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压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3574发布日期:2019-01-02 22:40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压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注压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具有普通聚乙烯所没有的优异的耐磨损性能、极高的抗冲击强度、优异的抗粘附性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诸多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工业和民用领域。

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具有超高的分子量(粘均分子量为150万以上),熔体粘度高达108pa·s,熔融指数几乎为零,这使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加工成型比较困难。一般在加工的过程中,通常将原料放入到模具中,然后连同模具一起放到烘箱内加热数小时,随后取出模具,放到压力机上一边冷却一边模压成型,但是上述加工过程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原料在模具内受热不均匀,可能存在外部熔融,内部未熔融的状态,导致成品质量较差;2、加工过程繁琐,自动化程度不高,一般一个产品需耗时几个小时,生产效率较低,工人劳动强度也较大;3、能源消耗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品质量较好且生产效率较高的注压成型设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注压成型设备,包括注射机构、模具组件、合模机构和机架,所述的模具组件设置在所述的机架内,且所述的模具组件具有一型腔,所述的合模机构与所述的模具组件连接且用于使所述的型腔开启或合拢,所述的注射机构具有与所述的型腔连通的料筒,所述的注压成型设备还包括用于加热所述的模具组件的加热装置和用于使所述的型腔内的物料冷却的冷却装置,所述的加热装置和所述的冷却装置均设置在所述的机架内,所述的料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加热件。

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电磁加热器,所述的电磁加热器设置在所述的机架内。该结构中,电磁加热器为现有技术,其能够对模具组件进行预热以及保持恒定的温度,使物料得以充分熔融。

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红外加热器,所述的红外加热器设置在所述的机架内。该结构中,红外加热器为现有技术,其具有加热快速均匀,实际热效率高,使用简单等优点,能够对模具组件进行预热以及保持恒定的温度,使物料得以充分熔融。

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风扇组件,所述的风扇组件设置在所述的机架内。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特性,不能够快速冷却,风扇组件的设置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同时又不至于降温速度过快。

所述的料筒具有一挤出腔,所述的挤出腔内设置有螺杆,所述的料筒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的挤出腔连通的料斗,所述的料斗的下部设置有冷却环。该结构中,螺杆的设置起到传输物料的作用,料斗方便下料,冷却环设置在料斗的下部,能够对物料进行冷却降温,从而使物料不会黏结在料斗上。

所述的螺杆的螺距为螺杆直径的0.6~0.9倍。其好处在于能够增加螺杆的输送能力。

所述的注射机构还包括用于使所述的料筒远离或靠近所述的型腔的动力单元。由此实现螺杆与型腔的接触,实现注射的目的,注射完毕后能够回退,进行下一次的注射准备。

所述的合模机构包括定模板、动模板和用于驱动所述的动模板靠近或远离所述的定模板的驱动单元,所述的定模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机架内,所述的定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的料筒连通的注塑孔,所述的动模板可移动设置在所述的机架内,所述的模具组件由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组成,所述的第一模具和所述的第二模具两者之间形成所述的型腔,且所述的第一模具位于所述的定模板上,所述的第二模具位于所述的动模板上。该结构中,动模板带着第二模具靠近或者远离定模板,从而实现型腔的打开或者关闭。

所述的驱动单元包括移模油缸和锁模油缸,所述的移模油缸设置在所述的定模板的一侧,所述的移模油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的定模板后与所述的动模板固定,所述的锁模油缸设置在所述的定模板的另一侧,所述的锁模油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的定模板后与所述的动模板固定。该结构中,移模油缸和锁模油缸配合使用,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所述的驱动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机架内的顶出油缸,所述的动模板上设置有顶出板,所述的顶出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的顶出板固定。该结构中,顶出油缸在运动时,带动顶出板运动,从而模具内产品脱落,使取料更加迅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加热装置的设置能够对模具组件进行预热以及后续加热,从而物料未进入型腔之前,模具组件能够维持在较高的温度,实现物料充分熔融的目的,同时缩短加热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冷却装置的设置能够使得物料冷却成型;加热件的设置能够对料筒进行加热,从而物料在未进入型腔之前温度较高,缩短了在型腔内的加热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本装置全程自动化,无需人工操作,使成品质量大大提高;本发明成品质量较好且生产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注压成型设备,包括注射机构1、模具组件、合模机构2和机架3,模具组件设置在机架3内,且模具组件具有一型腔,合模机构2与模具组件连接且用于使型腔开启或合拢,注射机构1具有与型腔连通的料筒11,注压成型设备还包括用于加热模具组件的加热装置5和用于使型腔内的物料冷却的冷却装置4,加热装置5和冷却装置4均设置在机架3内,料筒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加热件12。

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5包括电磁加热器,电磁加热器设置在机架3内。

实施例二:如图所示,一种注压成型设备,包括注射机构1、模具组件、合模机构2和机架3,模具组件设置在机架3内,且模具组件具有一型腔,合模机构2与模具组件连接且用于使型腔开启或合拢,注射机构1具有与型腔连通的料筒11,注压成型设备还包括用于加热模具组件的加热装置5和用于使型腔内的物料冷却的冷却装置4,加热装置5和冷却装置4均设置在机架3内,料筒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加热件12。

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5包括红外加热器,红外加热器设置在机架3内。

本实施例中,冷却装置4包括风扇组件,风扇组件设置在机架3内。

本实施例中,料筒11具有一挤出腔13,挤出腔13内设置有螺杆14,料筒11上还设置有与挤出腔13连通的料斗15,料斗15的下部设置有冷却环16。

本实施例中,料筒11靠近料斗15处设置有冷却机构,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效果,防止物料在落料处粘接。

本实施例中,螺杆14的螺距为螺杆直径的0.6~0.9倍。

本实施例中,注射机构1还包括用于使料筒11远离或靠近型腔的动力单元17。

本实施例中,合模机构2包括定模板21、动模板22和用于驱动动模板22靠近或远离定模板21的驱动单元23,定模板21固定设置在机架3内,定模板21上设置有与料筒11连通的注塑孔24,动模板22可移动设置在机架3内,模具组件由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组成,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两者之间形成型腔,且第一模具位于定模板21上,第二模具位于动模板22上。

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23包括移模油缸25和锁模油缸26,移模油缸25设置在定模板21的一侧,移模油缸25的活塞杆穿过定模板21后与动模板22固定,锁模油缸26设置在定模板21的另一侧,锁模油缸26的活塞杆穿过定模板21后与动模板22固定。

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23还包括设置在机架3内的顶出油缸27,动模板22上设置有顶出板221,顶出油缸27的活塞杆与顶出板221固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