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的电子产品塑料外壳废料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5622发布日期:2018-09-21 23:07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环保的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的电子产品塑料外壳废料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环保电子产品中会有很多塑料结构,这些电子产品在废弃后需要对其中的塑料材料进行回收处理,减少资源的浪费,然而市面上的电子产品塑料外壳废料回收装置不能对塑料外壳废料进行充分的粉碎处理,粉碎效果差,并且人工劳动强度较大,操作麻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环保的电子产品塑料外壳废料回收装置。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的电子产品塑料外壳废料回收装置,包括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框体装置、设置于所述框体装置上的粉碎装置、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粉碎装置右侧的第一电缸装置、设置于所述过滤装置下的研磨装置、设置于所述研磨装置左侧的第二电缸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万向轮、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集中框、定位块、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一固定杆,所述框体装置包括框体、设置于所述框体上的光滑块、设置于所述框体右侧的第二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方的第三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杆上的第四固定杆,所述粉碎装置包括第五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五固定杆下方的第六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六固定杆下端的粉碎轮、设置于所述粉碎轮上的若干粉碎齿,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进料框、收容于所述进料框内的集中块、设置于所述进料框下方的集中框、设置于所述集中框上的第一过滤网、设置于所述集中框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电缸装置包括第一电缸、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缸左侧的第一推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推杆左侧的磁铁,所述研磨装置包括第二过滤网、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网上的研磨块、设置于所述研磨块左侧的竖杆、设置于所述竖杆左侧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电缸装置包括第二电缸、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缸上的加强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缸下方的第二推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推杆下方的第七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推杆右侧的第三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三弹簧右侧的连接杆。

所述定位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框体上设置有位于其右表面第一通孔,所述支架及第一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光滑块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左端与所述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的左端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五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杆与所述第六固定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固定杆的下端设置有凹槽,所述粉碎轮收容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第六固定杆枢轴连接,所述粉碎齿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粉碎轮上,所述粉碎齿与所述粉碎轮固定连接。

所述进料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进料框的下表面与所述框体的上表面滑动接触,所述进料框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六固定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集中块与所述进料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框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进料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框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集中框采用金属铁材料制成,所述第一过滤网收容于所述第三通孔内且与所述进料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集中框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电缸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杆的左端与所述磁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电缸连接,所述第一推杆贯穿所述光滑块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

所述第二过滤网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研磨块的左端与所述竖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研磨块顶靠在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上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竖杆的上端与所述集中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左端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竖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电缸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电缸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的右端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七固定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电缸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电缸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七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七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滑动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环保的电子产品塑料外壳废料回收装置可以实现对塑料外壳废料进行充分的粉碎处理,然后对其进行回收,粉碎效率高,能够对粉碎后的塑料颗粒进行筛选,以便筛选出符合需求粒径大小的塑料颗粒,方便进行后期加工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环保的电子产品塑料外壳废料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环保的电子产品塑料外壳废料回收装置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环保的电子产品塑料外壳废料回收装置包括底板1、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框体装置2、设置于所述框体装置2上的粉碎装置3、过滤装置4、设置于所述粉碎装置3右侧的第一电缸装置5、设置于所述过滤装置4下的研磨装置6、设置于所述研磨装置6左侧的第二电缸装置7。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万向轮11、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的集中框12、定位块13、支架14、设置于所述支架14上的第一固定杆15。所述底板1为长方体且水平放置,起支撑作用。所述万向轮11设置有4个,所述万向轮11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所述万向轮11可以带动所述底板1移动。所述集中框12为空心的长方体,所述集中框12的上端设置有开口使得所述集中框12的纵截面为凹字形,所述集中框12放置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定位块1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集中框12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块13为长方体,所述定位块13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13顶靠在所述集中框12的侧面上,所述定位块13对所述集中框12起到定位作用。所述支架14为弯曲杆,所述支架14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15的下端与所述支架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15对所述框体21起到固定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框体装置2包括框体21、设置于所述框体21上的光滑块22、设置于所述框体21右侧的第二固定杆23、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23上方的第三固定杆24、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杆24上的第四固定杆25。所述框体21呈空心的长方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框体21上设置有位于其右表面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通孔211为方孔且贯穿所述框体21的左右表面,所述支架14及第一固定杆15的上端与所述框体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光滑块22为长方体,所述光滑块22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211内且与所述框体21固定连接,所述光滑块22由光滑材料制成,即可以减小摩擦力。所述第二固定杆23为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固定杆23的左端与所述框体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24为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固定杆24的左端与所述框体2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25为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四固定杆25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杆24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粉碎装置3包括第五固定杆31、设置于所述第五固定杆31下方的第六固定杆32、设置于所述第六固定杆32下端的粉碎轮33、设置于所述粉碎轮33上的若干粉碎齿34。所述第五固定杆31为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四固定杆25的上端与所述第五固定杆31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固定杆3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五固定杆31与所述第六固定杆3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固定杆32的下端收容于所述框体21内,所述第六固定杆32的下端设置有凹槽。所述粉碎轮33呈圆柱体,所述粉碎轮33收容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第六固定杆32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粉碎轮33可以在凹槽内旋转,所述粉碎轮33与电机(未图示)连接,带动其主动旋转,所述粉碎轮33与电机的连接方式属于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粉碎齿34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粉碎轮33上,所述粉碎齿34与所述粉碎轮33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过滤装置4包括进料框41、收容于所述进料框41内的集中块42、设置于所述进料框41下方的集中框43、设置于所述集中框43上的第一过滤网44、设置于所述集中框43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45。所述进料框4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进料框41的上端设有开口使其纵截面呈凹字形,所述进料框41的下表面与所述框体21的上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进料框41可以在所述框体21的上端左右移动,所述进料框4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通孔411,所述第二通孔411为方孔且贯穿所述进料框41的内外表面,所述第六固定杆32穿过所述第二通孔411。所述集中块42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集中块42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进料框41内的左右两侧,所述集中块42与所述进料框4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框43呈空心的半圆柱体状,所述集中框43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集中框43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411且与所述进料框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框43上设置有第三通孔431,所述集中框43采用金属铁材料制成。所述第一过滤网44收容于所述第三通孔431内且与所述进料框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44上设置有若干滤孔,所述第一过滤网44起到过滤作用。所述粉碎轮33收容于所述集中框43内且可以在所述集中框43内旋转。所述第一弹簧45设置有若干个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弹簧45的一端与所述框体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5的另一端与所述集中框43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电缸装置5包括第一电缸51、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缸51左侧的第一推杆52、设置于所述第一推杆52左侧的磁铁53。所述第一电缸5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一电缸51上设置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开闭,所述第一电缸51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23对所述第一电缸5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推杆52为横杆,所述第一推杆52的左端与所述磁铁5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杆52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电缸51连接,所述第一电缸51可以带动所述第一推杆52左右移动,所述第一推杆52贯穿所述光滑块22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一推杆52可以稳定的左右移动。所述磁铁53呈弯曲状,所述磁铁53吸附在所述集中框43上。

