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71853发布日期:2018-12-22 08:46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胎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轮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胎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轮胎生产时,需要严格控制轮胎硫化的温度、时间,轮胎生胎胎胚硫化温度控制不好,会导致轮胎报废,影响轮胎质量合格率。硫化温度低,同等时间下,会产生欠硫,欠硫轮胎橡胶反应不充分,物理性能差,欠硫严重时会发粘,无法使用,欠硫较轻时会影响轮胎耐磨性能,耐磨差,且极易脱层破坏;硫化温度高,同等时间压力时,会产生过硫现象,过硫的轮胎胶料会发脆,使用时同样耐磨差,还会发生崩花掉块现象。

现有的轮胎模具基本没有对模具进行测温的功能,即使有也只在模具上预留对一处轮胎进行测温的过线孔,然而通过过线孔方式对轮胎进行温度检测时,需要将温度检测件插入到轮胎中,会损坏轮胎表面。其模具仅能测温用,测温完成后,无法用于正常轮胎的硫化使用。而其测温线布置时无需考虑模具的非测温的工况,也未考虑模具开合动作对线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模具,其能够避免在轮胎模具的开合模过程中发生测温线摩擦损伤或碰伤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轮胎模具,其包括测温元件、模壳组件以及设置在模壳组件内的型腔组件;型腔组件的上侧板开设有测温孔,测温元件设置在测温孔中;

轮胎模具具备与测温孔连通的第一过线槽;模壳组件具备与第一过线槽连通的第二过线槽,第二过线槽设置在模壳组件的上盖与滑块之间,测温元件的测温线穿过第一过线槽和第二过线槽导出;或模壳组件包括上盖和上热板,模壳组件开设有贯穿上盖和上热板的过线孔,过线孔与测温孔连通,测温元件的测温线穿过过线孔导出模壳组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相邻两个滑块之间形成第一过线间隙,第一过线间隙与第二过线槽连通,测温线穿过第一过线槽、第二过线槽和第一过线间隙导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模壳组件的导环和底座之间形成第二过线间隙,第二过线间隙与第一过线间隙连通;测温线穿过第一过线槽、第二过线槽、第一过线间隙和第二过线间隙导出模壳组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轮胎模具还包括设置在上盖的外沿与上盖的耐磨板之间的第三测温线固定装置,所述第三测温线固定装置固定连接在上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轮胎模具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块立面的第四测温线固定装置;当轮胎模具处于合模状态时,第三测温线固定装置的出线端处于第三预设位置;当轮胎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第三测温线固定装置的出线端处于第四预设位置;第四测温线固定装置的进线端所在的平行于模具中心线的直线位于所述第三预设位置与所述第四预设位置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上侧板包括沿径向依次连接的内端部、中间部和外端部,内端部、中间部和外端部中的至少一个开设有测温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过线槽开设在上侧板或上盖上,且沿上侧板的径向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滑块与上盖之间设置有耐磨板,第二过线槽开设在上盖或耐磨板上或由相邻两片耐磨板之间间隙构成,且沿上侧板的径向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测温元件包括热电偶或热电阻。

和/或,上述型腔组件的下侧板和花纹块中至少一个上开设有测温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轮胎模具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模壳组件的导环下端面的第一测温线固定装置。

优选的,轮胎模具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块的立面的第二测温线固定装置;当轮胎模具处于合模状态时,第一测温线固定装置处于第一预设位置;当轮胎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第一测温线固定装置处于第二预设位置;第二测温线固定装置的出线端所在的平行于导环下端面的延伸面位于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其包括模壳组件以及设置在模壳组件内的型腔组件。型腔组件的上侧板开设有测温孔,测温孔内设置有测温元件。轮胎模具具备与测温孔连通的第一过线槽,模壳组件具备与第一过线槽连通的第二过线槽,测温元件的测温线穿过第一过线槽和第二过线槽从而被导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测温线通过开设将测温线引出的第一过线槽和第二过线槽,对测温线走线方式进行合理设置,避免测温线对轮胎模具的工作造成影响,便于布线和拆线;同时也避免测温线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挤压或其他损伤的问题,从而延长轮胎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轮胎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轮胎模具中上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ⅳ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轮胎模具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轮胎模具的测温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轮胎模具中压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轮胎模具处于开模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轮胎模具中花纹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轮胎模具中下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轮胎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010-轮胎模具;100-型腔组件;110-钢圈;120-上侧板;130-下侧板;140-花纹块;150-测温孔;151-第一上侧板测温孔;152-第二上侧板测温孔;153-第三上侧板测温孔;200-模壳组件;210-底座;220-上盖;221-耐磨板;230-上热板;240-滑块;250-导环;251-下端面;310-第一过线槽;320-第二过线槽;330-第一过线间隙;340-第二过线间隙;351-连接部;352-压线部;361-第一测温线固定装置;362-第二测温线固定装置;363-第三测温线固定装置;364-第四测温线固定装置;365-第五测温线固定装置;366-第六测温线固定装置;370-过线孔;410-测温元件;420-温度记录仪;430-测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01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胎模具010,其包括模壳组件200以及设置在模壳组件200内的型腔组件100。型腔组件100的上侧板120开设有测温孔150,测温孔150内设置有测温元件410。轮胎模具010具备与测温孔150连通的第一过线槽310,模壳组件200具备与第一过线槽310连通的第二过线槽320,与测温元件410连接的测温线430穿过第一过线槽310和第二过线槽320从而被导出。通过开设将测温线430引出的第一过线槽310和第二过线槽320,对测温线430走线方式进行合理设置,避免测温线430对轮胎模具010的工作造成影响,同时也避免测温线430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挤压的问题,从而延长轮胎模具010的使用寿命。

