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水循环功能的发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3860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苯乙烯保温板的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水循环功能的发泡机。



背景技术:

聚苯乙烯树脂,又称挤塑式聚苯乙烯保温板,是经由特殊工艺连续挤出发泡成型的硬质泡沫保温板材。已被广泛应用于墙体保温,平面混凝土屋顶及钢结构屋顶的保温、低温储藏、地面、泊车平台、机场跑道、高速公路等领域的防潮保温及控制地面膨胀等方面。

预发泡环节是聚苯乙烯保温板生产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影响整个产品质量的环节,发泡技术的控制直接影响泡沫的粒径大小,如果泡沫粒径不均匀,造成成型后力学性能差,保温效果差,因此好的发泡设备是整个生产工艺的关键。

发泡机中所需的水一般是通过蒸汽发生装置形成水蒸气后,通过管道进入发泡机进行发泡。而水蒸气经过发泡机后,在传统工业上一般为直接接入蓄水池,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直接将废水排出,造成大量能量以及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发泡机中的水蒸气需要不断的更新并保持作业程序所需的温度,故而需要向制备发泡产品的蒸汽发生装置内不断将水形成水蒸气,不断加热常温的水,损耗更多燃料且耗时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发泡机直接接入蓄水池的现象,导致能量以及水资源的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水循环功能的发泡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水循环功能的发泡机,包括用于发泡的筒体、设置在筒体顶壁的进料口和设置在筒体底部的出料口,设置在筒体底壁上的蒸汽进口以及设置在筒体顶部的蒸汽出口,所述筒体内设置有隔料板,所述隔料板上设置有气孔,所述筒体处于隔料板的上部处设置有搅拌装置;还包括蒸汽发生装置、保温箱以及过滤罐,所述蒸汽进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蒸汽发生装置的出料口,所述第一管道上依次连接有阀门、压力表和蒸汽减压阀,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的进料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保温箱的出料口,所述第二管道上连接有引流泵,所述保温箱的进料口通过第三管道连接过滤罐的出料口,所述过滤罐的进料口通过第四管道连接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上设置有气体缓冲阀,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使待发泡的原料通过进料口进入筒体的内部,水蒸气从蒸汽进口进入筒体内部,在搅拌装置的作用下,待发泡的原料在筒体内部发泡为均匀的颗粒,由于水蒸气的不断通入,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大于一定值时,气体缓冲阀自动打开,水蒸气通过蒸汽出口溢出,通过第四管道,流入过滤罐中滤除水蒸气中固体小颗粒,再从过滤罐的出料口流出,通过第三管道流入保温箱,和保温箱中的水混合,能量交换后冷凝成液态的高温水,高温水通过引流泵流入蒸汽发生装置,在蒸汽发生装置中汽化为水蒸气流入筒体内进行发泡;通过采用过滤罐能够滤除水蒸气中的固体杂质,避免了再次发泡时对原料的污染;通过采用保温箱,使溢出的水蒸气的热量传递给待加热的液体水,实现的能量的再次利用,避免了能量的损失;通过在第一管道上设置阀门、压力表和蒸汽减压阀,可以使水蒸气匀速的进入筒体内部,保证待发泡原料颗粒的均匀;通过采用压力传感器和气体缓冲阀,避免筒体内部压力过大;通过采用隔料板使待发泡的原料处于隔料板的上部,使隔料板和筒体的底壁形成蒸汽储存室,通过隔料板上的气孔使水蒸气散到待发泡的物料上,使物料充分的发泡。

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蜗轮、蜗杆、转轴和搅拌浆,所述转轴延伸到筒体外部的一端套设有蜗轮,所述电机驱动蜗杆转动,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以驱动蜗轮及转轴转动,所述转轴上对称设置有3~5个搅拌浆。通过采用电机驱动蜗杆转动,来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来带动转轴的转动,转轴的转动带动搅拌桨的转动。

优选地,所述过滤罐内设置有过滤器,过滤器内设置有滤芯。通过过滤器内设置的滤芯来滤除水蒸气中的杂质。

优选地,所述保温箱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通过设置在保温箱中的电加热丝为保温箱中的液体水加热,便于液态水下一步的蒸汽化。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采用过滤罐能够滤除水蒸气中的固体杂质,避免了再次发泡时对原料的污染;

2.通过采用保温箱,使溢出的水蒸气的热量传递给待加热的液体水,实现的能量的再次利用,避免了能量的损失;

3.通过在第一管道上设置阀门、压力表和蒸汽减压阀,可以使水蒸气匀速的进入筒体内部,保证待发泡原料颗粒的均匀;

