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0257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卧式注塑机。



背景技术:

注塑机是借助螺杆(或柱塞)的推力,将已塑化好的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模冷却--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个循环。

合模装置是实现模具启闭动作及顶出制品的部件,直接影响成型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合模装置结构的改变,旨在实现高速、低能耗、低噪音和减轻重量,锁模力容易控制,维修方便,运行稳定和安全可靠,以提高机器的加工能力和效率。

现有的合模装置通常是直压式,即直接对模具进行施加压力的方式进行合模。然而,在合模后,需要保证模具的锁紧,所以,必须确保施加的压力足够,需要提供很大的压力才能将模具锁紧,为了提供较大的压力,注塑机往往需要装配大型的液压油缸,而大型液压油缸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产生过程中油量的消耗较大,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较高。因此,急需一种仅需较小的压力即可将模具锁紧的合模机构,以减少企业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注塑机,提供一种仅需较小的压力即可将模具锁紧的合模装置,减少合模装置的耗油量,具有减少企业生产成本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卧式注塑机,包括机座、承载于所述机座上的合模装置和注塑装置,所述合模装置包括:承载于所述机座上的后模板,所述后模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注塑装置射出的胶料进入所述合模装置内的注胶口;承载于所述机座上、可相对靠近或者相对远离所述后模板以分别实现合模和脱模的动模板;承载于所述机座上且位于所述动模板背离所述后模板一侧的前模板;设于所述后模板和所述前模板之间且贯穿于所述动模板的、供所述动模板滑移的若干根拉杆;以及,设于所述前模板和所述动模板之间的、以提供塑料成型所需锁模力的肘杆机构,所述肘杆机构包括:由固定于所述前模板上的液压油缸驱动的、沿所述拉杆轴向方向运动的推板;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前模板和所述动模板之间的至少两根二连杆;以及,设于所述推板和所述二连杆之间的、随所述推板的运动带动所述二连杆弯曲或者伸直、进而带动所述动模板沿所述拉杆方向做轴向运动的至少两块铰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模具施加压力进行合模时,液压油缸驱动推板沿拉杆轴向方向朝后模板一侧运动,推板通过位于推板上下两端的多块铰接板带动对应铰接的二连杆弯曲或者伸直,进而推动动模板沿着拉杆轴向方向朝向前模板一侧运动;在液压油缸和动模板之间通过推板和至少两根二连杆的结构设置,使二连杆作用在动模板上的驱动力与液压油缸作用在推板上的驱动力相比有一个力的放大作用,在提供相同大小锁模力的情况下降低了合模装置对液压油缸行程和驱动力的要求,可以使用较小型号的液压油缸,同时也减少了液压油缸运行过程的耗油量,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二连杆包括:一端铰接于所述前模板上、且中部与所述铰接板铰接的、随所述铰接板运动绕其在所述前模板上的铰接轴转动的第一连杆;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前模板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动模板铰接、随所述第一连杆的转动而带动所述动模板沿所述拉杆轴向方向运动的第二连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油缸驱动推板沿拉杆轴向方向运动,推板通过位于推板上下两端的铰接板带动第一连杆绕其在前模板上的铰接轴转动,进而带动铰接在第一连杆远离前模板一端和动模板之间的第二连杆沿拉杆轴向方向运动,实现了液压油缸通过肘杆机构推动动模板朝向前模板一侧运动,当动模板运动至与模具的分型面接触时,当动模板运动至与模具的分型面接触时,而二连杆尚未成一线排列,动模板将受到阻力的作用,当液压油缸为克服阻力而继续升压,使动模板和模具克服阻力,二连杆呈一线排列。