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PVC塑料造粒挤出模头出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7156阅读:8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PVC塑料造粒挤出模头出料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PVC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医用PVC塑料造粒挤出模头出料板。



背景技术:

现有PVC造粒挤出模头属于一次挤出造粒,生产出来的颗粒存在没有完全塑化和挤出效率低等问题。

原因分析:PVC在挤出机中经过螺杆加料段、塑化段、均化段后将熔融塑化后的塑料经过模头合流芯、分流锥、出料板挤出后进行切粒,然后进行冷却包装。在螺杆塑化过程中,不同硬度、性能的PVC塑胶会进行不同的挤出工艺的条件调整,此过程中会出现少量的PVC未经过螺杆塑化而被挤出,经过模头造粒后可以看到未塑化好的粒料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挤出效率高、塑化完全的医用PVC塑料造粒挤出模头出料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用PVC塑料造粒挤出模头出料板,包括出料板,所述出料板通过螺栓与分流锥连接,分流锥远离出料板的那一端与合流芯连接,所述出料板上开有若干出料孔,所述出料孔为锥形孔,锥形孔的大口径侧朝向分流锥一侧,所述出料孔的位置与分流锥的出口位置一致。

优选的,所述锥形孔的大圆直径是小圆直径的2-3倍。

优选的,所述锥形孔包括锥形段和直管段,锥形段的高度和直管段的长度大小一致。

优选的,所述分流锥和合流芯之间安装有一层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出料板包括重叠的外出料板和内出料板,内出料板的长度与分流锥的内径大小一致。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出料孔由原来的平底孔变更为锥形孔,锥形孔长度为原来平底孔一半。减少出料板对整个流道的阻力,使塑料的流动更快,提升了挤出造粒的生产效率。

2.未变更之前,主流道中的塑料从挤出机塑化挤出到合流芯后进行了一次压缩。将原来的平底孔变更为锥形孔后,塑料从主流道进入锥形出料孔后,产生了二次压缩作用,加强了塑胶的塑化效率,提升了塑料在挤出过程中的塑化能力。

应用发明后,∮95平形异向双螺杆挤出造粒能力由原来240kg/小时,提升到300kg/小时,生产效率提升了25%。生产时不良原来1.85%降低为零。本模头出料板变更加工方便、简单,易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料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出料板,2-分流锥,3-合流芯,4-出料孔,5-锥形段,6-直管段,7-内出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医用PVC塑料造粒挤出模头出料板,包括出料板,所述出料板通过螺栓与分流锥2连接,分流锥2远离出料板的那一端与合流芯3连接,所述出料板上开有若干出料孔4,所述出料孔4为锥形孔,锥形孔的大口径侧朝向分流锥一侧,所述出料孔4的位置与分流锥的出口位置一致。

工作原理:塑料由合流芯3进入到分流锥2内,然后由出料孔3排出,出料孔3由原来的平底孔变更为锥形孔,锥形孔长度为原来平底孔一半。减少出料板对整个流道的阻力,使塑料的流动更快,提升了挤出造粒的生产效率;未变更之前,主流道中的塑料从挤出机塑化挤出到合流芯3后进行了一次压缩。将原来的平底孔变更为锥形孔后,塑料从主流道进入锥形出料孔后,产生了二次压缩作用,加强了塑胶的塑化效率,提升了塑料在挤出过程中的塑化能力。

本实用新型中的锥形孔的大圆直径是小圆直径的2-3倍,采用此结构,塑料从主流道进入锥形出料孔后,产生了二次压缩作用,加强了塑胶的塑化效率,提升了塑料在挤出过程中的塑化能力,不良率降为0。

本实用新型中的锥形孔包括锥形段5和直管段6,锥形段5的高度和直管段6的长度大小一致;二次压缩效果更佳,塑化效率更高,大大提升了塑料在挤出过程中的塑化能力

本实用新型中的分流锥2和合流芯3之间安装有一层密封圈,采用此结构,提高了挤出模头的密封性能,挤出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中的出料板包括重叠的外出料板1和内出料板7,内出料板7的长度与分流锥2的内径大小一致,采用此结构,一方面提高了挤出效果,另一方面,提高了挤出模头的密封性和安装便利性,使用更方便。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