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乙烯垃圾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2795发布日期:2018-07-07 10:14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聚乙烯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乙烯垃圾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和卫生化发展。为了顺应这种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等聚乙烯包装物开始频繁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这些聚乙烯包装物若未进行良好的处理,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但现有技术中,对于聚乙烯垃圾进行处理的系统依旧处于空白阶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对聚乙烯垃圾进行良好处理的聚乙烯垃圾的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聚乙烯垃圾的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对物料进行破碎的破碎装置、用于对经过破碎后的物料进行有机溶解的溶解装置、用于对物料进行蒸馏提纯的提纯装置及用于对提纯后的物料进行过滤的过滤装置;所述溶解装置包括反应室和设于该反应室内用于对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部件。本发明中通过各个加工装置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形成一套完整的对于聚乙烯垃圾进行处理的系统,从而将对于聚乙烯垃圾的处理由传统的填埋处理转换至回收再利用,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对于处理聚乙烯垃圾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部件包括搅拌轴、设于搅拌轴上的搅拌桨及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的驱动件;所述反应室底壁上设有一操作腔,所述搅拌轴至少部分穿入至该操作腔内;搅拌轴可带动搅拌桨发生转动,从而在聚乙烯垃圾溶解的过程中能够加快其溶解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桨为s形结构设置,该搅拌桨上设有弧形的导流凸筋;通过s形结构的设置,使得搅拌桨在搅拌的过程中将产生一定的紊流效果,加快聚乙烯垃圾的溶解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桨为条形结构设置,该搅拌桨上间隔均匀的分布有多个过料通孔;条形结构设置,在搅拌时与物料的接触面积大,对于物料的紊流效果好;且设置了过料通孔,从而可减小搅拌桨在转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可降低驱动件的功率,实现节能。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部件还包括与所述搅拌轴相配合的紊流装置,该紊流装置通过传动部件与所述搅拌轴传动连接;通过紊流部件的设置,保证搅拌部件在搅拌物料的过程中,反应室内的物料将呈向各个方向流动的状态,从而物料可在反应室内发生相互撞击,使得聚乙烯垃圾的溶解更为充分,不易出现溶解残留。

进一步的,所述紊流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反应室侧壁上的两紊流部件,该紊流部件包括与所述反应室侧壁垂直设置的主轴、设于主轴上的多个紊流部及设于该紊流部上的紊流通道;所述紊流通道包括第一紊流凹槽组和第二紊流凹槽组,所述第一紊流凹槽组和第二紊流凹槽组的流向为反向设置;通过将第一紊流凹槽组和第二紊流凹槽组设置为流向相反,从而当搅拌桨发生转动时,第一紊流凹槽组和第二紊流凹槽组将以两个流向对反应室内的物料进行引流,进一步保证物料不会像同一个方向运动,从而使得物料的溶解更为充分,溶解效率也更高。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部件包括固设于所述搅拌轴下部的主动齿轮、与该主动齿轮传动连接的传动齿轮、与该传动齿轮传动配合的动力传动件及与所述动力传动件相配合的变向输出部件,所述变向输出部件与所述主轴相连;当搅拌轴转动时,主动齿轮将跟随搅拌轴发生转动,之后主动齿轮驱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带动动力转动件转动,进而驱动变向输出部件转动,变向输出部件带动主轴发生转动,从而使得主轴由反应室侧壁的位置上对反应室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操作;主轴的转动方向与搅拌轴的搅拌方向处于垂直状态,进一步增大反应室内物料的紊流程度,提高溶解速度和溶解率。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传动件包括穿设于所述反应室侧壁内的传动杆、固设于传动杆下部的齿轮件及设于所述传动杆上部的面齿件,所述变向输出部件与所述面齿件为传动连接,所述操作腔内设有用于供所述齿轮件套设的限位柱,该限位柱与所述齿轮件之间设有第一轴承;通过面齿件与变向输出部件进行配合传动,从而在动力传动的过程中,面齿件可对变向输出部件产生一定的支撑力,进而使得面齿件与变向输出部件之间的配合更为稳定,不易出现故障,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所述变向输出部件包括与所述面齿件相啮合的第一伞齿件、与该主轴止转配合的第二伞齿件,该第二伞齿件与所述第一伞齿件相啮合;所述第二伞齿件包括伞齿本体和由伞齿本体向外延伸形成的连接部,该连接部内设有插接腔,所述主轴上设有与该插接腔相配合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上间隔分布有多个止转凸部,所述插接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止转凸部相配合的止转凹槽;两个伞齿啮合实现传动,从而可通过将伞齿的齿速设置为不同以改变主轴的转动速度,从而在不改变驱动件的输出功率的情况下,主轴的转动速度可得到提升,进而在最为节能的情况下达到良好的搅拌效果;连接部直接由伞齿本体上延伸形成,加工方便,成型效率高;通过止凸部与止转凹槽之间的配合,可实现主轴与第二伞齿件之间的良好止转,两者间不易出现打滑的情况,进而保证对主轴进行良好的传动,不会出现伞齿件空转而无法带动主轴转动的情况,故障率低。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伞齿件包括伞齿和与该伞齿过盈配合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套设有轴承件;由于转轴的两端均需要穿出至伞齿件的外侧,从而转轴与伞齿件难以一体加工成型;通过将两者分体加工并通过过盈配合实现两者之间的牢固连接,加工制造简便,加工效率高;轴承件的设置可有效减小伞齿件在转动时受到的阻力,减小动力损耗。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各个加工装置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形成一套完整的对于聚乙烯垃圾进行处理的系统,从而将对于聚乙烯垃圾的处理由传统的填埋处理转换至回收再利用,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对于处理聚乙烯垃圾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溶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中搅拌桨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搅拌桨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紊流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6所示,一种聚乙烯的加工系统,包括用于对物料进行破碎的破碎装置1、用于对经过破碎后的物料进行有机溶解的溶解装置2、用于对物料进行蒸馏提纯的提纯装置3及用于对提纯后的物料进行过滤的过滤装置4;具体的,聚乙烯垃圾先行在破碎装置中进行破碎后,被送入至溶解装置中,溶解装置内存储的是有机溶剂,聚乙烯垃圾可完全溶解在有机溶剂中;之后将溶解装置内的溶剂通过提纯装置紧蒸馏提纯,最后将提纯后的溶剂采用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处理,得到聚乙烯;上述提及的破碎装置为辊式破碎机,所述提纯装置为蒸馏器,所述过滤装置为过滤机,上述设备均可在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不再赘述。

