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PVC膜加工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4869发布日期:2018-06-23 00:17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PVC膜加工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聚氯乙烯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PVC膜加工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塑料膜,尤其是PVC膜以其良好的性能、简单的工艺以及其他诸多优点渐渐赢得了人们的欢心,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在欧美国家PVC膜是建筑行业的宠儿,PVC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由于PVC膜的厚度很小,进而在加工送料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褶皱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情况,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具有采用电晕平整塑料膜表面的加工设备,但该种设备无法保证物料在送入电晕步骤时处于平整状态,进而经常出现塑料膜以褶皱的情况进入至电晕设备中,电晕后的物料的平整度无法提高,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得的塑料膜平整度高的用于PVC膜加工的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PVC膜加工的系统,包括用于对物料加热处理的加热装置、用于输送物料的送料装置、用于对加热后的物料进行电晕处理的电晕装置、用于对物料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及收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设于所述加热装置和电晕装置之间;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机架、可滚动地设于机架上的送料件、可滚动的设于机架上的辅助件及用于驱动所述送料件滚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辅助件包括内件、至少部分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外件、设于所述内件内与所述外件相配合的推件、与该推件相配合的驱动件。本发明中通过各装置之间的配合,可实现对塑料膜的自动化加工,工作效率高,电晕部件可在通电时发出电晕或电弧从而对塑料膜进行熨平处理,从而保证了塑料膜良好的平整度,不仅有效解决了在塑料膜加工过程中出现褶皱的情况,还可以完全熨平塑料膜在成料期间的不平整的地方,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塑料膜的平整度,使得塑料膜在后期使用时性能更为优异;且当塑料膜需要粘覆透明贴膜或纸张等时,塑料膜表面涂覆胶水能够更为均匀,从而与透明贴膜或纸张的粘接也能更为牢固,提高产品合格率和使用寿命;由于外件部分由柔性材料制成,进而可产生一定的形变,当输送物料过程中物料有出现褶皱时,此时可通过调整外件的拱起或凹陷,使得外件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发生变化,使得物料恢复平整,保证输送过程中物料始终处于平整状态;且送料装置设于加热装置和电晕装置之间,从而保证经过送料装置送入至电晕装置内的物料为平整状态,进而提高物料加工后的合格率以及最终的平整度。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室、设于加热室上供物料进入的进料口、设于加热室上供物料出料的出料口、设于加热室顶壁上的加热件及可滚动地设于加热室内用于传送物料的导料滚轴;加热件设置在加热室顶壁上,当物料通过导料滚轴在加热室内进行输送时,加热件即可直接对物料进行加热,无需停留等待,工作效率高;且不会出现局部过热的情况,加热均匀,不会出现局部焦灼的情况,物料合格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上下对称的设于所述收料装置前侧的两冷却风扇;通过风扇加速物料的冷却,使得物料能够快速降温至常温。

进一步的,所述外件包括设于内件外的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活动件和分别设于所述活动件的左右两端的两金属端盖;金属端盖可与调节结构进行硬性配合,从而直接推动金属端盖的移动即可实现外件的拱起或凹陷,操作简便;且金属端盖的强度较高,能够承受较大的作用力,不易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上设有驱动轨道,当旋动该驱动件时,所述驱动轨道将驱动所述推件发生移动,进而推动外件以使得外件产生形变;通过驱动轨道的设置,使得通过转动旋动件即可直接实现驱动推件移动的操作,进而控制外件拱起或向内回复,将转动动作转换至移动动作,操作简便且省力。

