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4931发布日期:2018-08-10 21:5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板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型机。



背景技术:

在保温板制造时,需要将原料依次注入模具中进行定型,目前,这些工作均由人手工完成,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等等方面很难精确控制并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保温板制造工艺中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可控性差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定型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定型机,用于保温板的生产,其特点在于,所述定型机包括:机架和多个放置板;

多个所述放置板沿所述机架的高度方向间隔设于所述机架内;

所述放置板中设有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加热所述放置板。

较佳地,所述加热模块为热媒管路,所述热媒管路穿设于所述放置板内。

较佳地,所述定型机还包括热媒供给回收系统,所述热媒供给回收系统包括:多个热媒输入管和多个热媒回收管,每一所述热媒输入管和所述热媒回收管对应于一个所述放置板设置,且分别连接于所述放置板的两端,并与所述放置板内的热媒管路连通;所述热媒回收管用于回收所述热媒管路中的热媒并将所述热媒供应到所述热媒输入管。

较佳地,所述热媒供给回收系统还包括热媒输入集合管和热媒回收集合管,多个所述热媒输入管远离所述放置板的一端均与所述热媒输入集合管连通,多个所述热媒回收管相远离所述放置板的一端均与所述热媒回收集合管连通。

较佳地,所述热媒供给回收系统还包括热媒输出总管和热媒回收总管,所述热媒输出总管与所述热媒输入集合管连通,所述热媒回收总管与所述热媒回收集合管连通;

所述热媒回收总管设有回收阀。

较佳地,所述热媒供给回收系统的热媒为液体油或蒸汽。

较佳地,所述加热模块为电热管,所述电热管穿设于所述放置板内。

较佳地,所述电热管为S形结构。

较佳地,所述定型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热管电连接。

较佳地,所述定型机还包括顶板和加压系统;

所述顶板固定于所述机架并设置于最顶端的所述放置板的上方;

所述加压系统用于沿所述机架的高度方向朝向所述顶板依次推动多个所述放置板。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定型机通过在放置板中设置加热模块,使定型机同时对分别放置在多个放置板上的待定型的保温板进行均匀加温,不仅保证了成品保温板的加工质量,同时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定型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定型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定型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定型机工作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定型机的高区限位承台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定型机的高区限位承台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定型机的低区限位承台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定型机的低区限位承台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定型机的第八层放置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定型机的第一层放置板的延伸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定型机的第二层放置板的延伸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定型机的第三层放置板的延伸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定型机的第四层放置板的延伸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定型机的第五层放置板的延伸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定型机的第六层放置板的延伸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定型机的第七层放置板的延伸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定型机的第八层放置板的延伸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定型机的第八层放置板与内热媒管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定型机的顶板与内热媒管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机架10

支撑部11

立柱111

横梁12

顶板21

放置板30

第一层放置板31

第一层放置板的延伸部311

第二层放置板32

第二层放置板的延伸部321

第三层放置板33

第三层放置板的延伸部331

第四层放置板34

第四层放置板的延伸部341

第五层放置板35

第五层放置板的延伸部351

第六层放置板36

第六层放置板的延伸部361

第七层放置板37

第七层放置板的延伸部371

第八层放置板38

第八层放置板的延伸部381

底板22

升降平台51

工作杆52

油缸53

液压泵54

高区限位承台61

低区限位承台62

热媒管路70

热媒输出总管81

热媒输入集合管82

热媒输入管83

热媒回收管84

热媒回收集合管85

热媒回收总管86

输入阀91

回收阀92

模具40

第一层放置板的延伸部的长度L1

第二层放置板的延伸部的长度L2

第三层放置板的延伸部的长度L3

第五层放置板的延伸部的长度L5

第六层放置板的延伸部的长度L6

第七层放置板的延伸部的长度L7

第八层放置板的延伸部的长度L8

机架的高度方向H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3所示,定型机包括:机架10、顶板21、八个放置板30和加压系统。放置板30中设有加热模块,加热模块用于加热放置板30。

八个放置板30沿机架的高度方向H间隔设于机架10内。为了方便描述,由底端到顶端分别为第一层放置板31、第二层放置板32、第三层放置板33、第四层放置板34、第五层放置板35、第六层放置板36、第七层放置板37和第八层放置板38。顶板21固定于机架10并设置于最顶端的放置板30(也就是第八层放置板38)的上方。待定型的保温板放置于模具40中,且至少一部分保温板高出模具40的高度,而模具40放置在放置板30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放置板30的数量并不限于八个,可以根据生产需求设置其他数值。

加压系统用于沿机架的高度方向H朝向顶板21依次推动多个放置板30。具体地,加压系统包括:升降平台51和顶升机构。升降平台51设于机架10内,且设于最底端的放置板30的下方。顶升机构用于带动升降平台51沿机架的高度方向H上下移动。顶升机构包括工作杆52、油缸53和液压泵54,油缸53与液压泵54连通,油缸53设于升降平台51的下方,工作杆52的一端连接升降平台51,另一端穿设于油缸53,液压泵54用于驱动工作杆52沿沿机架的高度方向H上下移动,从而推动升降平台51沿机架的高度方向H上下移动。这样,通过设置加压系统可以提供稳定的压力,大大地保证保温板的生产质量。另外,在升降平台51上还可以设置底板22,底板22与顶板21的结构相同。底板22上也可以放置装有待加工保温板的模具40。为了达到更佳的加热效果,可以在顶板21和底板22中也设置加热模块,加热模块用于提升顶板21与升降平台51的温度,这样,可以使待加工保温板上下均有热源提供热量。

机架10包括相对设置两个支撑部11和连接于两个支撑部11之间的横梁12,每个支撑部11包括两个立柱111。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部11包括的立柱111的数量可以是三个、四个等其他数值,可以根据生产需求设置其他数值。