此时,动模板因发生弹性形变而对模具实现锁紧,当二连杆伸直并对模具实现预紧后,即使液压油缸的压力卸去,只要二连杆保持原来形状,其预紧力是不会改变的,此时二连杆能实现自锁,由于二连杆自锁过程不需要耗费液压油,与直杆式合模装置要耗费液压油保持锁模力相比,进一步减少了液压油缸运行过程的耗油量,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前模板上设有位于所述肘杆机构两侧的两个固定滑座,每个所述固定滑座上均设有朝向所述肘杆机构方向延伸的挡板,每块所述挡板和所述前模板之间均设有导杆,所述推板两端设有套在所述导杆上的滑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板两端的滑套在固定滑座和前模板之间的导杆上滑动的方式,由于导杆对滑套运行轨迹的限制作用,使液压油缸驱动推板沿导杆轴向方向运动时不易发生偏移,增加了肘杆机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动模板上设有套在所述拉杆上的、用于防止所述动模板因各个位置受到的推力不一造成沿所述拉杆轴向方向运动时一侧发生偏移的限位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限位套增加了动模板套在拉杆上部分的长度,使动模板在拉杆上滑移时不易因各个位置受到的推力不一而出现向一侧偏移的问题,使动模板各个位置对模具锁模力保持一致,保证了塑料制品的生产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动模板朝向所述前模板一端还设有用于顶出所述动模板与所述前模板之间模腔压延冷却成型所得塑料制品的顶出油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动模板与后模板之间模腔内的塑料制品冷却成型后,顶出油缸驱动顶板和顶针运动对附在动模板上的塑料制品进行脱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机座上还设有用于罩住所述合模装置的外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壳可以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合模装置内,对合模装置有一定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合模装置运行过程产生的噪音对生产空间带来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外壳一侧设有在所述外壳上下两端滑槽上滑移的推拉门,所述推拉门上还设有方便推拉所述推拉门的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拉门的设置方便员工合模装置的内部的模具进行检查、清洗和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推拉门上还设有可视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视窗的设置便于观察外壳内合模装置的运行状况,方便及时发现合模装置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对模具施加压力进行合模时,液压油缸驱动肘杆机构沿拉杆轴向方向运动以推动动模板朝向前模板方向运动,对位于动模板和前模板之间的模具型腔内的模具施加锁模力,在液压油缸和动模板之间设置有肘杆机构,与液压油缸直接推动动模板相比,由于肘杆机构对液压油缸驱动力有一个放大作用,在提供相同大小锁模力的情况下降低了合模装置对液压油缸行程和驱动力的要求,可以使用较小型号的液压油缸,同时也减少了液压油缸运行过程的耗油量,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仅需提供的压力的液压油缸即可将模具锁紧的合模装置,减少合模装置的耗油量,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合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座;2、合模装置;21、后模板;211、注胶口;22、动模板;221、限位套;23、前模板;24、拉杆;25、液压油缸;26、肘杆机构;261、推板;262、铰接板;263、铰接轴;264、第一连杆;265、第二连杆;266、滑套;27、固定滑座;28、挡板;29、导杆;3、注塑装置;4、顶出油缸;5、外壳;6、推拉门;7、把手;8、可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卧式注塑机,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座1、承载于机座1上的合模装置2和注塑装置3。

