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件堆料挤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7166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胶件堆料挤出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胶件堆料挤出系统,尤其是应用于密封胶,板材,电缆等产品的生产。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塑料挤出装置挤出成型主要是通过模具在机筒内完成的,是利用压力,将经过热熔等处理过的塑料通过分料器挤入熔融仓和模具内成型的,部分模具在模芯内部设计有螺纹使塑胶旋转,可以加工各种不同形状要求的密封胶等产品;上述方案均有诸多弊端,如遇到要加工截面有较细薄棱角的产品时,易产生截面较细薄处的塑胶不能被挤压出模具并且在产品成形时产生弯曲的情况,不便于生产和制造,浪费原材料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塑胶件堆料挤出系统,在生产截面有较细薄棱角的产品时,使截面较细薄处的塑胶能够和主体部分一同被挤出,从而使产品连续不间断,不产生弯曲,形变等变化,快速,稳定,提高塑胶的成形效率,节约熔融塑胶等原材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胶件堆料挤出系统,包括模具,导管,熔融仓,其模具与熔融仓以导管连接,其特征还在于包括压力装置,堆料腔,分流片,加热装置,其加热装置包裹在模具外侧为模具提供略低于熔融仓的恒定温度,其压力装置与模具底部连接,所述模具的内腔分为薄壁区和厚壁区,其模具还分为自下而上的三层:衔接层、堆料层、形成层,其衔接层与模具底部的压力装置连接,其堆料层内腔一侧有堆料腔,其堆料腔为存储熔融塑胶的空腔用于为形成层的薄壁区提供塑胶和压力,其衔接层和堆料层的内腔还有分流片,其分流片分隔开薄壁区和厚壁区使塑胶分别流向两区域后在形成层汇合,所述形成层与环境连通形成产品。

优选的,其薄壁区含有光滑的内壁面,所述厚壁区含有比薄壁区粗糙的内壁面,既能使熔融塑胶在薄壁区流动速度加快,同时减缓熔融塑胶在厚壁区的流动速度。

优选的,其压力装置分为薄壁区下方给予大压力的第一压力装置和厚壁区下方给予小压力的第二压力装置。

优选的,其衔接层,堆料层,形成层都含有呈圆台状逐层缩小的内腔形状,所述内腔在薄壁侧倾斜度大于厚壁侧,有助于塑胶在成形时连续不间断。

优选的,其模具内腔壁涂有疏水层,有助于熔融塑胶在模芯内的流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熔融塑胶流入模芯底部的衔接层,在分流片的作用下分别到达堆料层,充满堆料腔,最后在形成层汇合成形,由堆料腔为形成层的薄壁区增加塑胶和压力,即可使薄壁区与厚壁区的塑胶一同被挤出,从而使产品较细薄棱角处挤出时连续不间断,不产生弯曲,形变等变化。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生产截面有较细薄棱角的产品时,使截面较细薄处的塑胶能够和主体部分一同被挤出,从而使产品连续不间断,不产生弯曲,形变等变化,快速,稳定,提高塑胶的成形效率,节约熔融塑胶等原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的局部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模具剖视图;

其中1-熔融仓,2-加热装置,3-分流片,4-堆料腔,5-第一压力装置,6-第二压力装置,7-衔接层,8-堆料层,9-形成层,10-模具,11-薄壁区,12-厚壁区,13-压力装置,14-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2所示,一种塑胶件堆料挤出系统,包括模具10,导管14,熔融仓1,其模具10与熔融仓1以导管14连接,其特征还在于包括压力装置13,堆料腔4,分流片3,加热装置2,其加热装置2包裹在模具外侧,其压力装置13分为第一压力装置5和第二压力装6,其压力装置13与模具10底部连接,其模具10的内腔分为薄壁区11和厚壁区12,其薄壁区11与第一压力装置5连接,其厚壁区12与第二压力装置7连接,其模具10还分为自下而上的三层:衔接层7、堆料层8、形成层9,其衔接层7与模具10底部的压力装置13连接,其堆料层8内腔一侧有堆料腔4,其堆料腔为存储熔融塑胶的空腔,其衔接层7和堆料层8的内腔还有分流片3,其分流片3分隔开薄壁区11和厚壁区12,所述形成层9与环境连通形成产品。

上述实施例只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特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次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