进一步的,所述内件上设有一操作腔,所述推件置于该操作腔内,所述驱动件至少部分穿入至该操作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推件一端上设有延伸部,所述内件上设有与该延伸部相配合的开口槽,所述金属端盖上设有与该延伸部相配合的插接部;推件另一端上间隔分布有多个驱动凸部;通过延伸部与插接件的配合,实现推件与金属端盖之间的同步移动,进而推件移动时即可直接驱动金属端盖移动,两者的配合稳定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成型,提高了生产效率;驱动凸部设置为多个,当驱动轨道与不同位置的驱动凸部配合时,即实现推件在不同位置上的变换,且旋转角度多少将直接对应推件的移动距离,进而对件的移动行程控制更为精准。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轨道为设于所述驱动件上的第一弧形凸筋和第二弧形凸筋,所述第一弧形凸筋和第二弧形凸筋的圆心均设置在偏离所述驱动件的圆心的位置上;进而当驱动件绕圆心转动时,由于第一弧形凸筋和第二弧形凸筋均为偏心结构设置,进而所述第一弧形凸筋和第二弧形凸筋将会往复的与推件上的驱动凸部相配合,从而驱动推件移动,配合稳定,保证驱动件旋转的过程中,弧形凸筋一定会与驱动部件之间产生错位配合,推动推件移动,故障率低,操作省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外件可在推件的推动下发生形变,进而当输送物料过程中物料有出现褶皱时,此时可通过调整外件的拱起或凹陷,使得外件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发生变化,使得物料恢复平整,保证输送过程中物料始终处于平整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辅助件的局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7所示,一种用于PVC膜加工的系统,包括用于对物料加热处理的加热装置20、用于输送物料的送料装置、用于对加热后的物料进行电晕处理的电晕装置50、用于对物料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30及收料装置40;具体的,所述电晕装置50设于所述加热装置20和冷却装置30之间,所述收料装置40设于所述冷却装置30后侧,所述送料装置设于所述加热装置20和电晕装置50之间;具体的,所述收料装置40为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的卷料架,不再赘述;所述加热装置20包括由不锈钢制成的加热室201、设于加热室上供物料进入的进料口202、设于加热室上供物料出料的出料口203、设于加热室顶壁上的加热件204及可滚动地设于加热室内用于传送物料的导料滚轴205;所述进料口202和出料口203为长条形的开口,分别设于加热室的左右侧壁上;所述加热件204为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的加热管,加热管通过电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所述导料滚轴205设于加热室下方,导料滚轴205为市面上直接购买的金属滚筒,导料滚轴205的两端可转动地穿设在加热室的内壁上,导料滚轴205无需动力驱动;所述冷却装置30包括金属支架301和上下对称的设于金属支架上的两冷却风扇302,冷却风扇可由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

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机架2、可滚动地设于机架上的送料件3、可滚动的设于机架上的辅助件4及用于驱动所述送料件滚动的驱动电机5;所述辅助件4设于在送料件的后侧,辅助件4并未设置动力源;所述送料件3为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的金属滚筒,所述驱动件5为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的电机,该驱动件5与送料件3相连,从而驱动件工作时可驱动送料件3转动,将物料向前输送;进一步的,所述辅助件4所述辅助件4包括内件41、至少部分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外件42、设于所述内件内与所述外件相配合的推件43、与该推件相配合的驱动件44,所述驱动件上设有驱动轨道51,当旋动该驱动件时,所述驱动轨道51将驱动所述推件发生移动,进而推动外件42以使得外件42产生形变;由于外件可在推件的驱动下实现形变,进而当输送物料过程中物料有出现褶皱时,此时可通过调整外件的拱起或凹陷,使得外件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发生变化,使得物料恢复平整,保证输送过程中物料始终处于平整状态;且可根据外件对物料过顶还是过松的状态,对应控制调整外件向外拱起或向内凸起,从而有效避免出现越调越皱的情况。

具体的,所述外件42包括设于内件41外的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活动件422和分别设于所述活动件的左右两端的两金属端盖423;所述活动件422优选为橡胶制成,具有良好的形变能力;所述金属端盖423优选为不锈钢制成,该金属端盖423与活动件422之间直接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所述内件41为由不锈钢制成的实心杆体,所述内件41其中一端上设有一操作腔411,所述推件43置于该操作腔411内,所述驱动件5至少部分穿入至该操作腔411内;具体的,所述推件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金属片,该推件43的其中一端上设有延伸部431,该延伸部为推件的端部直接向上延伸形成的凸部;所述内件上沿长度方向上设有一条形的开口槽412,所述延伸部可由该开口槽穿出至内件外表面上,且还可在开口槽内进行移动;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端盖上设有用内件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插接部,该插接部为由通孔内壁向内凹陷形成的卡槽,所述延伸部穿出开口槽后可穿入至该卡槽内,实现与金属端盖的连接;通过延伸部与插接件的配合,实现推件与金属端盖之间的同步移动,进而推件移动时即可直接驱动金属端盖移动,两者的配合稳定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成型,提高了生产效率。