具体的,所述溶解装置2包括不锈钢制成的反应室5和设于该反应室内用于对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部件6;所述反应室由不锈钢制成,反应室5上部设有固料投放口11和液体进液管12,该固料投放口11内可转动地设有缓冲给料件13,所述固料投放口为与所述反应室固连的投料斗,所述液体进液管为不锈钢管;所述缓冲给料件为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的星型下料器,具体结构不再赘述;该星型下料器可减缓物料投入至反应室内的速度,使得物料在反应室内的分布更为均匀;该搅拌部件6包括搅拌轴61、设于搅拌轴上的搅拌桨62及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的驱动件63,该驱动件为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的电机;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桨62为s形结构设置的不锈钢板,该不锈钢板焊接在搅拌轴上,优选的该搅拌桨62上设有弧形的导流凸筋621,该导流凸筋为搅拌桨的表面直接向外延伸形成;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所述搅拌桨62为条形结构设置的不锈钢板,该不锈钢板焊接在搅拌轴上,优选的,所述搅拌桨62上间隔均匀的分布有多个过料通孔622,以供物料通过,减小搅拌桨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所述反应室5底壁上设有一操作腔51,所述搅拌轴61上部穿出至反应室外以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搅拌轴的下部穿入至该操作腔51内;所述搅拌部件6还包括与所述搅拌轴相配合的紊流装置7,该紊流装置7通过传动部件与所述搅拌轴61传动连接,进而当搅拌轴转动时,即可通过传动部件驱动所述紊流装置转动;具体的,所述紊流装置7包括两紊流部件,所述反应室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一个紊流部件;所述紊流部件包括不锈钢制成的主轴71、设于主轴上的多个紊流部72及设于该紊流部上的紊流通道73;所述主轴71垂直于所述反应室的侧壁设置,所述紊流部72为焊接在主轴上的多个不锈钢板,所述紊流通道73设于该紊流部72上;具体的,所述紊流通道73包括第一紊流凹槽组731和第二紊流凹槽组732,且所述第一紊流凹槽组731和第二紊流凹槽组732的流向为反向设置;具体的,所述第一紊流凹槽组731为设于所述多个间隔均匀的紊流部72其中一表面上的弧形凹槽,该凹槽为由远离主轴的一端向靠近主轴的一端倾斜设置;所述第二紊流凹槽组732包括多个间隔均匀的紊流部72另一表面上的弧形凹槽,该凹槽为由靠近主轴的一端向远离主轴的一端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部件包括固设于所述搅拌轴下部的主动齿轮81、与该主动齿轮传动连接的传动齿轮82、与该传动齿轮传动配合的动力传动件83及与所述动力传动件相配合的变向输出部件84,所述变向输出部件84与所述主轴71相连;其中,所述主动齿轮81、传动齿轮82均为市面上购买得到的圆齿轮;所述动力传动件83包括穿设于所述反应室侧壁内的传动杆831、固设于传动杆下部的齿轮件832及设于所述传动杆上部的面齿件833,所述操作腔51底壁上向上延伸形成有柱形的限位柱511,所述齿轮件套设于该限位柱511外,且限位柱511与所述齿轮件832之间设有第一轴承。

所述变向输出部件84包括与所述面齿件相啮合的第一伞齿件841、与该主轴止转配合的第二伞齿件842,该第二伞齿件842与所述第一伞齿件841相啮合;所述齿轮件832为市面上购买的圆齿轮,所述面齿件833为市面上购买的面齿轮;所述齿轮件832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面齿件833与所述第一伞齿件啮合,且第一伞齿件设置在面齿件833上方;所述第一伞齿件841和第二伞齿件842啮合,所述主轴与所述第二伞齿件842止转配合,从而当搅拌轴转动时,即可驱动所述主轴发生转动。

具体的,所述第二伞齿件842包括伞齿本体843和由伞齿本体向外延伸形成的连接部844,该连接部844内设有一柱形的插接腔845,所述主轴上设有与该插接腔相配合的插接部711;且所述插接部711外表面上间隔均匀的分布有多个条形的止转凸部712,所述插接腔711内壁上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止转凹槽,当主轴与第二伞齿件相连时,所述插接部插入至插接腔内,止转凸部插入至止转凹槽内,实现主轴与第二齿轮件的止转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伞齿件841包括伞齿846和与该伞齿过盈配合的不锈钢转轴847,所述转轴847的两端分别套设有轴承件9,所述第一轴承件、轴承件9为均为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的轴承。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