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的汽车内饰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5110发布日期:2018-08-10 22:0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设备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减振的汽车内饰件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件大多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如PP纤维、PP发泡材料、PU发泡材料、PVC发泡材料、PET纤维等。随着汽车内饰件制备工艺的不断改进,工艺过程已经可以简化为加热、冷却、基材、加热、冷却、成品,为了进一步简化工艺过程,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的加工工艺,包括步骤:(1)叠加成的复合材料送入加热炉进行预热;(2)将预热后的复合材料进行裁片;(3)将裁片之后的复合材料送入电加热区加热;(4)将加热后的复合材料送入模具中与面饰贴合进行汽车内饰件压力成型。压力成型后的汽车内饰件需要将上模与下模脱离,如何使压模、脱模过程简易化,提高汽车内饰件的生产效率是模具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减振的汽车内饰件模具,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减振的汽车内饰件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底座,所述下模的上端设置有模具腔,所述上模的底部设置有与模具腔配合的凸块,所述下模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推顶孔,所述上模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推顶孔一一对应的第二推顶孔,所述第一推顶孔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推顶孔内设置有齿杆,所述齿杆为长方体状,所述齿杆的前侧面为齿面,所述齿杆的下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紧密配合的滑块,所述齿杆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二推顶孔的底部紧密接触,所述齿杆的前侧设置有与所述齿杆的齿面齿合的齿轮,所述齿轮连接沿横向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由下模的侧面延伸至外部并通过连接结构连接电机,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所述下模连接;

所述底座包括外座和内座,所述外座的内部开设有上方开口的倒置圆锥台状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倒置圆锥台状内座,所述内座的外侧面与所述空腔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弹性套件,所述弹性套件的顶面和底面均为凹面,并形成位于顶面的上环形凹槽和下环形凹槽,所述弹性套件的底面、内座的底面和所述外座内部的空腔的底面之间形成一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内设置有多组竖向的减振杆,每组所述减振杆包括固定设置于内座底部的上减振杆和固定设置于外座内部的空腔底部的下减震杆,每组所述减振杆的外侧缠绕有缓冲弹簧,所守护缓冲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上减振杆的上端,另一端连接于下减振杆的下端,且所述上减振杆与下减振杆之间存在间隙,所述上减振杆远离所述内座的端部设置有弹性垫片,所述下减振杆远离所述外座的端部也设置有弹性垫片,所述内座顶面低于所述外座的顶面,使外座内部的空腔的侧面与内座的顶面之间形成一卡接槽,所述下模紧密卡接于所述卡接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电机驱动轴端部的第一连接件和设置于转轴端部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为可拆卸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齿杆底部与第一推顶孔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缓冲垫。

更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垫为橡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电机的电机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外座的内部空腔内侧面与所述内座的外侧面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套件为不锈钢网状弹性套件。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套件为橡胶套件。

进一步地,所述上减振杆在所述内座的底部均匀分布,对应的所述下减振杆在所述外座的内部空腔的底部也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垫片为橡胶材料。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齿杆齿轮结合形成齿杆顶升机构,使汽车内饰件压制成型后,易于将上模和下模分开,并放入下一个汽车内饰件的压制材料,结合电机驱动,使汽车内饰件的生产过程简单化,可形成流水性作业,大大提高汽车内饰件的生产效率;底座设计为弹性套件设于内座的外侧面,并在内座底部形成缓冲腔,形成具有很好的减振效果的缓冲结构,同时,弹性套件的顶面和底面的凹面结构设计,以及内座底部与外座之间的减振杆缓冲结构设计,大大提高弹性套件的缓冲作用,使整个底座的减振效果大大提高,有效防止顶升机构在进行上升和下降活动时对模具造成的振动,降低因模具振动对汽车内饰件压制成型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减振的汽车内饰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注为:1上模,2下模,3凸块,4模具腔,5第一推顶孔,6第二推顶孔,7滑槽,8齿杆,9滑块,10连接杆,11顶板,12齿轮,13转轴,14 连接结构,141第一连接件,142第二连接件,15电机,16轴承,17驱动轴, 18缓冲垫,19电机支架,A底座,A1外座,A2内座,A3空腔,A4弹性套件,A5上环形凹槽,A6下环形凹槽,A7卡接槽,A8上减振杆,A9下减振杆,A10弹性垫片,A11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顶升机构的汽车内饰件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下模2的上端设置有模具腔4,所述上模1的底部设置有与模具腔4配合的凸块3,所述下模2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推顶孔5,所述上模1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推顶孔5一一对应的第二推顶孔6,所述第一推顶孔5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7,所述第一推顶孔5内设置有齿杆8,所述齿杆8为长方体状,所述齿杆8的前侧面为齿面,所述齿杆8的下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与所述滑槽7紧密配合的滑块9,所述齿杆8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顶端连接有顶板11,所述顶板11与所述第二推顶孔6的底部紧密接触,所述齿杆8的前侧设置有与所述齿杆8的齿面齿合的齿轮12,所述齿轮12连接沿横向连接有转轴 13,所述转轴13由下模2的侧面延伸至外部并通过连接结构14连接电机15,所述转轴13通过轴承16与所述下模2连接;