所述推件43的另一端上沿长度方向上间隔均匀的分布有多个驱动凸部432,所述驱动件44包括金属制成的底盘441和塑料制成的旋座442,该旋座442下部与所述底盘441通过螺钉固连;所述驱动轨道设于底盘上,优选的,该驱动轨道51为设于所述驱动件上的第一弧形凸筋511和第二弧形凸筋512,且第一弧形凸筋511和第二弧形凸筋512与所述底盘直接一体成型制成;且所述第一弧形凸筋511和第二弧形凸筋512的弧度设置为相等,但第一弧形凸筋511和第二弧形凸筋512的圆心均设置在偏离所述驱动件5的圆心的位置上,且第一弧形凸筋511和第二弧形凸筋512的圆心并未在同一位置上;从而第一弧形凸筋511和第二弧形凸筋512的头尾上将分别出现一个间距;优选的,相邻两驱动凸部432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弧形凸筋511和第二弧形凸筋512之间的间距;进而当驱动件转动时,能够流畅的驱动推件移动;由于底盘和推件均为金属制成,从而在配合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硬度,配合稳定;当顺时针旋动旋座时,所述驱动轨道将驱动推件向左侧移动,带动金属端盖挤压外件;当逆时针方向旋动旋座时,所述驱动轨道将驱动推件向右侧移动,实现对推件的复位。

作为优选的,所述操作腔411内设有导向柱413,该导向柱为操作腔411底部直接向上延伸形成,所述推件上设于一条形的导向槽433,所述导向柱413穿入至该导向槽433内,从而推件在移动时将沿着导向槽433的长度方向移动。

为了在外件状态调整完成后,避免推件在外件的回复力作用下重新回到原始位置,我们设置了由塑料制成的锁紧件6,该锁紧件6包括转盘61和固连在转盘下表面的连接杆62,所述旋座442上设有转盘相配合的凹槽,该凹槽中部位置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杆可通过该通孔穿出至底盘441下部;所述连接杆62底部上设有螺纹槽621,所述操作腔411底壁上设有锁紧杆414,该锁紧杆414为焊接固连在操作腔411底壁上的螺杆,当旋动旋座带动底盘旋动,推动推杆移动,推杆推动金属端盖移动挤压外件至适当状态后,旋动转盘使得螺杆穿入至螺纹槽内,且两者实现螺接配合,对锁紧件的位置进行限定。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6的下部设有呈六角结构设置的止转部61,该止转部61与锁紧件6为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操作腔411的底壁上设有与该止转部61相配合的止转槽,该止转槽的大小、形状均与止转部61相同,故而当止转部穿入至止转槽内时,即可实现连接杆与内件之间的止转配合;所述锁紧件6与所述驱动件5之间设有止转结构,且当所述止转部与所述止转槽相配合时,所述止转结构实现所述驱动件5与锁紧件6之间的止转配合;从而锁紧件的下部与内件止转,上部与驱动件止转,即可实现驱动件相对内件的止转,从而有效对驱动件进行定位,避免驱动发生转动而使得推件回复至原始位置。

具体的,所述驱动件5上设有供锁紧件穿过的通槽,所述止转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锁紧件6上的止转凸部611和设于所述通槽内壁与该止转凸部相配合的止转凹槽511,所述止转凸部611和止转凹槽511均设置为两个,且设置为条形结构,当止转部可入至所述止转槽内时,所述止转凸部611刚好卡入至止转凹槽511内。

所述电晕装置50包括上下工作台和设于下工作台上的电晕板501,所述电晕板501由铝材制成,电晕板501通过螺旋状结构的陶瓷座与所述下工作台相连;电晕板通过电线与电源柜相连,进而可在工作时进行放电操作,对物料进行整平处理,具体原理为现有技术,再次不再赘述。

具体原理如下:加工塑料膜时,将整卷的塑料膜放置在卷料架上,并将塑料膜的起始段拉出,依次穿过所述的加热装置20、送料装置、电晕装置50、冷却装置30,最后卷绕至收料装置40上;之后启动系统,收料装置40开始卷料,塑料膜依次经过加热、电晕、冷却操作后得到良好的平整度,之后卷绕至收料装置40上。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