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胶线连接专用管接头及穿线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29059发布日期:2019-01-05 10:35阅读:14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胶线连接专用管接头及穿线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胶线连接专用管接头及穿线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的软管是由发泡技术生产,由于软管材料的特性和两端塑料头结合后,在受到较大外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发生塑料头和软管连接处的脱落或者软管直接断裂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其用途。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加软管的强度的打胶线连接专用管接头及穿线方法,解决了带塑料头护线软管结合处的脱落以及软管直接断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打胶线连接专用管接头的穿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打胶线的一端从a1专用管接头下方外侧穿入a1专用管接头的6点钟方向孔内,并在孔上方打结,并将此结固定在a1专用管接头的6点钟方向孔处,此结上方空出一段打胶线;

2)打胶线的另一端由下至上穿入a2专用管接头的6点钟方向孔内,然后将打胶线经a2专用管接头的9点钟方向、12点钟方向绕到a2专用管接头的的3点钟方向孔处,并将打胶线由上至下穿入a2专用管接头的3点钟方向孔内;

3)连接的打胶线由下至上穿入a1专用管接头3点钟方向孔内,并直接到达a1专用管接头12点钟方向孔处,由上至下穿入a1专用管接头12点钟方向孔内;

4)连接的打胶线由下至上穿入a2专用管接头12点钟方向孔内,然后经a2专用管接头3点钟方向、a2专用管接头6点钟方向绕到a2专用管接头9点钟方向孔处,由上至下穿入a2专用管接头9点钟方向孔内;

5)连接的打胶线由下至上穿入a1专用管接头9点钟方向孔内;

6)将a1专用管接头6点钟方向孔上方的一段打胶线与a1专用管接头9点钟方向孔处的打胶线打结,并将此结固定在a1专用管接头9点钟方向孔处;

7)将打胶线的两端分别从a1专用管接头两端绕到a1专用管接头3点钟方向孔处并打结固定。

在步骤7)中,打结固定后,剩余的打胶线端头放置于两个专用管接头连接后的护线软管内。

专用管接头中间部分设有至少4个穿线孔,4个穿线孔分别为6点钟方向、9点钟方向、12点钟方向、3点钟方向;专用管接头中间部分为穿线孔平面。

一种打胶线连接专用管接头,包括两个专用管接头,两个专用管接头端部用打胶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打胶线连接专用管接头设有卡口;两个专用管接头端部采用前述的穿线方法连接。

专用管接头端部设有油脂层,油脂层位于护线软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专用管接头连接时的接触面,且位于专用管接头外表面。

护线软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专用管接头连接后,卡口位于护线软管外侧的专用管接头上。

专用管接头端部包裹缠绕膜,缠绕膜覆盖于卡口上,护线软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专用管接头连接后,缠绕膜位于护线软管外侧的专用管接头上。

专用管接头与护线软管连接后,专用管接头直径小的一端插入护线软管内,专用管接头直径大的一端位于护线软管外侧。其中,

1;塑料头端部用带胶的线绳(即打胶线)连接(用带胶的线绳是为了发泡期间,线绳和发泡材料更好的结合,不会松动);

2;塑料头端部处理油脂,打磨(为了获得更好的结合力);

3;塑料头端部包裹缠绕膜(保护塑料头卡口不被发泡材料覆盖,淹没卡口);

4;塑料头端部在模具腔内发泡时,两头用腔内模具保护卡口(3和4都是同一个保护的目的,方法不同);

5;将穿好线的塑料头卡进发泡模具型腔,注入发泡剂,等待发泡完成,成型,修边去毛刺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穿线生产工艺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机械性能(强度),并且解决了软硬结合处脱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4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护线软管、专用管接头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穿线方式示意图;

其中,1卡口,2穿线孔,3专用管接头,4穿线孔平面,5打绞线缠绕与打结处,6打胶线,7油脂层,8缠绕膜,9护线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根据图1-6,一种打胶线连接专用管接头,所述的专用管接头3即塑料头,两个塑料头端部用带胶的线绳(即打胶线6)连接(用带胶的线绳是为了发泡期间,线绳和发泡材料更好的结合,不会松动)。塑料头端部设有油脂层7(油脂层位于护线软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专用管接头连接时的接触面,且位于塑料头外表面),打磨(为了获得更好的结合力)。塑料头端部包裹缠绕膜8(保护塑料头卡口不被发泡材料覆盖,淹没卡口),护线软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专用管接头连接后,缠绕膜位于护线软管外侧的那部分专用管接头上;塑料头两端在模具腔内发泡时,两头用腔内模具保护卡口1,护线软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专用管接头连接后,卡口也位于护线软管外侧的那部分专用管接头上。将穿好线的塑料头通过卡口卡进发泡模具型腔,注入发泡剂,等待发泡完成,成型,修边去毛刺即可。塑料头与护线软管连接后,塑料头直径小的一端插入护线软管9内,塑料头直径大的一端位于护线软管外侧。

专用管接头中间部分(穿线孔平面4)设有至少4个穿线孔2,4个穿线孔分别为6点钟方向、9点钟方向、12点钟方向、3点钟方向(图2)。专用管接头3两端均为圆面,其中一端直径大,一端直径小,步骤描述中直径大的一端称上方,直径小的一端称下方。两个专用管接头步骤中用a1专用管接头和a2专用管接头表示。

步骤:

1.将打胶线的一端从a1专用管接头下方穿入(从a1专用管接头下方外侧穿入)6点钟方向孔内,并在6点钟方向孔上方打一个结,并将此结固定在a1专用管接头6点钟方向孔处,结上方空出一段打胶线;

2.连接的打胶线(指打胶线的另一端)由下至上穿入a2专用管接头6点钟方向孔内,然后将打胶线经a2专用管接头9点钟方向、a2专用管接头12点钟方向绕到a2专用管接头3点钟方向孔处(线缠绕大半圈,缠绕和打结位置均位于打绞线缠绕与打结处5,打绞线缠绕与打结处位于穿线孔平面4旁边),并将打胶线由上至下穿入a2专用管接头3点钟方向孔内;

3.连接的打胶线(即步骤2穿出的打胶线)由下至上穿入a1专用管接头3点钟方向孔内,并在缠绕后直接到达a1专用管接头12点钟方向孔处,由上至下穿入a1专用管接头12点钟方向孔内;

4.连接的打胶线(即步骤3穿出的打胶线)由下至上穿入a2专用管接头12点钟方向孔内,然后经a2专用管接头3点钟方向、a2专用管接头6点钟方向绕到a2专用管接头9点钟方向孔处,由上至下穿入a2专用管接头9点钟方向孔内;

5.连接的打胶线(即步骤4穿出的打胶线)由下至上穿入a1专用管接头9点钟方向孔内;

6.将a1专用管接头6点钟方向孔上方的一段打胶线(一段打胶线即打胶线的一端,即步骤1中空出的一段打胶线)与a1专用管接头9点钟方向孔处的打胶线打结,并即将此结固定在a1专用管接头9点钟方向孔处;

7.将打胶线的两端分别从a1专用管接头两端绕到a1专用管接头3点钟方向孔处(此时打胶线的一端和打胶线的另一端的缠绕方向相反)并打结固定。打结固定后,剩余的打胶线端头放置于两个专用管接头连接后的护线软管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等同形式的替换穿线方式,这些改进和等同替换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