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010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01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模壳组件200包括上下相对间隔设置的底座210和上盖220,型腔组件100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上侧板120和下侧板130以及两个钢圈110,下侧板130固定连接在底座210的上端面,上侧板120固定连接在上盖220的下端面,两个钢圈110分别固定连接在上侧板120和下侧板130的径向内侧,上下侧板130的胎侧定型硫化面分别与两个钢圈110的胎踵定型硫化面圆滑过渡连接。在上侧板120的径向外侧,沿上侧板120的周向设置有多个花纹块140,当轮胎模具010处于合模状态时,多个花纹块140能够形成环状的花纹圈。模壳组件200还包括滑块240和导环250,多个滑块240分别固定连接在多个花纹块140的径向外侧,且滑块240与花纹块140一一对应设置,相邻两个滑块240之间形成第一过线间隙330。利用相邻滑块240之间的间隙进行布线,走线路径更加合理,能够避免出现测温线430被挤伤、扯断等问题。导环250可滑动地连接在滑块240外侧,导环250的上下运动驱动滑块240沿径向往复运动,从而实现轮胎模具010的开模和合模,导环250与底座210之间形成第二过线间隙340,第二过线间隙340与第一过线间隙330连通。当轮胎模具010处于合模状态时,导环250下端面251向下运动到第一预设位置,此时花纹块140的胎顶定型硫化面与胎侧定型硫化面圆滑过渡连接;当轮胎模具010处于开模状态时,导环250下端面251向上运动到第二预设位置,此时胎顶定型硫化面与胎侧定型硫化面分离。为了减少滑块240滑动对上盖220的磨损,在上盖220与滑块240之间设置有耐磨板221,耐磨板221固定连接在上盖220上,滑块240与底座210之间也设置有耐磨板221,耐磨板221固定连接在底座210上。利用轮胎模具010本身具有的间隙进行合理布线,对轮胎模具010的损伤小,而且能够避免导线被挤断等问题。同时能够更加方便的布线和拆线。需要说明的,本实施例所称耐磨板221为现有技术中常称的减磨板。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010中上侧板12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上侧板120具备胎侧定型硫化面,上侧板120背面(即上侧板120与胎侧定型硫化面相对的面)开设有测温孔150,测温孔150的孔底靠近胎侧定型硫化面,能够更加准确地对胎侧的温度进行检测。上侧板120背面开设有第一过线槽310,第一过线槽310与测温孔150连通,测温元件410的测温线430通过第一过线槽310导出型腔组件100。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线槽310为矩形槽,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过线槽310设置为半圆形等其他形状的槽。

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线槽310开设在上侧板120的背面,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第一过线槽310开设在上盖220与上侧板120的配合面上,满足且测温线430能够通过第一过线槽310导出即可。

进一步的,上侧板120包括沿径向依次连接的内端部、中间部和外端部,内端部、中间部和外端部中的至少一个开设有测温孔150。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内端部开设有第一上侧板测温孔151,第一上侧板测温孔151开设在上侧板120靠近钢圈110的一端的上侧板120最厚处;中间部开设有第二上侧板测温孔152,第二上侧板测温孔152开设在上侧板120中部的上侧板120最薄处;外端部开设有第三上侧板测温孔153,第三上侧板测温孔153开设在上侧板120远离钢圈110一端的上侧板120最厚处。进一步的,第一过线槽310沿上侧板120的径向设置,一个第一过线槽310能够同时与第一上侧板测温孔151、第二上侧板测温孔152和第三上侧板测温孔153连通,而且便于第一过线槽310的加工。

