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尼龙切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7800发布日期:2018-06-19 20:54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粒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尼龙切粒机。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增强尼龙,是在尼龙树脂中加入一定量的玻璃纤维进行增强得到的塑料。与纯尼龙相比,其机械强度、刚性、耐热性,耐蠕变性和耐疲劳强度均有大幅度提高,因此其被广泛用于宇航、汽车、机械、化下等领域制造耐热受力结构塑料零部件。

在改性塑料生产工艺中,需要对由挤出机熔融挤出的物料进行拉条、冷却、切粒。在切粒过程中一般使用切粒机,切粒机是一种能够把一定宽度和厚度的片材或线材切成粒料的专用设备,一般切粒机由机架、电动机、传动装置、牵引辊、压料辊、动刀和定刀等零部件组成。

现有技术中,压料辊为橡胶材质的胶辊,所用橡胶种类通常为聚氨酯橡胶、硅橡胶或丁腈橡胶,在生产一般改性塑料过程中,胶辊因为具有很好的粘弹性和外表黏度,可确保胶辊在切粒过程中保持杰出的料条运送作用。然而,在处理玻璃纤维增强尼龙这种具有较高机械强度、粗糙表面的料条时,胶辊在连续长时间切粒过程中,由高速摩擦而产生大量热,热量不能及时散出便会使胶辊的温度急剧升高,从而导致胶辊发生橡胶软化、破碎、脱落等问题。如果橡胶和芯轴粘结不是很牢固,甚至会出现脱胶的现象,胶辊长时间的磨损也会使胶辊变形,从而影响胶辊与料条的贴合度。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玻璃纤维增强尼龙切粒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尼龙切粒机,避免压料辊长时间工作后出现橡胶软化、破碎和脱落等现象,从而节约更换破损胶辊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尼龙切粒机,包括:机架和电机;压料辊,所述压料辊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压料辊可绕着其自身的轴线旋转且所述压料辊为不锈钢压料辊;下压装置,所述下压装置包括:压杆和提拉弹簧,所述压杆的中间位置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压杆的第一端压在所述压料辊的转轴上,所述压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提拉弹簧的第一端,所述提拉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提拉弹簧始终处于预设的拉伸状态;牵引辊,所述牵引辊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牵引辊与压料辊之间夹有料条;动刀和定刀,所述动刀和定刀相互配合切碎所述料条,所述动刀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定刀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动刀和定刀位于所述压料辊和牵引辊的前方,所述前方为所述料条前进方向的前方。

上述结构中,将现有技术中的压料辊使用的胶辊替换成不锈钢压料辊,且通过设置配合使用的下压装置为不锈钢压料辊提供向下压的力,使得压料辊与牵引辊之间具有一定的压紧力。通过采用不锈钢材质代替橡胶材质制作压料辊,避免了压料辊长时间工作导致压料辊出现橡胶软化、破碎和脱落等现象,节约了更换压料辊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由于玻璃纤维增强尼龙具有机械强度强和表面粗糙的性质,因此,不锈钢压料辊不会对料条的表面形成很深的压痕,保证了料条外观的美观。

优选地,所述压料辊的外圆表面设有螺旋凹槽。

上述结构中,通过在压料辊的外圆表面设置螺旋凹槽能够增加压料辊外圆表面与料条表面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压料辊与料条接触时产生打滑。

优选地,所述压杆的第二端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提拉弹簧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中间位置与所述压杆的第二端连接,且所述连接杆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压杆的轴线;所述提拉弹簧为两根,所述提拉弹簧的第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杆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牵引辊和动刀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为链条传动、皮带传动或者齿轮传动。