所述底座A包括外座A1和内座A2,所述外座A1的内部开设有上方开口的倒置圆锥台状空腔A3,所述空腔A3内设置有倒置圆锥台状内座A2,所述内座 A2的外侧面与所述空腔A3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弹性套件A4,所述弹性套件A4 的顶面和底面均为凹面,并形成位于顶面的上环形凹槽A5和下环形凹槽A6,所述弹性套件A4的底面、内座A2的底面和所述外座A1内部的空腔A3的底面之间形成一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内设置有多组竖向的减振杆,每组所述减振杆包括固定设置于内座A2底部的上减振杆A8和固定设置于外座A1内部的空腔A3底部的下减震杆A9,每组所述减振杆的外侧缠绕有缓冲弹簧A11,所述缓冲弹簧A1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上减振杆A8的上端,另一端连接于下减振杆A9的下端,且所述上减振杆A8与下减振杆A9之间存在间隙,所述上减振杆A8远离所述内座A2的端部设置有弹性垫片A10,所述下减振杆A9远离所述外座A1的端部也设置有弹性垫片A10,所述内座A2顶面低于所述外座A1的顶面,使外座A1内部的空腔 A3的侧面与内座A2的顶面之间形成一卡接槽A7,所述下模2紧密卡接于所述卡接槽A7内。

作为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14包括设置于电机15驱动轴17端部的第一连接件141和设置于转轴13端部的第二连接件142,所述第一连接件141和第二连接件142之间为可拆卸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所述齿杆8底部与第一推顶孔5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缓冲垫18。所述缓冲垫18优选为橡胶垫。缓冲垫18的设置可减少齿杆8和下模块2的碰撞,降低磨损。

通过电机15驱动转轴13转动,带动齿轮12转动,通过齿轮12和齿杆8的齿合从而带动齿杆8的升降活动,从而在汽车内饰件压制成型后实现上模1的顶升活动,实现上模1和下模2的顺利脱模,并放入下一个汽车内饰件的压制材料。所述齿杆8上的滑块9和滑槽7的配合,可使齿杆8的升降更加平稳。

作为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电机15的电机支架19。

作为优选地,所述外座A2内部空腔A3内侧面与所述内座A1的外侧面平行。

作为优选地,所述弹性套件A4为不锈钢网状弹性套件或橡胶套件。

作为优选地,所述上减振杆A8在所述内座A2的底部均匀分布,对应的所述下减振杆A9在所述外座A1空腔A3的底部也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地,所述弹性垫片A10为橡胶材料。

本实用新型通过齿杆齿轮结合形成齿杆顶升机构,使汽车内饰件压制成型后,易于将上模和下模分开,并放入下一个汽车内饰件的压制材料,结合电机驱动,使汽车内饰件的生产过程简易化,可形成流水性作业,大大提高汽车内饰件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底座的弹性套件件紧密套设于内座和外座之间,并在内座底部形成缓冲腔,形成具有很好的减振效果的缓冲结构,同时,弹性套件的顶面和底面的凹面结构设计,以及内座底部与外座之间的减振杆缓冲结构设计大大提高弹性套件的缓冲作用,使整个底座的减振效果大大提高,降低因模具振动对汽车内饰件压制成型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汽车内饰件的生产过程简易化,可形成流水性作业,大大提高汽车内饰件的生产效率,同时底座的结构设计具有相当好的减振效果,降低因模具振动对汽车内饰件压制成型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