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导流一体成型的封闭六面体方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9526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真空导流一体成型的封闭六面体方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真空导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真空导流一体成型的封闭六面体方舱。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方舱都是五面体方舱,通常使用铆钉铆接、螺栓把接、结构胶粘接等方式,如CN204172227公开了一种真空辅助成型工艺的组合式钢制模具的发明专利,这种结构的实质性不足是:一、在使用时,需要与底盘辅梁或内部有加强钢架的底板连接,不但增加了重量,同时又破坏了舱体的整体性。当路面崎岖不平时,由底盘从路面传导至上装舱体的扭矩极大,导致舱体本身有一定的扭曲。五面体方舱无法以舱体整体承受扭矩,越野性能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结实耐用、重量轻、结实耐用、整体性好、抗扭矩大的真空导流一体成型的封闭六面体方舱。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真空导流一体成型的封闭六面体方舱,包括底板模具、左侧板模具、右侧板模具和后侧板模具,其特征在于设有顶板模具,所述左侧板模具是由左侧板和左前板垂直固定连接而成,所述右侧板模具是由右侧板和右前板垂直固定连接而成,以达到减少连接面和方便固化脱模的作用,所述底板模具、左侧板模具、右侧板模具和后侧板模具相互连接制成五面体方舱,所述顶板模具周边依次与左侧板模具、右侧板模具和后侧板模具的上端面密封连接后形成六面体方舱,所述左侧板模具或右侧板模具或后侧板模具上设有出入门,所述出入门内壁铺设有内纤维层、泡沫芯材和外纤维层,以利于操作人员的进出,所述六面体方舱的底板模具、左侧板模具、右侧板模具、后侧板模具和顶板模具内壁以及相互连接部位依次铺设有内纤维层、泡沫芯材和外纤维层,以使本发明具有重量轻、结实耐用、整体性好、抗扭矩大的作用。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新颖、结实耐用、重量轻、结实耐用、整体性好、抗扭矩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为真空导流工艺示意图。

图4为底部布管图。

图5为侧壁布管图。

附图标记:1、顶板模具,2、左侧板模具,3、右侧板模具,4、后侧板模具,5、底板模具,6、树脂,7、内纤维层,8、泡沫芯材,9、外纤维层,10、真空袋,11、密封胶带,12-15、螺旋管,16、注胶座,17-22、螺旋管,23、三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真空导流一体成型的封闭六面体方舱,包括底板模具5、左侧板模具2、右侧板模具3和后侧板模具4,其特征在于设有顶板模具1,所述左侧板模具2是由左侧板和左前板垂直固定连接而成,所述右侧板模具3是由右侧板和右前板垂直固定连接而成,以达到减少连接面和方便固化脱模的作用,所述底板模具1、左侧板模具2、右侧板模具3和后侧板模具4相互连接制成五面体方舱,所述顶板模具1周边依次与左侧板模具2、右侧板模具3和后侧板模具4的上端面密封连接后形成六面体方舱,所述左侧板模具2或右侧板模具3或后侧板模具4上设有出入门,所述出入门内壁铺设有内纤维层7、泡沫芯材8和外纤维层9,以利于操作人员的进出,所述六面体方舱的底板模具5、左侧板模具2、右侧板模具3、后侧板模具4和顶板模具1内壁以及相互连接部位依次铺设有内纤维层7、泡沫芯材8和外纤维层9,以使本发明具有重量轻、结实耐用、整体性好、抗扭矩大的作用。

本发明在制作时,如附图1、2所示,制作顶板模具1、左侧板模具2、右侧板模具3、后侧板模具4、底板模具5共5件模具,在每件模具内表面打蜡抛光,将底部的左侧板模具2、右侧板模具3、后侧板模具4、底板模具5合并固定,并将所述左侧板模具2、右侧板模具3、后侧板模具4、底板模具5各模具间的接缝做好密封;

在底板模具5和左侧板模具2、右侧板模具3、后侧板模具4的5个面的模具内表面由内向外依次铺设内纤维层、泡沫芯材和外纤维层,完成后将顶部模具1再分别与左侧板模具2、右侧板模具3、后侧板模具4的上端面合并固定,使之形成六面体方舱。

如附图3所示,六面体方舱模具内表面依次铺设内纤维层7、泡沫芯材8、外纤维层9、脱模布、导流网、螺旋管、真空袋10,螺旋管用于导入树脂和抽真空时使用,真空袋10用于将模具和产品密封使用,方便抽真空;当铺设好内纤维层、泡沫芯材和外纤维层9后,从一端抽气点抽真空,使真空袋10下的铺层为负压真空状,再在另一端导入点导入树脂;在负压的作用下,树脂6会很快浸透纤维层向抽气点流动,待树脂6完全浸透内纤维层7、泡沫芯材8、外纤维层9构成的三明治结构后,断开导入点的树脂导入并封闭管路,多余的树脂6会从抽气点抽出,保压并完全固化后脱模,得到依附模具尺寸的纤维层产品;真空泵抽真空后,检测模具与真空袋10之间的密封性,完成后将调好固化剂的树脂6进行吸附导入。

如附图4所示,为保证整舱的强度效果,需要严格控制树脂6的流动速度和固化时间,应先从螺旋管12的注胶座,即底板模具的正中间的位置导入树脂,使树脂从底板模具中间开始浸透内纤维层、泡沫芯材和外纤维层,并逐渐向两侧方向扩散;在导入树脂的过程中,通过附图4中的螺旋管17上的三通处作为抽气点抽真空,控制树脂导入速度,再依次从螺旋管13、14、15位置导入树脂,使整个底板的纤维层和芯材完全浸透树脂。

在图5中,待树脂浸透底板后,断开螺旋管12、13、14等的树脂导入,将螺旋管17上的三通抽气点断开,封闭管路,在螺旋管20上的三通接上抽气点抽真空,使树脂从底板边缘开始向侧板扩散;控制树脂流速,保证芯材的内外纤维层都充分浸透;在螺旋管17上的三通处导入树脂,使树脂沿侧板逐渐向上扩散;待树脂流过螺旋管19时,断开螺旋管20上的抽气点,改为在螺旋管22上的三通处抽真空;此时断开螺旋管17以下的所有树脂导入点并封闭管路,在螺旋管19上的三通处导入树脂;如此反复操作,依次沿侧板向上导入树脂,并更改抽气点的位置来保证树脂的正常导入,直至整个侧板和顶板的纤维层和芯材完全浸透树脂为止。

待树脂6完全浸透整个封闭六面体的三明治结构后,再进行保压固化;整个封闭六面体的真空导流过程要求严格控制树脂的导入速度,并在树脂导入完成后保压一段时间,使整个舱体的树脂充分固化,脱模后即可得到良好性能的封闭六面体方舱。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新颖、结实耐用、重量轻、结实耐用、整体性好、抗扭矩大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