图4为图1中ⅳ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010中上盖220部分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耐磨板221具备与第一过线槽310连通的第二过线槽320,具体的,第二过线槽320为相邻耐磨板221之间的间隙。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耐磨板221为分块设置,因此可以将相邻耐磨板221之间的间隙作为第二过线槽320,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若耐磨板221为整圈结构,也可以通过额外开设凹槽作为第二过线槽320。与测温元件410连接的测温线430依次通过第一过线槽310、第二过线槽320、第一过线间隙330和第二过线间隙340导出模壳组件200。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过线槽320为矩形槽,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二过线槽320设置为半圆形等其他形状的槽。

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过线槽320设置在耐磨板221上,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第二过线槽320设置在上盖220上,并将耐磨板221覆盖在第二过线槽320上,实现将第二过线槽320与第一过线槽310连通,能够避免设置在第二过线槽320内的测温线430受到挤压等损伤即可。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010的测温原理示意图。请参照图6,在本实施例中,轮胎模具010还包括温度记录仪420,测温元件410所测得的温度数据转化为电信号后通过测温线430传递到温度记录仪420中,温度记录仪420对获得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通过温度记录仪420上的显示屏对温度-时间变化曲线进行显示,因此,温度记录仪420设置在模壳组件200外,以便于用户能够实时观察温度变化。测温元件410的测温线430穿过型腔组件100和模壳组件200,从而与模壳组件200外的温度记录仪420电连接。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010中压线夹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7,在本实施例中,轮胎模具010还包括用于固定测温线430的测温线固定装置,测温线固定装置具备进线端和出线端。进一步的,测温线固定装置为压线夹。压线夹包括连接部351和压线部352,连接部351和压线部352一体成型。连接部351大致为方形片状部件,其上设置有连接孔,安装时,将连接螺钉穿过连接孔后与模壳组件200螺接,从而将压线夹固定连接在模壳组件200上;压线部352为半圆环柱状,当压线夹固定连接在模壳组件200上后,压线部352与模壳组件200之间形成半圆柱状的压线孔,测温线430穿过压线孔,从而被固定。压线孔的两端分别为进线端和出线端,具体的,测温线430从测温元件410引出后通过进线端穿入压线孔,并从出线端穿出压线孔。压线孔可容多根测温线430穿设,因此对测温线430还具有良好的归拢作用。

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010处于开模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8,进一步的,测温线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过线间隙340内的第一测温线固定装置361。由于轮胎模具010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开合模运动,为了防止测温线430在开合模过程中受到损伤,优选的,第一测温线固定装置361设置在导环250的下端面251上,在轮胎模具010开合模过程中,被固定在第一测温线固定装置361内的测温线430随导环250的上下移动而运动。进一步的,测温线固定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过线间隙330内的第二测温线固定装置362,第二测温线固定装置362固定连接在在滑块240立面上。为保证第一测温线固定装置361与第二测温线固定装置362之间的测温线430长度足够应对导环250上下运动带来的变化,避免发生测温线430被扯断的问题,第二测温线固定装置362的出线端所在的、平行于导环250下端面251的延伸面,位于第一预设位置与第二预设位置之间,即第二测温线固定装置362的出线端位于轮胎模具010开模时导环250下端面251的延伸面所处的平面位置a2与轮胎模具010合模时导环250下端面251的延伸面所处的平面位置a1之间。

请结合参照图4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对测温线430进行固定,过线夹还包括设置在上盖220的外沿与耐磨板221之间的第三测温线固定装置363,从而保证在轮胎开合模运动过程中,第二过线槽320内的测温线430不会随滑块240一起滑动,也就避免了测温线430被拉扯的问题。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测温线430能够适应轮胎开合模时滑块240的位置变化,轮胎模具010还包括固定在滑块240立面第四测温线固定装置364。当轮胎模具010处于合模状态时,第三测温线固定装置363的出线端处于第三预设位置,;当轮胎模具010处于开模状态时,第三测温线固定装置363的出线端处于第四预设位置。第四测温线固定装置364的进线端所在的平行于轮胎模具010中心线的直线,位于第三预设位置与第四预设位置之间,即第四测温线固定装置364的进线端,位于轮胎模具010合模时第三测温线固定装置363的出线端所在的竖直平面a3与轮胎模具010开模时第三测温线固定装置363的出线端所在的竖直平面a4之间。需要说明的,由于第三测温线固定装置363固定连接在上盖220上,在轮胎模具010的开合模运动中,上盖220不发生运动,因此第三预设位置和第四预设位置为第三测温线固定装置363相对于滑块240的位置。

进一步的,在第四测温线固定装置364和第二测温线固定装置362之间还设置有第五测温线固定装置365,在第二过线槽320靠近上侧板120的一侧还设置有第六测温线固定装置366。测温元件410的测温线430,依次穿过第六测温线固定装置366、第三测温线固定装置363、第四测温线固定装置364、第五测温线固定装置365、第二测温线固定装置362和第一测温线固定装置361,从而通过第二过线间隙340导出模壳组件200。