优选地,所述牵引辊为不锈钢牵引辊。

优选地,所述牵引辊的外圆表面设有两条相交的螺纹凹槽,两条所述螺纹凹槽在所述牵引辊的外圆表面形成菱纹。

上述结构中,在牵引辊上设有菱纹,增加了牵引辊的外圆表面与料条表面的摩擦力,避免牵引辊的外圆表面与料条表面打滑,从而避免无法将料条送入后续定刀和动刀处进行切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尼龙切粒机,能够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将压料辊的材料从橡胶改变为不锈钢,并在压料辊的上方设置下压装置,将压料辊压在料条上,避免现有技术中采用的胶辊在长时间工作后出现橡胶软化、破碎和脱落等现象,不锈钢压料辊不容易损坏,节约了更换压料辊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玻璃纤维增强尼龙切粒机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纤维增强尼龙切粒机的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机架,2-压料辊,3-牵引辊,4-定刀,5-动刀,6-压杆,7-提拉弹簧,8-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尼龙切粒机的具体实施方式,该玻璃纤维增强尼龙切粒机包括:机架1和电机,电机设置在机架1上,还包括压料辊2、牵引辊3、两套下压装置、动刀5和定刀4。

压料辊2中间设有一根转轴,该转轴与机架1固定连接,压料辊2可以绕着转轴的轴线转动,压料辊2由不锈钢材料制成。避免长时间使用后,出现橡胶软化、破碎和脱落等现象,节约了更换压料辊2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牵引辊3与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牵引辊3的动力输入端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电机带动牵引辊3绕着其自身的轴线旋转,压料辊2与牵引辊3之间夹有料条,电机通过驱动牵引辊3转动,带动料条前进。本实施例中,牵引辊3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动刀5和定刀4设置在机架1上,动刀5与机架1转动连接,定刀4与机架1固定连接,动刀5的动力输入轴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电机带动动刀5高速转动,从而动刀5与定刀4配合,将进入齿隙的料条切断成一定长度的粒子。动刀5和定刀4位于牵引辊3和压料辊2的前方,该前方为料条前进方向的前方。

其中,如图1所示,每套下压装置包括压杆6和提拉弹簧7,压杆6的中间位置与机架1铰接,压杆6的第一端(图1中压杆6的下端)压在压料辊2的转轴的端部,压杆6的第一端对转轴的端部施加一个向下的力,两套下压装置的压杆6的第一端分别压在压料辊2的转轴的两端。压杆6的第二端固接有提拉弹簧7的第一端(图1中的提拉弹簧7的下端),提拉弹簧7的第二端(图1中的提拉弹簧7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提拉弹簧7始终位于预设的拉伸状态,通过提拉弹簧7的回复力,使得压杆6的第一端对压料辊2的转轴的端部有一个向下的力,从而使得压料辊2压紧在料条上。提拉弹簧7处于预设的拉伸状态时的回复力只要保证能够使得压料辊2与牵引辊3之间具有压紧力而又不至于相互卡死即可,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当然了,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也可以通过链条传动、皮带传动或者齿轮传动等传动结构与动刀5的动力输入端和牵引辊3的动力输入端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下压装置也可以是气压推杆,其一端连接在机架1上,另一端抵住压料辊2的转轴的端部,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不锈钢制造压料辊2代替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胶辊,避免了压料辊2长时间工作导致的压料辊2出现橡胶软化、破碎和脱落等现象,节约了更换压料辊2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2的压料辊2的外圆表面上设有螺旋凹槽,当压料辊2压在料条上时,增加了压料辊2与料条之间摩擦系数,从而增加了摩擦力,避免压料辊2与料条之间产生打滑的现象。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实施例3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实施例3的压杆6的第二端连接杆8与提拉弹簧7连接,连接杆8的中间位置与压杆6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且连接杆8垂直于压杆6设置。提拉弹簧7为两根,分别设置在连接杆8的两端,共同将压杆6的第二端拉起。

通过多设置一根提拉弹簧7,能够提供更加稳定的提拉力,避免压料辊2在工作状态时,由于压杆6的压力不足而产生抖动。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实施例4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实施例4的牵引辊3的外圆表面上设有两条相交的螺纹凹槽,两条螺纹凹槽在牵引辊3的外圆表面形成菱纹,增加了牵引辊3的表面的摩擦系数,从而防止牵引辊3与料条发生打滑的现象。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