机座1上还安装有用于罩住合模装置2的外壳5,外壳5可以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合模装置2内,对合模装置2有一定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合模装置2运行过程产生的噪音对生产空间带来的影响。

外壳5一侧安装有在外壳5上下两端的滑槽上滑移的推拉门6,推拉门6上还固定有方便推拉所述推拉门6的把手7,推拉门6的设置方便员工合模装置2的内部的模具进行检查、清洗和更换。

推拉门6上还设置有可视窗8,可视窗8的设置便于观察外壳5内合模装置2的运行状况,方便及时发现合模装置2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处理。

如图2所示,合模装置2包括:固定安装于机座1上的后模板21,后模板21上开设有供注塑装置3射出的胶料进入合模装置2内的注胶口211;设置在机座1上且位于后模板21一侧的、可相对靠近或者相对远离后模板21以分别实现合模和脱模的动模板22;固定安装于机座1上且位于动模板22背离后模板21一侧的前模板23;设置于后模板21和前模板23之间且贯穿于动模板22四角的、供动模板22沿其轴向方向滑移的四根拉杆24;以及,铰接固定于前模板23和动模板22之间的、由液压油缸25驱动并带动动模板22沿拉杆24轴向方向运动、以提供塑料成型所需锁模力的肘杆机构26。肘杆机构26对液压油缸25驱动力有一个放大作用,在提供相同大小锁模力的情况下降低了合模装置2对液压油缸25行程和驱动力的要求,可以使用较小型号的液压油缸25,同时也减少了液压油缸25运行过程的耗油量,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肘杆机构26包括:位于前模板23和动模板22之间且由固定于前模板23上的液压油缸25推动的、沿拉杆24轴向方向运动的推板261;两端分别铰接于前模板23和动模板22上下两端之间的四根二连杆,二连杆包括:一端铰接于前模板23上、且中部与对应的铰接板262铰接的、随铰接板262运动绕其在前模板23上的铰接轴263转动的第一连杆264;以及,一端与第一连杆264远离前模板23一端铰接、另一端与动模板22铰接、随第一连杆264的转动而带动动模板22沿拉杆24轴向方向运动的第二连杆265,以及,分别铰接于推板261和四根二连杆之间的、随推板261的运动带动四根二连杆弯曲或者伸直、进而带动动模板22沿拉杆24方向做轴向运动的四块铰接板262。

液压油缸25驱动推板261沿拉杆24轴向方向运动,推板261通过位于推板261上下两端的四块铰接板262带动第一连杆264绕其在前模板23上的铰接轴263转动,进而带动铰接在第一连杆264和动模板22之间的第二连杆265沿拉杆24轴向方向运动,实现了液压油缸25通过肘杆机构26推动动模板22朝向前模板23一侧运动,当动模板22运动至与模具的分型面接触时,此时二连杆尚未成一线排列,动模板22将受到阻力的作用,液压油缸25为克服阻力而继续升压,使动模板22和模具克服阻力,二连杆呈一线排列。此时,动模板22因发生弹性形变而对模具实现锁紧,当二连杆伸直并对模具实现预紧后,即使液压油缸25的压力卸去,只要二连杆保持原来形状,其预紧力是不会改变的,此时二连杆能实现自锁,由于二连杆自锁过程不需要耗费液压油,降低的企业的生产成本。

前模板23朝向动模板22一侧的中间位置上一体成型有位于推板261两侧的两个固定滑座27,每个固定滑座27上均一体成型有朝向推板261方向延伸的挡板28,每块挡板28和前模板23之间均固定有导杆29,推板261靠近两个固定滑座27的两端一体成型有套在导杆29上的滑套266。推板261两端的滑套266在固定滑座27和前模板23之间的导杆29上滑动的方式,由于导杆29对滑套266运行轨迹的限制作用,使液压油缸25驱动推板261沿导杆29轴向方向运动时不易发生偏移,增加了推板261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动模板22朝向前模板23一侧的四角上一体成型有套在拉杆24上的四个限位套221,限位套221用于防止出现动模板22因各个位置受到的推力不一造成动模板22在四根拉杆24上滑移距离不同的现象,由于限位套221增加了动模板22套在拉杆24上部分的长度,使动模板22在拉杆24上滑移时不易出现因各个位置受到的推力不一而向一侧偏移的问题,使动模板22各个位置对模具锁模力保持一致,保证了塑料制品的生产质量。

动模板22朝向前模板23一端还安装有用于顶出动模板22与后模板21之间模腔压延冷却成型所得塑料制品的顶出油缸4。在动模板22与后模板21之间模腔内的塑料制品冷却成型后,顶出油缸4驱动顶板和顶针运动对附在动模板22上的塑料制品进行脱模。

工作过程与原理:在对模具施加压力进行合模时,液压油缸25驱动肘杆机构26沿拉杆24轴向方向运动以推动动模板22朝向前模板23方向运动,对位于动模板22和前模板23之间的模具型腔内的模具施加锁模力,在液压油缸25和动模板22之间设置有肘杆机构26,与液压油缸25直接推动动模板22相比,由于肘杆机构26对液压油缸25驱动力有一个放大作用,在提供相同大小锁模力的情况下降低了合模装置2对液压油缸25行程和驱动力的要求,可以使用较小型号的液压油缸25,同时也减少了液压油缸25运行过程的耗油量,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