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制品毛边切削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5700阅读:57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制品毛边切削刀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制品加工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塑料瓶合模线上的毛刺毛边切削刀具。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其生产工艺通常包括如下步骤:塑料颗粒通过注塑机或者吹瓶机加热挤压成型后,首先经过一个冲压机构,把多余的大块水口料飞边打掉,然后再通过人工把剩余的合模线上的毛刺(小块的水口料)用刀修整。

随着社会的进步,自动化技术的逐渐成熟,这些利润空间低、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高的岗位也终将被机械自动化取代。现有铣床、雕刻机、机械手等设备实现毛边修理通常用到旋转型修边刀具和单刃型修边刀具,因为塑料制品的柔软性和热胀冷缩的特性,使用旋转修边刀具容易堵刀,而使用单刃刀具容易产生多切和漏削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对塑料制品注塑后的飞边及毛刺修整处理的刀具,解决现有毛边修理刀易堵刀、多切、漏削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塑料制品毛边切削刀具,包括圆柱刀体,所述刀体包括刀柄和刀头,所述刀头为具有轴向平台的半圆柱结构,轴向平台开设垂直于轴向的切槽;所述半圆柱结构的圆弧面磨削一个与切槽呈一定角度的斜切面,斜切面上端与轴向平台形成位于切槽两侧的限位凸台Ⅰ和限位凸台II;所述限位凸台Ⅰ和限位凸台II为弧面结构;所述斜切面与切槽对应的部分进一步打磨作为刀刃。

上述方案刀具工作时,控制斜切面与待加工塑料工件表面呈一定角度贴合,限位凸台Ⅰ与限位凸台II位于待修毛边两侧,限制刀具横向偏移。刀具沿着毛边轨迹滑动过程中,两凸台中部的刀刃切削毛边,切屑从切槽尾端排出,两个限位凸台的圆弧也不会损坏工件表面。

为保证限位凸台Ⅰ和限位凸台II外侧为圆弧面,减少堵刀和对非毛边部位的损伤,所述斜切面与切槽间的角度为10~60度。

为避免多切、切口不平整的情况,所述切槽靠近刀头端部设置,刀刃宽为2~3mm。

进一步的,为保证刀具的强度以及刀刃的切削效果,所述圆柱刀体直径为3~20mm,切槽深度为1~18mm。

进一步的,将轴向平台和斜切面与刀柄连接位置开设圆角,避免机械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是:

1、在传统刀具的基础上增加限位功能,刀刃略高于两侧凸台,限位凸台能较好的保证切削轨迹和减少对工件表面的损伤;

2、将刀刃设置于切槽端部,减小了刀刃长度,既能保证较好的刀刃强度,也能避免多削的情况发生;

3、设置斜切面与工件切削面接触,避免了塑料柔软性和热胀冷缩特性带来的堵刀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塑料制品毛边切削刀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刀头示意图。

图号标识:1、刀柄,2、轴向平台,3、切槽,4、斜切面,5、限位凸台Ⅰ,6、限位凸台II,7、刀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实施例所述一种塑料制品毛边切削刀具,包括由刀柄1和刀头组成的直径为6mm的圆柱型刀体,刀头为具有轴向平台2的半圆柱结构,轴向平台2靠近端部开设一个垂直于轴向的切槽3,切槽3深度为1.5mm,如附图1所示。

如附图2所示,刀头半圆柱结构的圆弧面磨削一个与切槽3呈30度的斜切面4,斜切面4上端与轴向平台2形成位于切槽3两侧的弧面型限位凸台Ⅰ5和限位凸台II6,在切削过程中,凸台先于刀刃通过待切削毛边两侧,限制刀刃相对于毛边两侧的位移,使毛边去除过程更平稳。对应于切槽4底部的斜切面4进一步打磨,与切槽4底端形成刀刃7结构,刃长为2mm。

轴向平台2和斜切面4尾端与刀柄1过渡位置开设圆角,去掉锐边的毛刺,精致安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首先将刀具安装在数控机床、雕刻机、机械手等能运行加工轨迹的设备上,使斜切面4与待加工塑料工件贴合,调整刀具位置使待切削毛边与刀刃7位置对应,启动机器使刀具沿着毛边轨迹滑动切削,切屑从切槽尾端排出。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