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模滑块组以及应用该脱模滑块组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3800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模滑块组以及应用该脱模滑块组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模滑块组及应用该脱模滑块组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是指将高温融解的塑料材料注射入模具中经过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塑料产品,而注塑成型工艺主要包括了合模、填充、包压、冷却、开模和脱模等阶段。脱模是一个注塑成型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虽然塑件已经冷固成型,但脱模还是对塑件的质量有很重要的影响,脱模方式不当,可能会导致塑件在脱模时受力不均,顶出时引起产品变形等缺陷。特别是对于塑件的筋条、柱位或孔位较多且较深时,塑件容易包住模具难以脱模,会导致筋位或柱位根部拉白或拉裂,甚至有时在塑件筋位和柱位的包紧力下,塑件跟着模具一起移动而导致塑件变形、顶针刮花塑件、撞伤塑件,以致于报废整个塑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模滑块组及应用该脱模滑块组的注塑模具,使脱模时塑件能便捷地脱出模具。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脱模滑块组包括导向块和内滑块,导向块设有导向槽,内滑块设有与导向块的导向槽相对应的导条。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内滑块设在导向块左侧;也可以是,内滑块设在导向块右侧;还可以是,内滑块设在导向块两侧。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导向块的导向槽向内倾斜,以使内滑块沿导向槽滑动并移出塑件内侧孔位;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导向槽为T型槽;也可以是,导向槽为燕尾槽。

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底座、推出机构、限位机构、复位机构、导向机构和脱模滑块组;脱模滑块组为上述的一种脱模滑块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注塑模具内设有导向块和内滑块,导向块设有导向槽,内滑块设有与导向槽相对应的导条,以使内滑块沿导向槽滑动并移出塑件侧边孔位,使存在较多筋条、柱位、孔位的塑件方便脱模,避免脱模时造成损坏或变形,整体脱模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脱模滑块组以及应用该脱模滑块组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脱模滑块组以及应用该脱模滑块组的注塑模具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一种脱模滑块组以及应用该脱模滑块组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一种脱模滑块组以及应用该脱模滑块组的注塑模具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一种脱模滑块组以及应用该脱模滑块组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一种脱模滑块组以及应用该脱模滑块组的注塑模具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为:1、底板;2、垫板;3、支承板;4、后模板;5、导向块;6、后模仁;7、内滑块;8、顶针板;9、顶针固定板;10、弹簧导柱;11、复位弹簧;12、支承柱;13、顶针组;14、导向柱;15、导向套;16、导向梢;17、限位杆;18、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效果,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及有关公知的技术知识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和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脱模滑块组以及应用该脱模滑块组的注塑模具。

实施例一:

一种脱模滑块组包括导向块5和内滑块7,所述导向块5设有导向槽,内滑块7设有与导向块5的导向槽相对应的导条,内滑块7设在导向块5左侧,以使内滑块7沿导向槽滑动并移出塑件18侧边孔位。

上述的,导向块5的导向槽向内倾斜,导向槽为T型槽。

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底座、推出机构、限位机构、复位机构、导向机构和脱模滑块组;脱模滑块组为实施例一的一种脱模滑块组。

上述的,底座包括底板1、垫板2和支承板3,垫板2设在底板1两侧,支承板3设在垫板2上,导向块5固定在支承板3上;底板1上设有支承柱12,支承柱12两端分别抵在底板1和支承板3,以支撑支承板3。

上述的,推出机构包括顶针组13、顶针板8、顶针固定板9和后模板4,顶针固定板9设在顶针板8上,顶针组13设在顶针板8上,顶针组13穿过顶针固定板9和支承板3,顶针固定板9固定顶针组13而支承板3为顶针组13导向;顶针组13的底部和顶针板8相抵,顶针板8推动顶针组13上顶塑件18,同时后模板4内设有后模仁6推动塑件18和内滑块7。

上述的,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17和导向梢16;限位杆17穿设在后模板4中,限位杆17和后模板4固定;导向梢16穿设在顶针板8上,导向梢16穿过支承板3和后模板4,以顶针板8和顶针固定板9上移到一定位置时限位杆17顶住导向梢16。

上述的,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11和弹簧导柱10,复位弹簧11抵在顶针板8和支承板3之间;弹簧导柱10设在复位弹簧11中轴处,以固定复位弹簧11和为复位弹簧11导向。

上述的,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柱14和导向套15,导向套15设在后模板4内,导向柱14穿设在支承板3内,导向柱14底部与垫板2相抵;导向柱14穿过后模板4并穿入导向套15内,导向柱14和导向套15为后模板4移动导向。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移除前模固定板和前模板,露出塑件18;后模板4沿着导向柱14移动,并推动后模仁6,后模仁6内的内滑块7沿着导向块5的导向槽滑动,即内滑块7内缩移出塑件18侧边孔位,塑件18随着后模仁6向上抬升。然后顶针板8在垫板2内向上移动,顶针组13随之提升而顶住塑件18,继续提升可将塑件18顶出后模板4。完成顶出动作后,顶针板组在复位弹簧11的作用下复位。整个脱模过程运行流畅,脱模效果好。