如图1所示,所述研磨装置6包括第二过滤网61、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网61上的研磨块62、设置于所述研磨块62左侧的竖杆63、设置于所述竖杆63左侧的第二弹簧64。所述第二过滤网61为长方体且收容所述框体21内,所述第二过滤网61与所述框体21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过滤网61可以在所述框体21内上下移动,所述第二过滤网61上设置有若干滤孔,所述第二过滤网61起到过滤作用。所述研磨块62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研磨块62的左端与所述竖杆6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研磨块62顶靠在所述第二过滤网61的上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研磨块62可以在所述第二过滤网61上左右移动。所述竖杆63为竖直放置,所述竖杆63的上端与所述集中框4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64设置有两个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弹簧64的左端与所述框体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64的右端与所述竖杆63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电缸装置7包括第二电缸71、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缸71上的加强板72、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缸71下方的第二推杆73、设置于所述第二推杆73下方的第七固定杆74、设置于所述第二推杆73右侧的第三弹簧75、设置于所述第三弹簧75右侧的连接杆76。所述第二电缸7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二电缸71上设置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开闭,所述第二电缸71与所述框体21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72为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加强板7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电缸7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72的右端与所述框体21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72对所述第二电缸71起到加强稳固的作用。所述第二推杆73为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推杆73的下端与所述第七固定杆7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杆73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电缸71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缸71可以带动所述第二推杆73上下移动。所述第七固定杆74为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弹簧75呈竖直放置,所述第三弹簧75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电缸7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75的下端与所述第七固定杆7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76为竖直杆,所述连接杆76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6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76的下端与所述第七杆7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76与所述框体21的内表面滑动接触。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环保的电子产品塑料外壳废料回收装置使用时,首先将塑料废料倒入到所述进料框41内,然后打开所述第一电缸51的开关,使得所述第一推杆52、所述磁铁53不断的左右移动,进而使得所述集中框43、所述第一过滤网44、所述进料框41不断的左右移动,所述进料框41左右移动时使得其内部的废料不断的左右移动,且逐渐的经过所述第二通孔411进入到所述集中框43内,然后打开与所述粉碎轮33连接的电机,使得所述粉碎轮33带动所述粉碎齿34旋转,旋转的所述粉碎齿34与所述集中框43及所述第一过滤网44配合可以对进入到其内部的废料进行粉碎,并且所述集中框43的左右移动可以防止堵塞的发生,粉碎后的塑料经过所述第一过滤网44的过滤进入到所述第二过滤网61上,部分颗粒经过所述第二过滤网61的滤孔进入到所述集中框12内。然后打开所述第二电缸71的开关,使得所述第二推杆73、所述第七固定杆74、所述连接杆76不断的上下移动,使得所述第二过滤网61不断的上下移动且所述第二过滤网61先向下移动,从而可以使得废料移动到所述研磨块62的下方,且所述集中框43带动所述研磨块62不断的左右移动,使得所述第二过滤网61顶靠在所述研磨块62上时,所述研磨块62可以对废料进行研磨,且研磨后的颗粒经过所述第二过滤网61的滤孔进入到所述集中框12内,直至全部粉碎完毕,所述第二过滤网61顶靠在所述研磨块62上时可以使得所述集中框43、所述第一过滤网44振动,以便保证所述第一过滤网44对粉碎后的塑料颗粒进行充分的筛选,提高筛选的效率。至此,本发明环保的电子产品塑料外壳废料回收装置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