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阀球芯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7124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阀球芯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阀球芯注塑模具,属于球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球阀问世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工艺及产品结构的不断改进,在短短的40年时间里,已迅速发展成为一种主要的阀类。在西方工业发达的国家,球阀的使用正在逐年不断的上升。在我国,球阀被广泛的应用在石油炼制、长输管线、化工、造纸、制药、水利、电力、市政、钢铁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具有旋转90度的动作,旋塞体为球体,有圆形通孔或通道通过其轴线。

球阀在管路中主要用来做切断、分配和改变介质的流动方向,它只需要用旋转90度的操作和很小的转动力矩就能关闭严密。球芯作为球阀的核心部件,其精度直接影响了球阀的切断效果。目前球芯在生产过程中大都采用的是注塑模成型的方法,但是存在着上下模固定繁琐,且脱模不便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球阀球芯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的上下模通过永磁块和电磁块固定在一起,脱模时只需将电磁块断电即可快速脱模。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球阀球芯注塑模具,其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设有四个,所述下模设有一个,其上端设有四个与所述上模相对应的上模槽,所述上模盖在对应的上模槽内,所述上模槽的四个角处各设有一个弹簧,所述上模盖在四个所述弹簧上,所述上模的内部设有一个上柱,所述下模的四个所述上模槽内均设有一个下柱,所述上模盖在对应的上模槽时,所述上柱与所述下柱相接触,所述上柱内设有永磁块,所述下柱内设有电磁块,所述电磁块通过连接线连接到外部的电控装置,所述上模和所述上模槽之间的镂空区域为成型腔。

每个所述上模的上端均开有两个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底部设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与所述成型腔相连通。

所述进料孔设置在所述上柱的左右两边。

所述上柱与所述下柱均设置在所述成型腔的内部。

所述上模槽的四个角处各设有一个弹簧槽,所述弹簧连接在所述弹簧槽的内部,且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露出所述弹簧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球阀球芯注塑模具是上下模通过永磁块和电磁块固定在一起,脱模时只需将电磁块断电即可快速脱模;

2、本实用新型一种球阀球芯注塑模具的上模槽的四个角处各设有一个弹簧,上模盖在四个弹簧上,在电磁块断电时,永磁块和电磁块失去吸力,弹簧能够将上模迅速弹起;

3、本实用新型一种球阀球芯注塑模具的下模上设有四个上模槽,上模为单个分开设置,上模可根据冷却成型时间先后单独脱模,灵活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球阀球芯注塑模具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球阀球芯注塑模具的下模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球阀球芯注塑模具的上模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球阀球芯注塑模具的上模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上模,2为下模,3为上模槽,4为弹簧,5为上柱,6为下柱,7为永磁块,8为电磁块,9为连接线,10为成型腔,11为进料斗,12为进料孔,13为弹簧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4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实用新型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一种球阀球芯注塑模具,其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设有四个,下模2设有一个,其上端设有四个与上模1相对应的上模槽3,上模1盖在对应的上模槽3内,上模槽3的四个角处各设有一个弹簧4,上模1盖在四个弹簧4上,上模1的内部设有一个上柱5,下模2的四个上模槽3内均设有一个下柱6,上模1盖在对应的上模槽3时,上柱5与下柱6相接触,上柱5内设有永磁块7,下柱6内设有电磁块8,电磁块8通过连接线9连接到外部的电控装置,上模1和上模槽3之间的镂空区域为成型腔10。

每个上模1的上端均开有两个进料斗11,进料斗11的底部设有进料孔12,进料孔12与成型腔10相连通。

进料孔12设置在上柱5的左右两边。

上柱5与下柱6均设置在成型腔10的内部。

上模槽3的四个角处各设有一个弹簧槽13,弹簧4连接在弹簧槽13的内部,且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露出弹簧槽13。

运行时,将上模1盖在上模槽3内,按住,并开启外部的电控装置对电磁块8进行通电,电磁块8与永磁块7使得上柱5与下柱6紧紧吸住,上模1稳定在上模槽3内,此时,弹簧4被按在弹簧槽13内,将物料倒入进料斗11内,物料从进料孔12进入成型腔10进行成型,成型后,通过外部的电控装置对电磁块8断电,电磁块8与永磁块7之间失去吸力,弹簧4弹出弹簧槽13外,并将上模1弹起,外部的电控装置对电磁块8断电与通电过程为现有公知技术,外部的电控装置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尽管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