图3和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脱模滑块组以及应用该脱模滑块组的注塑模具。

实施例二:

一种脱模滑块组包括导向块5和内滑块7,所述导向块5设有导向槽,内滑块7设有与导向块5的导向槽相对应的导条,内滑块7设在导向块5右侧,以使内滑块7沿导向槽滑动并移出塑件18侧边孔位。

上述的,导向块5的导向槽向内倾斜,导向槽为T型槽。

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底座、推出机构、限位机构、复位机构、导向机构和脱模滑块组;脱模滑块组为实施例二的一种脱模滑块组。

上述的,底座包括底板1、垫板2和支承板3,垫板2设在底板1两侧,支承板3设在垫板2上,导向块5固定在支承板3上;底板1上设有支承柱12,支承柱12两端分别抵在底板1和支承板3,以支撑支承板3。

上述的,推出机构包括顶针组13、顶针板8、顶针固定板9和后模板4,顶针固定板9设在顶针板8上,顶针组13设在顶针板8上,顶针组13穿过顶针固定板9和支承板3,顶针固定板9固定顶针组13而支承板3为顶针组13导向;顶针组13的底部和顶针板8相抵,顶针板8推动顶针组13上顶塑件18,同时后模板4内设有后模仁6推动塑件18和内滑块7。

上述的,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17和导向梢16;限位杆17穿设在后模板4中,限位杆17和后模板4固定;导向梢16穿设在顶针板8上,导向梢16穿过支承板3和后模板4,以顶针板8和顶针固定板9上移到一定位置时限位杆17顶住导向梢16。

上述的,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11和弹簧导柱10,复位弹簧11抵在顶针板8和支承板3之间;弹簧导柱10设在复位弹簧11中轴处,以固定复位弹簧11和为复位弹簧11导向。

上述的,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柱14和导向套15,导向套15设在后模板4内,导向柱14穿设在支承板3内,导向柱14底部与垫板2相抵;导向柱14穿过后模板4并穿入导向套15内,导向柱14和导向套15为后模板4移动导向。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移除前模固定板和前模板,露出塑件18;后模板4沿着导向柱14移动,并推动后模仁6,后模仁6内的内滑块7沿着导向块5的导向槽滑动,即内滑块7内缩移出塑件18侧边孔位,塑件18随着后模仁6向上抬升。然后顶针板8在垫板2内向上移动,顶针组13随之提升而顶住塑件18,继续提升可将塑件18顶出后模板4。完成顶出动作后,顶针板组在复位弹簧11的作用下复位。整个脱模过程运行流畅,脱模效果好。

图5和图6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脱模滑块组以及应用该脱模滑块组的注塑模具。

实施例三:

一种脱模滑块组包括导向块5和内滑块7,所述导向块5设有导向槽,内滑块7设有与导向块5的导向槽相对应的导条,内滑块7设在导向块5两侧,以使内滑块7沿导向槽滑动并移出塑件18侧边孔位。

上述的,导向块5的导向槽向内倾斜,导向槽为T型槽。

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底座、推出机构、限位机构、复位机构、导向机构和脱模滑块组;脱模滑块组为实施例三的一种脱模滑块组。

上述的,底座包括底板1、垫板2和支承板3,垫板2设在底板1两侧,支承板3设在垫板2上,导向块5固定在支承板3上;底板1上设有支承柱12,支承柱12两端分别抵在底板1和支承板3,以支撑支承板3。

上述的,推出机构包括顶针组13、顶针板8、顶针固定板9和后模板4,顶针固定板9设在顶针板8上,顶针组13设在顶针板8上,顶针组13穿过顶针固定板9和支承板3,顶针固定板9固定顶针组13而支承板3为顶针组13导向;顶针组13的底部和顶针板8相抵,顶针板8推动顶针组13上顶塑件18,同时后模板4内设有后模仁6推动塑件18和内滑块7。

上述的,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17和导向梢16;限位杆17穿设在后模板4中,限位杆17和后模板4固定;导向梢16穿设在顶针板8上,导向梢16穿过支承板3和后模板4,以顶针板8和顶针固定板9上移到一定位置时限位杆17顶住导向梢16。

上述的,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11和弹簧导柱10,复位弹簧11抵在顶针板8和支承板3之间;弹簧导柱10设在复位弹簧11中轴处,以固定复位弹簧11和为复位弹簧11导向。

上述的,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柱14和导向套15,导向套15设在后模板4内,导向柱14穿设在支承板3内,导向柱14底部与垫板2相抵;导向柱14穿过后模板4并穿入导向套15内,导向柱14和导向套15为后模板4移动导向。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移除前模固定板和前模板,露出塑件18;后模板4沿着导向柱14移动,并推动后模仁6,后模仁6内的内滑块7沿着导向块5的导向槽滑动,即内滑块7内缩移出塑件18侧边孔位,塑件18随着后模仁6向上抬升。然后顶针板8在垫板2内向上移动,顶针组13随之提升而顶住塑件18,继续提升可将塑件18顶出后模板4。完成顶出动作后,顶针板组在复位弹簧11的作用下复位。整个脱模过程运行流畅,脱模效果好。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