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塑成型中的活动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1156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塑成型中的活动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塑成型装置的加热系统,具体是一种吸塑成型中的活动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吸塑成型,又叫真空成型,是热塑性塑料热成型方法之一。是指将片状或板状材料夹紧在真空成型机的框架上,加热软化后,通过模边的空气通道,用真空将其吸附于模具上,经短时间的冷却,得到成型的塑料制品。这种方法所用的设备比较简单,模具不需承受压,可用金属、木材或石膏制成,成型速度快,操作容易。

常用的加热软化系统中,在温度利用率上普遍较低,特别是电热管加热时,普遍软化时间较长,影响后续加工;在电热管加热时,因接触距离以及环境和介质等多种影响因素,会造成加热温度相对难以控制,当温度过高时,会造成原料的过度软化,进而影响加工,因此需要增加控温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塑成型中的活动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塑成型中的活动加热装置,包括固定底板、安置板、通风孔、转动页片、加热管、温度计、气泵、排气管和转动连接套,所述固定底板上端中部焊接设置有安置筒,所述安置筒内活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安置筒右壁上部贯穿所述安置筒右壁设置有控制旋钮,所述支撑杆上端正面连接设置有升降管道,所述升降管道下端焊接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下端焊接设置有安置板,所述安置板表面贯穿设置有通风孔,所述安置板侧边转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侧边焊接设置有转动页片,所述安置板下端连接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安置板上端连接设置有温度计,所述升降管道内连接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入端连接设置有集气斗,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连接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端具有镶嵌有密封垫圈的凸缘,所述排气管外围连接设置有转动连接套,所述转动连接套内壁攻有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底板为两端贯穿设有螺纹孔的板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杆和所述安置筒内壁相契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旋钮通过螺纹配合与所述安置筒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管道通过焊条与所述支撑杆连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套呈上小下大的喇叭状,所述连接套上端开口为圆形,所述连接套下端开口为正方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风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安置板上有多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页片下表面覆盖有铝箔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管是在无缝金属管内装入电热丝,空隙部分填满有良好导热性和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后缩管而成,所述加热管通过支架与所述安置板铆接固定,所述加热管的控制线路与外界固定线路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气斗为倒置漏斗状通气管道,所述集气斗上端和所述气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集气斗的下端和所述升降管道下端边缘相契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原料移动到安置板的下方时,启动加热管对原料进行加热软化,通过调整转动页片的角度,能够提高加热效率;当温度计显示加热温度超过°后,为避免加热温度继续提高影响加热软化,启动气泵通过集气斗和通风孔后,将加热管加热的空气部分吸入,最终通过排气管排出,这样能够控制加热管的加热不会超过标准,避免发生加工事故,提高生产成品率;排气管和转动连接套的设计能够在长时间进行加工时连接余热回收系统进行高温气体的余热利用,更加的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吸塑成型中的活动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吸塑成型中的活动加热装置中安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底板,2-安置筒,3-支撑杆,4-控制旋钮,5-升降管道,6-连接套,7-安置板,71-通风孔,72-转动轴,73-转动页片,8-加热管,9-温度计,10-气泵,11-集气斗,12-排气管,13-转动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吸塑成型中的活动加热装置,包括固定底板1、安置板7、通风孔71、转动页片73、加热管8、温度计9、气泵10、排气管12和转动连接套13,所述固定底板1为两端贯穿设有螺纹孔的板材,所述固定底板1上端中部焊接设置有安置筒2,所述安置筒2内活动设置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和所述安置筒2内壁相契合,所述支撑杆3能够在所述安置筒2中上下移动,所述安置筒2右壁上部贯穿所述安置筒2右壁设置有控制旋钮4,所述控制旋钮4通过螺纹配合与所述安置筒2相连接,所述控制旋钮4通过拧动能够与所述支撑杆3接触并固定所述安置筒2和所述支撑杆3的相对位置,所述支撑杆3上端正面连接设置有升降管道5,所述升降管道5通过焊条与所述支撑杆3连接固定,所述升降管道5能够通过所述支撑杆3和所述安置筒2的活动连接上下移动,所述升降管道5下端焊接设置有连接套6,所述连接套6呈上小下大的喇叭状,所述连接套6上端开口为圆形,所述连接套6下端开口为正方形,所述连接套6下端焊接设置有安置板7,所述安置板7边缘与所述连接套6下端相契合且焊接固定,所述安置板7表面贯穿设置有通风孔71,所述通风孔71均匀分布在所述安置板7上有多组,所述安置板7侧边转动设置有转动轴72,所述转动轴72侧边焊接设置有转动页片73,所述转动页片73下表面覆盖有铝箔涂层,所述安置板7下端连接设置有加热管8,所述加热管8是在无缝金属管内装入电热丝,空隙部分填满有良好导热性和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后缩管而成,所述加热管8通过支架与所述安置板7铆接固定,所述加热管8的控制线路与外界固定线路相连接,所述加热管8启动后能够对吸塑成型所用原料进行加热,所述转动页片73能够通过所述转动轴72在所述安置板7侧边转动,这样能够调节角度,用于提高加热效率,所述安置板7上端连接设置有温度计9,所述温度计9能够感应所述加热管8加热时周围的温度情况,当所述温度计9感应到的温度达到150°时,就应该对所述加热管8进行散热,避免加热温度过高,所述升降管道5内连接设置有气泵10,所述气泵10铆接固定在所述升降管道5内壁,所述气泵10的输入端连接设置有集气斗11,所述集气斗11为倒置漏斗状通气管道,所述集气斗11上端和所述气泵10的输入端连通,所述集气斗11的下端和所述升降管道5下端边缘相契合,所述气泵10通过所述集气斗11和所述通风孔71将所述加热管8加热的空气吸入,所述气泵10的输出端连接设置有排气管12,所述排气管12上端具有镶嵌有密封垫圈的凸缘,所述排气管12外围连接设置有转动连接套13,所述转动连接套13能够在所述排气管12外围上下移动,所述转动连接套13上端开口和所述排气管12上端相契合,所述转动连接套13内壁攻有螺纹,所述排气管12和所述转动连接套13配合能够用于连接螺纹管,长时间持续工作时,可用于连接余热回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固定底板1固定好,原料输送系统位于安置板7的下方,通过安置筒2和支撑杆3调整安置板7相对原料的高度,并使用控制旋钮4进行固定,此时原料移动到安置板7的下方时,启动加热管8对原料进行加热软化,通过调整转动页片73的角度,能够提高加热效率;当温度计9显示加热温度超过150°后,为避免加热温度继续提高影响加热软化,启动气泵10通过集气斗11和通风孔71后,将加热管8加热的空气部分吸入,最终通过排气管12排出,这样能够控制加热管8的加热不会超过标准,避免发生加工事故,提高生产成品率;排气管12和转动连接套13的设计能够在长时间进行加工时连接余热回收系统进行高温气体的余热利用,更加的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