需要说明的,此处并不对测温线430的固定方式进行限定,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当测温线430设置在第一过线槽310和第二过线槽320内后,通过在第一过线槽310和第二过线槽320上覆盖压线板的方式将测温线430固定在第一过线槽310和第二过线槽320内。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测温元件410包括热电偶或热电阻。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选择其他类型的测温元件410,能够进行测温即可。

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010中花纹块14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9,在本实施例中,花纹块140上开设有测温孔150。优选的,沿花纹块140的轴向间隔设置有三个测温孔150,具体的,沿从下到上的方向依次分别为第一花纹块140测温孔150、第二花纹块140测温孔150和第三花纹块140测温孔150。第一花纹块140测温孔150开设在靠近花纹块140与下侧板130的配合面的位置;第三花纹块140测温孔150开设在靠近花纹块140与上侧板120的配合面的位置;第二花纹块140测温孔150开设在第一花纹块140测温孔150与第三花纹块140测温孔150中间的位置。

图10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010中下侧板13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0,在本实施例中,下侧板130上开设有测温孔150。优选的,沿下侧板130的径向间隔设置有三个测温孔150,具体的,沿径向向外的方向依次分别为第一下侧板130测温孔150、第二下侧板130测温孔150和第三下侧板130测温孔150。第一下侧板130测温孔150开设在下侧板130靠近钢圈110的一端的下侧板130最厚处;第二下侧板130测温孔150开设在下侧板130中部的下侧板130最薄处;第三下侧板130测温孔150开设在下侧板130远离钢圈110一端的下侧板130最厚处。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轮胎模具010,其包括测温元件410、模壳组件200以及设置在模壳组件200内的型腔组件100。型腔组件100的上侧板120开设有测温孔150,且为了能够更好地监测上侧板120各个部位的温度变化,沿上侧板120的径向间隔开设有第一上侧板测温孔151、第二上侧板测温孔152和第三上侧板测温孔153,并沿上侧板120的径向开设有能够同时与第一上侧板测温孔151、第二上侧板测温孔152和第三上侧板测温孔153连通的第一过线槽310,测温线430通过第一过线槽310后被引入第二过线槽320中,并被设置在第二过线槽320两侧的第六测温线固定装置366和第三测温线固定装置363固定,随后穿过第一过线间隙330和第二过线间隙340被导出模壳组件200。在第二过线间隙340的导环250下端面251固定有第一测温线固定装置361,被固定在第一测温线固定装置361内的测温线430随导环250的上下移动而运动,并且第二测温线固定装置362设置在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之间;同时在滑块240立面上端还设置有第四测温线固定装置364,第三测温线固定装置363设置在第三预设位置和第四预设位置之间。在第一测温线固定装置361、第二测温线固定装置362、第三测温线固定装置363和第四测温线固定装置364的作用下,避免了在轮胎模具010开合模过程中、测温线430被扯断的问题。同时,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地对轮胎模具010进行温度监测,在型腔组件100的上侧板120和下侧板130上均开设有测温孔150。

综上,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010,通过在上侧板120间隔开设三个测温孔150,实现了对上侧板120准确全面的温度监测,从而为模具结构优化设计及轮胎硫化工艺调整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提升设计水平;而且不会对轮胎造成损伤。通过开设供测温线430穿过的第一过线槽310和第二过线槽320将测温线430导出模壳组件200,同时对测温线430导出模壳组件200的走线路径进行合理设置,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测温线430对轮胎模具010的工作造成影响,同时也避免了测温线430发生被挤压或扯断的问题。测温线430导出模壳组件200后与温度记录仪420连接,通过温度记录仪420的显示屏对轮胎模具010预热及轮胎硫化过程中对轮胎模具010型腔面的温度进行实时显示。进而延长了轮胎模具010的使用寿命。而且工作可靠、故障率低,进而延长了轮胎模具010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图1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01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1,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轮胎模具010,该轮胎模具010中模壳组件200与型腔组件100的结构与实施例1提供的轮胎模具010大致相同,相同之处本实施例不再重复记载。

在本实施例中,模壳组件200还包括设置在上盖220上方的上热板230,过线孔370与第一过线槽310连通,且沿上侧板120的轴向贯穿上盖220和上热板230设置。三个测温孔150中的测温元件410的测温线430通过第一过线槽310引入过线孔370中,穿过过线孔370即被导出模壳组件200。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过线孔370的数量为一个,三个测温孔150中的测温元件410的测温线430通过第一过线槽310实现与过线孔370的连通,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根据测温孔150的数量设置过线孔370的数量,使过线孔370与测温孔150直接连通,如此可以不用设置第一过线槽31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