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注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99239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密注塑方法。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过程中,聚合物熔体通过流道系统填充到模具型腔内,在型腔内冷却直至固化,然后顶出。在此过程中,聚合物从流体状态到固体状态,其力学行为发生了快速的改变。这些变化导致注塑成型制品内形成不同程度残余应力,并最终导致其翘曲变形。除翘曲变形外,残余应力还会对制品的外观、力学性能及光学性能等产生不利影响。

调节注塑的保压压力、温度、速度都可以改善注塑的翘曲变形性,但是对于精密部件不能完全达到理想状态,需要进一步提高注塑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精密注塑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精密注塑方法,步骤为:

(1)制作模具,在模具空腔内部涂覆一层脱模剂;

(2)将聚合物加热至熔融状态;

(3)将所述熔融的聚合物挤入模具型腔,得到模塑制品;

(4)冷却模具,使得聚合物完全固化,再加热至聚合物熔点以下12-18℃,施加超声波,再进行冷却至固化,取出模塑制品;

(5)将模塑制品放入真空环境中,加热至聚合物软化点以下8-12℃,保温2-3分钟,冷却,即得。

所述聚合物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高结晶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下、左右、前后均施加超声波。

施加超声波时间为40-60s。

所述脱模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

大豆乳化蜜6-8%;

聚二甲基硅氧烷0.5-0.7%;

明胶1-1.5%;

纳米二氧化硅3-3.5%

石油醚余量。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在注塑完成后,先冷却模具,模塑制品中有很多残存内应力得不到释放,经过再加热至聚合物熔点以下12-18℃,再冷却,同时施加超声波,使得残存应力均匀分散并得到大部分释放,提高了模塑制品的稳定性,减少翘曲变形;取出后在真空环境中加热至软化点以下8-12℃,由于真空环境没有压力的阻碍,残存内应力得到充分释放,基本可以完全消除翘曲变形。本发明的脱模剂加入了纳米二氧化硅,提高了脱模性,提高了木塑材料表面的抗老化性、耐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精密注塑方法,步骤为:

(1)制作模具,在模具空腔内部涂覆一层脱模剂;

(2)将聚合物加热至熔融状态;

(3)将所述熔融的聚合物挤入模具型腔,得到模塑制品;

(4)冷却模具,使得聚合物完全固化,再加热至聚合物熔点以下15℃,施加超声波,再进行冷却至固化,取出模塑制品;

(5)将模塑制品放入真空环境中,加热至聚合物软化点以下9℃,保温2分钟,冷却,即得。

所述聚合物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在上下、左右、前后均施加超声波。

施加超声波时间为50s。

所述脱模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

大豆乳化蜜7%;

聚二甲基硅氧烷0.6%;

明胶1.3%;

纳米二氧化硅3.3%

石油醚余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精密注塑方法,本发明在注塑完成后,先冷却模具,模塑制品中有很多残存内应力得不到释放,经过再加热至聚合物熔点以下12‑18℃,再冷却,同时施加超声波,使得残存应力均匀分散并得到大部分释放,提高了模塑制品的稳定性,减少翘曲变形;取出后在真空环境中加热至软化点以下8‑12℃,由于真空环境没有压力的阻碍,残存内应力得到充分释放,基本可以完全消除翘曲变形。本发明的脱模剂加入了纳米二氧化硅,提高了脱模性,提高了木塑材料表面的抗老化性、耐磨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国东;储振亚;储亮;李云雷;查卫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岳西县同兴尼龙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05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