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表箱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3816阅读:786来源:国知局
电表箱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表箱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一种生产橡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准尺寸的工具。

目前,现有的电表箱如图1所示,包括箱体16,箱体16端面上设置有凹槽17,凹槽17的槽口形状为方形,且向着箱体16内部进行延伸,凹槽17的槽口处设置有挡板18,且挡板18向着凹槽17中心线一侧延伸,挡板18靠近凹槽17中心线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9,连接板19与挡板18相垂直,且连接板19向着远离箱体16一侧进行延伸。

在使用模具对电表箱进行生产时,需要在模具内部设置有用于成型凹槽17的型芯,不过在电表箱成型且将其从模具中取出的过程中,型芯的外侧壁会与挡板18发生碰触,使得挡板18因碰触而产生形变,最终导致成型的电表箱因形变而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表箱模具,其具有在将成型的电表箱取出时,挡板不易因碰触而出现形变,减少了报废品产生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表箱模具,包括动模以及定模,所述动模上设置有型芯,所述定模上设置有型腔,所述动模与定模扣合形成用于成型电表箱的模腔,所述型芯包括固定连接在动模上的固定块以及滑移连接在固定块两侧的滑移块,所述固定块的横截面面积向着动模一侧逐渐减小,所述动模上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滑移块相连且用于驱动滑移块进行移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成型的电表箱取出时,首先控制动模向着远离定模一侧进行移动,使得动模与定模完全分离。之后通过驱动件控制滑移块向着远离动模一侧进行移动,由于固定块的横截面面积向着定模一侧逐渐减小,且滑移块滑移连接在固定块的侧壁上,所以滑移块在向着远离动模一侧进行移动的过程中,两个滑移块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当两个滑移块的侧壁均与挡板的外侧壁分离时,可以将型芯上的电表箱取下。且在将电表箱取下的过程中,型芯不易与挡板之间发生碰触,以保证电表箱上的挡板以及连接板不易因碰触而导致损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报废品的产生,提高了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若干滑移连接在动模内部且与滑移块相连的顶针、用于驱动顶针进行移动的驱动源,所述顶针的滑移方向平行于固定块中相对的外侧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顶针的滑移方向与滑移块的滑移方向相同,这样在需要控制滑移块沿着固定块的侧壁进行移动时,只需要通过驱动源驱动顶针向着远离动模一侧进行移动即可。且通过顶针与滑移杆相连,以保证能够将驱动源安装在该模具的外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驱动源因温度过高而出现损坏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驱动源包括滑移连接在动模上的顶板、设置在动模上且与顶板相连的油缸、滑移连接在顶板上的滑移座、铰接在滑移座上且与顶针相连的铰接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控制顶针进行移动时,只需要控制油缸的输出轴移动并带动顶板向着定模一侧移动,且在顶板移动的过程中,顶针向着定模一侧进行移动,在顶针进行移动的过程中,顶针的外侧壁与动模相抵,使得铰接座在滑移座内部进行转动,且滑移座在顶板上进行平移。这样设置的驱动源能够通过动模两侧的油缸即可带动所有的顶针进行移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该模具的操作过程,且降低了该模具的使用成本。

优选的,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供滑移座进行滑移的第一滑移槽,所述安装座靠近定模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滑移槽,所述第二滑移槽与第一滑移槽相连通且用于供顶针进行滑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顶板上设在有安装座,滑移座滑移连接在安装座上,这一设置能够极大的降低挡板因开设供滑移座滑移的槽口而导致的结构强度的减弱,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该模具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远离定模的端面上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用于与滑移块相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控制滑移块向着动模一侧进行移动的过程中,挡块能够与滑移块的端部抵接,并对滑移块的滑移进行限制,以免出现滑移块向着动模一侧滑移过多而导致型芯表面不平整,成型的电表箱内部凹凸不平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该模具生产出来的电表箱的表面光洁度。

优选的,所述挡块上朝向定模的端面上设置有嵌槽,所述滑移块远离定模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嵌槽嵌接的嵌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滑移块的端部与挡块相抵时,滑移块上的嵌块伸入到挡块上的嵌槽内部,且嵌块的外侧壁与嵌槽的内槽壁相抵,这样在使用该模具对电表箱进行成型时,滑移块与固定块之间不易出现相对移动,以保证成型的电表箱内表面较为平整。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勾块,且第一勾块的开口朝向定模一侧,所述滑移块靠近固定块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勾块勾连的第二勾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滑移块的端部与挡块相抵时,滑移块上的第二勾块与固定块上的第一勾块相勾连,这样该模具的使用过程中,滑移块中远离动模的端部不易与固定块相分离,且成型的电表箱内部不会出现毛刺。

优选的,所述滑移块内部设置有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的端部向着动模一侧延伸且凸出于动模的外侧壁,所述动模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供加热管道端部进行移动的移动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该模具的过程中,向加热管道内部通入加热油,用于模腔内部的成型材料进行充分的加热,使得成型材料能够将模腔充分填满,且生产出来的电表箱内部不易出现气孔,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该模具生产出来的电表箱的合格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在需要将成型的电表箱取出时,只需要控制固定块两侧的滑移块向着定模一侧进行移动,使得两侧的滑移块均匀挡板分离,此时可以较为方便将电表箱取出,且在此过程中,挡板不易因与滑移块碰触而出现变形,减少了报废品的产生;

