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式封边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1558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拉链式封边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拉链式封边模具。



背景技术:

塑料瓦楞板又叫塑料中空板,是一种具有类似瓦楞纸形状特点的塑料异型板材,它在很多领域可作为纸板、木板、铝板、玻璃板等板材的替代产品。由于塑料瓦楞板具有中空结构,其在使用时容易灌入杂物和雨水,而且其边口通常比较粗糙、硬度较大,如果边口不做处理的话,实际使用中不仅不美观,使用人员容易被边口刮伤,箱体本身也容易被拉扯开裂、损坏,从而影响瓦楞板的使用寿命。目前,对瓦楞纸板进行封边时首先利用热风将瓦楞纸边缘熔融,然后通过模具对其进行冷压制定型,最后通过风冷对其进行固化。冷压定型时,模具固定不动,被封边板材需要慢速进入到模具中,而由于板材处于熔融状态,因此其在移动过程中容易变形,变形的板材不易进入到模具中,从而使得废品率居高不下,同时,在利用热风对板材进行熔融时,由于热风只能吹打在板材的表面,板材不易被完全熔融,从而使得板材的封边效果差,次品率高。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拉链式封边模具,使其能够更好地对瓦楞板材进行封边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封边效果好、成品率高的拉链式封边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拉链式封边模具,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导热性材料制成,本体的上表面上开设有从本体一侧延伸至另一侧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有由导热性材料制成的切割刀。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拉链式封边模具,通过容置槽的设置,使得板材的边缘能够在加热前相对本体移动并输入至容置槽内,从而使得板材在进入容置槽前不会变形,从而提高了板材封边的成品率,同时由于板材固定而本体移动,而模具移动好于板材移动,因此其封边的效率更高。此外,通过在容置槽内设置切割刀,使得板材在通过容置槽时,其边缘的瓦楞筋能够被切割刀划破,由于切割刀由导热性材料制成,因此板材在容置槽内侧面和切割刀的加热下更容易被加热至熔融状态,从而提高了板材的封边效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拉链式封边模具封边效果好、成品率高。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拉链式封边模具,所述容置槽包括容置槽前部和连接于容置槽前部后端的容置槽后部,所述容置槽前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容置槽后部的横截面面积,所述容置槽后部为从前往后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凹槽结构,并且容置槽后部的深度从前往后逐渐减小,所述切割刀位于容置槽前部内。

此设计使得板材在容置槽前部的切割刀切割并加热后能够输出至容置槽后部并由容置槽后部对其进行定型,从而达到逐渐收缩板材面皮成圆弧形且表面光滑的目的。其中,容置槽后部的深度从前往后逐渐减小,从而使其能够起到将板材两面的面皮相互封闭在一起的作用。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拉链式封边模具,所述容置槽还包括容置槽开口部,所述容置槽开口部的后端与容置槽前部连接,并且容置槽开口部为从前往后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凹槽结构。

该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得板材的边缘能够更容易地进入到容置槽内。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拉链式封边模具,所述容置槽前部的底部、容置槽后部的底部分别为圆弧槽。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拉链式封边模具,所述容置槽前部的深度、容置槽开口部的深度分别为5毫米,所述容置槽后部与本体后侧面连接的一端深度为3.5毫米,所述容置槽前部顶端的宽度为6毫米,容置槽开口部与本体前侧面连接的一端宽度为8毫米,所述容置槽后部与本体后侧面连接的一端宽度为4毫米。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拉链式封边模具,所述容置槽前部的底部为半径2.5毫米的圆弧槽,所述容置槽后部的底部为半径2毫米的圆弧槽。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拉链式封边模具,所述容置槽前部的长度为65毫米,容置槽后部的长度分别为10毫米,所述容置槽开口部的长度为5毫米。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拉链式封边模具,所述本体的前侧面上设有用于放置加热装置的容纳孔,所述容纳孔从本体的前侧面延伸至本体的后侧面。

容纳孔用于设置加热装置,实际使用时可使用发热电阻或加热灯等加热设备。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拉链式封边模具,所述本体的外侧面上还开设有用于容纳锁紧件的固定孔。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拉链式封边模具,所述本体为立方体结构,并且本体由钢材料制成,所述本体与切割刀一体成型。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拉链式封边模具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拉链式封边模具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拉链式封边模具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拉链式封边模具,包括本体1,本体由导热性材料制成,本体的上表面上开设有从本体一侧延伸至另一侧的容置槽2,容置槽内设有由导热性材料制成的切割刀3。作为优选,容置槽包括容置槽前部4和容置槽后部5,容置槽后部的前端与容置槽前部的后端连接,容置槽前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容置槽后部的横截面面积,容置槽后部为从前往后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凹槽结构,并且容置槽后部的深度从前往后逐渐减小,切割刀位于容置槽前部内。作为优选,容置槽还包括容置槽开口部6,容置槽开口部的后端与容置槽前部连接,并且容置槽开口部为从前往后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凹槽结构。作为优选,容置槽前部的底部、容置槽后部的底部分别为圆弧槽。作为优选,容置槽前部的深度、容置槽开口部的深度分别为5毫米,容置槽后部与本体后侧面连接的一端深度为3.5毫米,容置槽前部顶端的宽度为6毫米,容置槽开口部与本体前侧面连接的一端宽度为8毫米,容置槽后部与本体后侧面连接的一端宽度为4毫米。作为优选,容置槽后部的底部为半径2毫米的圆弧槽。作为优选,容置槽前部的长度为65毫米,容置槽后部的长度分别为10毫米,容置槽开口部的长度为5毫米。作为优选,本体的前侧面上设有用于放置加热装置的容纳孔7,容纳孔从本体的前侧面延伸至本体的后侧面。作为优选,本体的外侧面上还开设有用于容纳锁紧件的固定孔8。作为优选,本体为立方体结构,并且本体由钢材料制成,本体与切割刀一体成型。

具体工作时,操作人员首先将板材固定,在相对移动中,本体移动好于板材移动,在本体移动前先将板材的两端(被封边的两端)压紧,使得板材的两端平直,然后移动本体,使得板材能够从容置槽开口部输入至容置槽内,接着设置在容置槽前部内的切割刀将板材沿瓦楞防线切开,同时将瓦楞筋融化,然后切割刀将两面面皮的里侧加热并将其推向两侧,从而由容置槽的内侧面再加热面皮的外直至其接近融化状态,然后处于熔融状态的板材边缘被输入至容置槽后部,由容置槽后部对其进行定型。由于采用了切割刀同时将大小不一的容置槽前部、容置槽后部连接在一个整体上,板材融化的速度更快,同时容置槽后部前面深后面浅,起到将板材端面的两个面皮逐渐收缩合拢成一个光滑且呈圆弧型的边缘作用。由于带有切割刀的容置槽前部的宽度为板材的宽度和切割刀根部的宽度和,这样使得切割过程中板材的两个面皮的里外能够分别受到容置槽内侧面和切割刀的加热,此外在本体移动时,板材在没有进入到容置槽内时没有受到热辐射,因此其不易变形,而且板材进入容置槽是平直地进入的,因此,本体能够高速地移动而不至于碰撞板材,造成废品。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