机架10的两侧均设有限位部,放置板30的两侧设有延伸部,延伸部接合于限位部以使得八个放置板30在高度方向上相对固定。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为限位承台,如图3所示,在机架10的两侧的限位承台的数量共为四个,在机架10的一侧设置两个,且设置在支撑部11的相反的两侧。放置板30的每一侧均设有两个延伸部,支撑部11被夹设于两个延伸部之间,两个延伸部分别抵接在相对应的限位承台上(如图9所示,为了更好的展示放置板30的延伸部与支撑部11的立柱111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图9中用虚线表示了立柱111的位置)。这样,通过放置板30的延伸部与支撑部11的位置设置,限制了放置板30在水平方向的移动。

如图5-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承台包括高区限位承台61和低区限位承台62,高区限位承台61和低区限位承台62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错开布置。高区限位承台61和低区限位承台62均为阶梯结构,延伸部抵接于阶梯结构的台阶面上。其中,第一层放置板的延伸部311、第二层放置板的延伸部321、第三层放置板的延伸部331、第四层放置板的延伸部341沿机架的高度方向H由下至上依次抵接在低区限位承台62的台阶面上;第五层放置板的延伸部351、第六层放置板的延伸部361、第七层放置板的延伸部371、第八层放置板的延伸部381沿机架的高度方向H由下至上依次抵接在高区限位承台61的台阶面上。也就是说,如图10-图17所示,为了配合阶梯结构的高区限位承台61和低区限位承台62,第一层放置板的延伸部311的长度L1、第二层放置板的延伸部321的长度L2、第三层放置板的延伸部331的长度L3、第四层放置板的延伸部341的长度L4是不同的,并且从下到上依次递增,同理,第五层放置板的延伸部351的长度L5、第六层放置板的延伸部361的长度L6、第七层放置板的延伸部371的长度L7、第八层放置板的延伸部381的长度L8也是这种情况。同时,由于高区限位承台61和低区限位承台62在水平方向错开布置,放置在其上的放置板30的延伸部对应也是错开布置的(如图10-图17所示,位于同一位置的八个放置板30的延伸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承台也可以包括高区限位承台61、中区限位承台和低区限位承台62,高区限位承台61、中区限位承台和低区限位承台62,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错开布置,这样,就可以同时对更多的保温板进行定型。

在其他实施例中,机架10上还设有导轨(图中未标示),放置板30的两侧设有连接部(图中未标示),连接部中设有凹槽,导轨插入凹槽中以使得放置板30沿着导轨沿机架的高度方向H上下移动。这样,可以进一步限定放置板30在水平方向的移动,确保放置板30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沿机架的高度方向H的同一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8和图19所示,加热模块为热媒管路70,热媒管路70穿设于放置板30内,以及穿设于顶板21和底板22内。热媒管路70为S形结构,但不限于S形结构。

定型机还包括热媒供给回收系统,请在图1和图3中查看(图2中为了清楚地展示放置板30在机架10中的位置,将热媒供给回收系统去除),热媒供给回收系统包括:热媒输出总管81、热媒输入集合管82、十个热媒输入管83、十个热媒回收管84、热媒回收集合管85和热媒回收总管86。其中八个热媒输入管83和八个热媒回收管84分别对应于第一层放置板31、第二层放置板32、第三层放置板33、第四层放置板34、第五层放置板35、第六层放置板36、第七层放置板37和第八层放置板38设置,且分别连接于每个放置板30的两端;另外两个热媒输入管83和两个热媒回收管84分别对应于顶板21和底板22设置,且分别连接于顶板21和底板22的两端,热媒输入管83和热媒回收管84均与放置板30、顶板21和底板22内的热媒管路70连通。

十个热媒输入管83远离每个放置板30的一端均与热媒输入集合管82连通,十个热媒回收管84远离每个放置板30的一端均与热媒回收集合管85连通。热媒回收管84用于回收热媒管路70中的热媒并将热媒供应到热媒输入管83。

热媒输出总管81与热媒输入集合管82连通,热媒回收总管86与热媒回收集合管85连通。也就是说,如图1和图3中的箭头所示,热媒管路70中的热媒依次通过热媒输出总管81、热媒输入集合管82、十个热媒输入管83进入放置板30、顶板21和底板22内的热媒管路70,再通过依次热媒回收管84、热媒回收集合管85和热媒回收总管86连接外部的泵送机构以及加热机构,使热媒一直在循环加热,该加热机构用于对输入热媒输出总管81的热媒进行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热媒供给回收系统的热媒为液体油或蒸汽。这样使热媒管路70加热更均匀,更适合保温板的定型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热媒供给回收系统还包括输入阀91和回收阀92,输入阀91可以设置在热媒输出总管81,回收阀92可以设置在热媒回收总管86。在其他实施例中,输入阀91也可以设置在热媒输出总管81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模块也可以为电热管,电热管穿设于放置板30内,以及穿设于顶板21和底板22内。电热管为S形结构。定型机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电热管电连接。控制器可以控制电热管的加热时间及加热温度,以满足保温板的定型要求。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装有待定型的保温板的模具40放置在放置板30和底板22上,打开加压系统和加热机构,升降平台51依次推动八个放置板30向顶板21,并将放置板30之间的间距顶推至只剩模具40高度的距离,并使放置板30上的压力值保持在0.1-0.18兆帕,加热模块对待定型的保温板的加热温度保持在80-120摄氏度之间,保持升降平台51推动所有放置板30至最高位置10-15分钟后,完成对保温板的定型。由于待定型的保温板在加热模块的均匀加热下会在模具40中进行二次发泡,体积会发生膨胀,而对待定型的保温板均匀的施压,使成品保温板具有更好的紧实度和抗拉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