2、在滑移块向着动模一侧进行移动的过程中,滑移块的端部能够与挡块相抵接,使得滑移块不易发生向这动模一侧移动过程的情况,以保证成型的电表箱的内表面不易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电表箱的结构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电表箱的外形结构;

图2为实施例的剖视正视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实施例各部分的连接情况;

图3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实施例的外形结构;

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动模;2、定模;3、型芯;31、固定块;32、滑移块;4、驱动件;41、顶针;42、驱动源;421、顶板;422、油缸;423、滑移座;424、铰接座;5、型腔;6、安装座;7、第一滑移槽;8、第二滑移槽;9、挡块;10、嵌槽;11、嵌块;12、第一勾块;13、第二勾块;14、加热管道;15、移动槽;16、箱体;17、凹槽;18、挡板;19、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电表箱模具,如图2所示,包括动模1以及用于与动模1扣合的定模2,动模1与定模2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的型芯3,定模2与动模1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凹陷的型腔5。当动模1与定模2扣合时,型芯3伸入到型腔5内部且形成用于成型电表箱的模腔。

型芯3包括固定块31以及滑移块32。固定块31固定连接在动模1与定模2相对的端面上,固定块31横截面宽度向着远离定模2一侧逐渐增大。固定块31远离定模2的侧壁向外延伸有挡块9,且挡块9的长度方向与动模1的中心线相垂直。挡块9朝向定模2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嵌槽10,嵌槽10的长度方向与挡块9的长度方向相同,且嵌槽10的槽宽向着动模1一侧逐渐减小。固定块31上设置有第一勾块12,第一勾块12数目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固定块31两侧,第一勾块12的开口朝向定模2一侧。

滑移块32的数目为两个且对称滑移连接在固定块31两侧。滑移块32的纵截面形状大致为直角梯形,且滑移块32的斜面朝向固定块31一侧,滑移块32的小端朝向动模1一侧。滑移块32与第一勾块12相对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勾块13,第二勾块13的开口朝向动模1一侧,且第二勾块13用于与第一勾块12勾连。滑移块32小端上设置有嵌块11,嵌块11为长条状,且嵌块11的长度方向与动模1的中心线相垂直。嵌块11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且嵌块11的横截面面积向着动模1一侧逐渐减小。当滑移块32的端部与挡块9相抵时,嵌块11伸入到嵌槽10内部,且嵌块11的外侧壁与嵌槽10的内槽壁相抵,第一勾块12与第二勾块13相勾连。

如图2、图3所示,每个滑移块32处均设置有加热管道14,加热管道14的两个端部均向着动模1一侧延伸并凸出于动模1的外侧壁。动模1上设置有移动槽15,移动槽15的长度方向与动模1的中心线方向相平行,且移动槽15用于供加热管道14进行纵向滑移。

动模1上设置有驱动件4,驱动件4包括顶针41以及驱动源42。顶针41一端与滑移块32远离定模2的端面相连,另一端与驱动源42相连。顶针41呈倾斜设置在动模1内部,且顶针41的长度方向与固定块31向对的外侧壁相平行。顶针41的数目为若干且对称分布在两个滑移块32上。

如图3、图4所示,驱动源42包括顶板421、油缸422、滑移座423、铰接座424。顶板421为长方体状,顶板421滑移连接在动模1上,且顶板421的滑移方向与动模1的中心线方向相平行。油缸422上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远离油缸422的端部与动模1固定相连。连接杆的数目为若干且以油缸422输出轴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油缸422的输出轴朝向背离定模2一侧,且与顶板421相连。顶板421上设置有安装座6,安装座6的数目为若干且与若干顶针41一一对应。安装座6上设置有第一滑移槽7,第一滑移槽7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动模1的中心线方向,且第一滑移槽7横向贯穿于安装座6。安装座6靠近定模2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滑移槽8,第二滑移槽8用于供顶针41进行滑移,且第二滑移槽8与第一滑移槽7相连通;第二滑移槽8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滑移槽7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且第二滑移槽8横向贯穿于安装座6。滑移座423滑移连接在第一滑移槽7内部,且滑移座423的外侧壁与第一滑移槽7的内槽壁相抵,滑移座423上铰接有铰接座424,铰接座424的转动轴线与第一滑移槽7的长度方向相垂直。铰接座424朝向动模1一侧的端面与顶针41相连。

电表箱模具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在需要将成型的电表箱取出时,控制油缸422的动力输出轴缩短并带动顶板421向着动模1一侧进行移动。与此同时,顶板421带动安装座6向着定模2一侧进行移动,且滑移座423在安装座6中沿着第一滑移槽7的长度进行滑移,使得顶针41的端部带动滑移块32沿着固定块31的侧壁进行滑移。由于固定块31的横截面宽度向着定模2一侧逐渐减小,所以固定块31两侧的滑移块32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当两滑移块32均与挡板18分离时,可以将注塑成型的电表箱取出,且在此过程中,电表箱的内侧壁不易与滑移块32的外侧壁碰触,且电表箱不易出现因与滑移块32碰触而导致形变甚至损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报废品的产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