4.通过采用隔料板使待发泡的原料处于隔料板的上部,使隔料板和筒体的底壁形成蒸汽储存室,通过隔料板上的气孔使水蒸气散到待发泡的物料上,使物料充分的发泡;

5.通过采用电机驱动蜗杆转动,来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来带动转轴的转动,转轴的转动带动搅拌桨的转动;

6.通过设置在保温箱中的电加热丝为保温箱中的液体水加热,便于液态水下一步的蒸汽化。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筒体,2-进料口,3-出料口,4-蒸汽发生装置,5-保温箱,6-过滤罐,7- 蒸汽进口,8-蒸汽出口,9-隔料板,10-搅拌装置,11-第一管道,12-汽发生装置的出料口, 13-阀门,14-压力表,15-蒸汽减压阀,16-蒸汽发生装置的进料口,17-第二管道,18-保温箱的出料口,19-引流泵,20-保温箱的进料口,21-第三管道,22-过滤罐的出料口,23-过滤罐的进料口,24-第四管道,25-气体缓冲阀,26-气孔,27-电机,28-蜗轮,29-蜗杆,30-转轴,31-搅拌浆,32-滤芯,33-电加热丝,34-压力传感器,35-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水循环功能的发泡机,包括用于发泡的筒体1、设置在筒体1顶壁的进料口2和设置在筒体1底部的出料口3,设置在筒体1底壁上的蒸汽进口7以及设置在筒体1顶部的蒸汽出口8,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隔料板9,所述隔料板9上设置有气孔26,所述筒体1处于隔料板9的上部处设置有搅拌装置10;还包括蒸汽发生装置4、保温箱5以及过滤罐6,所述蒸汽进口7通过第一管道11连接蒸汽发生装置的出料口12,所述第一管道11上依次连接有阀门13、压力表14和蒸汽减压阀15,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的进料口16通过第二管道17连接保温箱的出料口18,所述第二管道17上连接有引流泵19,所述保温箱的进料口20通过第三管道21连接过滤罐的出料口22,所述过滤罐的进料口23通过第四管道24连接蒸汽出口8,所述蒸汽出口8上设置有气体缓冲阀 25,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4。

使待发泡的原料通过进料口2进入筒体1的内部,水蒸气从蒸汽进口7进入筒体1内部,在搅拌装置10的作用下,待发泡的原料在筒体1内部发泡为均匀的颗粒,由于水蒸气的不断通入,当压力传感器34检测到压力大于一定值时,气体缓冲阀25自动打开,水蒸气通过蒸汽出口8溢出,通过第四管道24,流入过滤罐6中滤除水蒸气中固体小颗粒,再从过滤罐的出料口22流出,通过第三管道21流入保温箱5,和保温箱5中的水混合,能量交换后冷凝成液态的高温水,高温水通过引流泵19流入蒸汽发生装置4,在蒸汽发生装置 4中汽化为水蒸气流入筒体4内进行发泡;通过采用过滤罐6能够滤除水蒸气中的固体杂质,避免了再次发泡时对原料的污染;通过采用保温箱18,使溢出的水蒸气的热量传递给待加热的液体水,实现的能量的再次利用,避免了能量的损失;通过在第一管道11上设置阀门 13、压力表14和蒸汽减压阀15,可以使水蒸气匀速的进入筒体1内部,保证待发泡原料颗粒的均匀;通过采用压力传感器34和气体缓冲阀25,避免筒体1内部压力过大;通过采用隔料板9使待发泡的原料处于隔料板9的上部,使隔料板9和筒体1的底壁形成蒸汽储存室,通过隔料板9上的气孔26使水蒸气散到待发泡的物料上,使物料充分的发泡。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搅拌装置10包括电机27、蜗轮28、蜗杆29、转轴30和搅拌浆31,所述转轴30延伸到筒体1外部的一端套设有蜗轮28,所述电机27驱动蜗杆29 转动,所述蜗轮28与蜗杆29啮合以驱动蜗轮28及转轴30转动,所述转轴30上对称设置有3~5个搅拌浆31。通过采用电机27驱动蜗杆29转动,来带动蜗轮28转动,蜗轮28转动来带动转轴30的转动,转轴30的转动带动搅拌桨31的转动。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过滤罐6内设置有过过滤器35,过滤器35内设置有滤芯 32。通过过滤器35内设置有滤芯32来滤除水蒸气中的杂质。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保温箱5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33。通过设置在保温箱5中的电加热丝33为保温箱5中的液体水加热,便于液态水下一步的蒸汽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