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V带纤线胶浆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3861发布日期:2018-06-30 02:5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橡胶V带纤线胶浆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橡胶V带加工设备,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橡胶V带纤线胶浆槽。



背景技术:

带传送是机械传动重要的传动形式之一,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机械设备精密化、轻量化、功能化和个性化的要求,传动形式越来越多,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橡胶V带的加工工艺中,需要在在气涨成型机中进行纤线操作,以增加橡胶V带的拉伸强度,为了使丝线可以更好的贴合在橡胶V带上,需要在纤线工艺之前把丝线穿过胶浆槽内使表面浸润胶浆,但是丝线穿过胶浆槽后,表面会附带胶浆液滴,造成丝线表面胶浆不均匀,且浸润的胶浆量无法控制,无法适用于多种直径丝线的浸润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橡胶V带纤线胶浆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橡胶V带纤线胶浆槽,包括安装架和胶浆槽,胶浆槽安装在安装架上,胶浆槽的两侧分别设有进线口和出线口,所述出线口处连接有出线筒,所述出线筒上安装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压线头和挤压套筒,所述压线头内部设有出线通道,所述压线头固定连接在出线筒上,所述出线通道与出线口连通,所述压线头靠近出线筒的一侧设有挤压斜面,背向出线筒的一侧设有若干挤压通槽,所述挤压通槽沿压线头的轴向向挤压斜面延伸,所述挤压套筒套设在出线筒上,滑移配合,所述挤压套筒抵接在挤压斜面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在胶浆槽的出线口处安装有出线筒,通过滑移挤压套筒,使挤压套筒挤压压线头的挤压斜面,使压线头压线头前端的挤压通槽收缩,降低出线通道的内径,出线通道压迫浸润过胶浆的丝线,刮出丝线上多余的胶浆,并可以通过改变出现通道的内径,实现对丝线上浸润的胶浆量进行调节,是纤线工艺中的丝线更加均匀,保证产品的品质。

优选的,所述出线筒的外壁上套设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与出线筒螺纹配合,所述调节螺母抵触在挤压套筒背向压线头的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调节螺母,可以实现挤压套筒在出线筒上的滑动,实现自锁,并可以使挤压套筒对压线头保持恒定的压力,使丝线上浸润的胶浆量更均匀。

优选的,所述挤压套筒朝向挤压斜面的一侧设有导震斜面,所述导震斜面抵触在挤压斜面上,凹凸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震斜面的设置,是挤压套筒与挤压斜面的接触为面基础,滑移挤压的过程更加顺利,同时避免线接触造成的压强过大,出现局部形变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包括安装板和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连接在胶浆槽上,另一端安装在安装板上,滑移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杆实现了胶浆槽在安装板上的水平方向上的调节和高度的调节,方便丝线从胶浆槽内拉出后连接在气涨成型机的连接,避免出现高度差异而造成丝线与压线头单侧压力过大,造成丝线上胶浆不均匀。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上侧面上设有凸型槽,所述调节杆插接在凸型槽内,滑移配合,所述调节杆上套设有固定螺母和抵接螺母,所述固定螺母和抵接螺母分别与调节杆螺纹配合,所述固定螺母和抵接螺母分别地接在凸型槽的上下侧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型槽与调节杆的配合使用,实现了胶浆槽的在安装板上的滑移。

优选的,所述抵接螺母安装在凸型槽内,卡接在凸型槽的左右两侧上,所述抵接螺母的下侧壁上连接有抵接弹簧,所述抵接弹簧远离抵接螺母的一侧抵接在凸型槽的下侧侧壁上,滑移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抵接螺母卡接在凸型槽的左右两侧壁上,避免在转动固定螺母的过程中,抵接螺母同步转动,无法实现锁定的问题,同时抵接弹簧的设置,是抵接螺母可以始终保持在凸型槽的上侧,方便调节杆的安装和锁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橡胶V带纤线胶浆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挤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安装架;101、安装板;102、调节杆;2、胶浆槽;3、出线筒;4、压线头;5、挤压套筒;6、出线通道;7、挤压斜面;8、挤压通槽;9、调节螺母;10、导震斜面;11、凸型槽;12、固定螺母;13、抵接螺母;14、抵接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橡胶V带纤线胶浆槽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橡胶V带纤线胶浆槽,包括安装架1和胶浆槽2,胶浆槽2安装在安装架1上,胶浆槽2的两侧分别设有进线口和出线口,所述出线口处连接有出线筒3,所述出线筒3上安装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压线头4和挤压套筒5,所述压线头4内部设有出线通道6,所述压线头4固定连接在出线筒3上,所述出线通道6与出线口连通,所述压线头4靠近出线筒3的一侧设有挤压斜面7,背向出线筒3的一侧设有若干挤压通槽8,所述挤压通槽8沿压线头4的轴向向挤压斜面7延伸,所述挤压套筒5套设在出线筒3上,滑移配合,所述挤压套筒5抵接在挤压斜面7上。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线筒3的外壁上套设有调节螺母9,所述调节螺母9与出线筒3螺纹配合,所述调节螺母9抵触在挤压套筒5背向压线头4的一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挤压套筒5朝向挤压斜面7的一侧设有导震斜面10,所述导震斜面10抵触在挤压斜面7上,凹凸配合。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1包括安装板101和调节杆102,所述调节杆102的一端连接在胶浆槽2上,另一端安装在安装板101上,滑移配合。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101的上侧面上设有凸型槽11,所述调节杆102插接在凸型槽11内,滑移配合,所述调节杆102上套设有固定螺母12和抵接螺母13,所述固定螺母12和抵接螺母13分别与调节杆102螺纹配合,所述固定螺母12和抵接螺母13分别地接在凸型槽11的上下侧壁上。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螺母13安装在凸型槽11内,所述抵接螺母13呈长方体,所述抵接螺母13的个边长均小于凸型槽11的宽度,方便抵接螺母13的安装,且所述抵接螺母13的上水平方向上对角线长度大于凸型槽11的宽度,所述抵接螺母13的对角边分别抵触在凸型槽11的左右两侧壁,卡接在凸型槽11的左右两侧上,所述抵接螺母13的下侧壁上连接有抵接弹簧14,所述抵接弹簧14远离抵接螺母13的一侧抵接在凸型槽11的下侧侧壁上,滑移配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