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型模具司筒顶出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0624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成型模具司筒顶出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了一种成型模具司筒顶出组件。



背景技术:

现在的产品越来越复杂,产品表面具有较多扣位,若设计强脱,强脱通常要有变形空间才能实现,而且很容易造成产品变形、报废的现象。目前这些产品的顶出脱离一般采用司筒组件顺利脱模,司筒与司筒针的配套使用叫做司筒组件,是塑胶模具配件中的一种,司筒即是在产品上有圆形的通孔或盲孔 ,而胶位又必须设置顶出所采用的一种顶出装置金属配件。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司筒针在顶出或复位时,由于司筒针和司筒套的抱死或打滑难以限制司筒针的行程,会直接导致产品报废,成本投入大。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特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成型模具司筒顶出组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成型模具司筒顶出组件,该成型模具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座、上模板、下模板和下模座,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通过侧精定位组件辅助合模和开模操作,所述下模座上方安装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上安装有司筒组件,所述顶针板与下模板之间设置有压板抵压司筒组件,所述司筒组件包括司筒套和司筒针,所述司筒针上套设有司筒套,所述司筒套为双层结构,司筒套的里层和外层之间预留有间隙,且司筒套的里层设置有托部,所述司筒针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与托部相适配的被托部,所述压板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夹持司筒套,所述压板的下方设置有底板固定司筒针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司筒针上的被托部的一端设置有一凸出于被托面的凸缘。

进一步地,所述司筒套的里层设置有向外凸且与司筒针上的凸缘相适配的凸包,所述凸包被容置在司筒套的间隙处不抵接司筒套的外层。

进一步地,所述被托部的被托面设置有用于被托的台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在司筒针的外表面增设被托部和凸缘,且在司筒套的里层设置凸包与司筒针上的凸缘匹配使用,通过司筒针的凸缘卡嵌在司筒套上的凸包内,能够有效的限制司筒针的行程,减少因司筒针与司筒套抱死或打滑而导致产品报废的现象,降低企业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司筒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上模座,2、上模板,3、下模板,4、下模座,5、侧精定位组件,6、顶针板,7、司筒组件,8、压板,9、司筒套,10、司筒针,11、间隙,12、托部,13、被托部,14、固定板,15、底板,16、被托面,17、凸缘,18、凸包,19、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成型模具司筒顶出组件,该成型模具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座1、上模板2、下模板3和下模座4,上模板2和下模板3通过侧精定位组件5辅助合模和开模操作,下模座4上方安装有顶针板6,顶针板6上安装有司筒组件7,顶针板6与下模板3之间设置有压板8抵压司筒组件7,司筒组件7包括司筒套9和司筒针10,司筒针10上套设有司筒套9,司筒套9为双层结构,司筒套9的里层和外层之间预留有间隙11,且司筒套9的里层设置有托部12,司筒针10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与托部12相适配的被托部13,压板8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14夹持司筒套9,压板8的下方设置有底板15固定司筒针10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司筒针10上的被托部13的一端设置有一凸出于被托面16的凸缘17,与之结构相对应的设计为:司筒套9的里层设置有向外凸且与司筒针10上的凸缘17相适配的凸包18,凸包18被容置在司筒套9的间隙处11不抵接司筒套9的外层,通过司筒针10的凸缘17卡嵌在司筒套9上的凸包18内来限制司筒针10的行程,避免因司筒针10行程过大或过小而导致产品顶出过猛或顶出不足的问题,有效的保证产品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被托部13的被托面16设置有用于被托的台阶19,用以减少因被托面16过于平整而导致司筒针10和司筒套9抱死或打滑的现象,提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在司筒针的外表面增设被托部和凸缘,且在司筒套的里层设置凸包与司筒针上的凸缘匹配使用,能够有效的限制司筒针的行程,减少因司筒针与司筒套抱死或打滑而导致产品报废的现象,降低企业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