5数量为4个,所述出气孔4数量为4个;有利于提高成品率,提高效率。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注塑模梯形排气孔,结构简单,注塑有利于排除型腔内的空气、水分、塑料或添加剂分解的气体,开设位置远离浇口位置,其大口朝内有利于排放,小口朝外可避免材料也随空气排出,提高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机器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梯形排气孔的动模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梯形排气孔的动模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模梯形排气孔,能快速排出气体、水分、空气等又不会排出材料,其包括动模块1、出气孔4和型芯5,该动模块1端面设有第一通孔和凹槽,固定零件定位方便,该型芯5端面设有第二通孔,该型芯5固定在该动模块1的凹槽内,有利于加固定位、摆放快速准确,该出气孔4设在该动模块1端面,型腔底部位于动模块上,该出气孔4形状为梯形、且由至少二节以上连接而成,该出气孔4深度为大于等于0.1mm、小于等于0.2mm,宽度为大于等于1.5mm、小于等于6mm,控制了出气孔的大小避免应过大造成材料损失,过小无法排除空气,该出气孔4大端口为进气端,小端口为出气端,排放杂志快速又限制材料的的流出,该出气孔4的出气端设于该动模块1侧壁上,且出气孔4的进气端位于该型芯5底部,槽底面与型腔底面重合有利于气体、水分排放彻底,该出气孔4倾斜设置,该出气孔4的轴线8与该动模块1长度方向中心线7之间的角度为40°,在注塑过程中有益于避免了排出的气体、水分等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适当远离浇口。

本实施例中该动模块1还包括导向柱2、回程杆3和脱模杆6,该导向柱2固定在该动模块1内、且一端穿过该第一通孔,该回程杆3和该脱模杆6固定在该顶出板内,且端部均延伸至该顶出板外,该回程杆3和该脱模杆6穿过该第一通孔,且该脱模杆6同时穿过该第二通孔,有利于导向柱2、回程杆3和脱模杆6在动模块上固定运功轨迹,该导向柱2长度小于该回程杆3,该回程杆3长度小于该脱模杆6,在保证满足作业需求的同时兼顾到了成本上的控制;该型芯5数量为4个,该出气孔4数量为4个,有利于提高每个产品的注塑质量。

本实用新型注塑模梯形排气孔,结构简单,有利于排除型腔内的空气、水分、塑料或添加剂分解的气体,开设位置远离浇口位置,其大口朝内有利于排放,小口朝外可避免材料也随空气排出,提高成品率,降低生产成 本,降低机器损耗。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