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塑胶管道挤压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8516发布日期:2018-11-20 20:22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塑胶管道挤压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管生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塑胶管道挤压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结构如专利号cn98119383.8,名称为“网状钢骨架—塑料复合管的网状钢骨架的制造方法和装置”中国发明专利所述)制作过程中,通常需要先将钢丝制作成网状钢骨架,钢骨架的经线与纬线的毎一个交叉接触点都需要预先进行焊接固定,生产速度太慢,效率低下。钢丝焊接处拉伸强度降低,降低了钢材的耐压强度。由于钢丝与聚乙烯塑料两种材料无法自然粘合,钢塑复合管易出现钢丝与塑料分层问题,导致流体从管材端口处渗漏爆管。

为克服上述管材的缺点,申请人发明了一种新型钢网塑料复合管(如图1所示),包括外层塑料层和内层功能层,所述外层塑料层处于内层功能层之外,所述外层塑料层外沿管道轴向方向呈环形均匀分布设置有钢丝线,所述钢丝线被包裹一层热熔胶层。

但是现有的塑料挤出成型装置无法完成前面所述的轴向钢丝线以及对钢丝线表面涂覆热熔这两道工序,因此申请人发明以下结构的塑胶管道挤出成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性能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加工出涂覆热熔胶的轴向钢丝线的新型钢网塑料复合管的新型塑胶管道挤出成型装置,本装置同时能满足生产具有轴向柔性使用需要的复合管道,把钢丝线更换为高强度又具有柔韧性的玻璃纤维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塑胶管道挤出成型装置,包括底座、螺旋式挤出模具和外进料复合模具,所述螺旋式挤出模具和外进料复合模具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旋式挤出模具通过支架固定于设置在底座的后端的丝杆滑轨装置上,所述外进料复合模具通过支架连接在底座的前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特征,所述螺旋式挤出模具包括进料管一、进料管二、螺旋外模套、螺旋内模芯一、螺旋内模芯二、金属模体、冷却水套。

所述螺旋内模芯一位于螺旋外模套内并与之螺栓连接,所述螺旋内模芯二位于螺旋内模芯一内并通过环形连接块与之螺栓连接,所述进料管一和进料管二穿过螺旋外模套分别与螺旋内模芯一和螺旋内模芯二的螺旋流道相通,所述金属模体的一端与外模套固定相连,另一端与冷却水套相连。

所述螺旋外模套与螺旋内模芯一之间、螺旋内模芯一与螺旋内模芯二分别具有空隙,形成内外两条塑胶流道,所述两条塑胶流道在末端汇合后与金属模体的内部设置的塑胶流道相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特征,所述外进料复合模具包括复合进料管、前外模套、后外模套、前内模芯、后内模芯、口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特征,所述前外模套和后外模套之间螺栓连接,所述前内模芯和后内模芯位于前外模套和后外模套内,所述复合进料管与前内模芯的进料口处相连,所述后内模芯固定于金属模体上,与前内模芯螺栓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特征,所述内模芯与前外模套和后外模套之间的空隙形成涂胶流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特征,所述口模与后外模套相连,所述涂胶流道的末端与塑胶流道的末端在口模内流道汇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特征,所述前内模芯的端面设置有环形的丝线引导架,所述丝线引导架上环向设有一圈通孔,所述后内模芯靠内圈部分环形设置有与丝线引导架上的通孔数量相对应的通孔,后内模芯上的通孔与涂胶流道的水平末端位置相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特征,所述冷却水套的外壁与口模内流道的外壁相平齐,冷却水套内设有冷却水进、出口和冷却水道,冷却水套的末端还固定设置有扩径套。冷却水套用于冷却管材内表面,扩径套用于进一步微调节管材内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特征,所述螺旋外模套、金属模体、前外模套、后外模套、前内模芯、口模的外壁上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上还设置有温度检测感应计。加热装置用于保持流道内的温度,也便于设置更长的金属模体,温度检测感应计用于检测加热温度,防止过热或过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特征,所述口模内设置有隔热垫。隔热垫用于防止外喷淋冷却水和冷却水套将口模的温度降低,致使塑料在口模间隙处过早冷却而堵塞口模,影响塑料正常挤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特征,所述冷却水套外设置有喷淋水箱,其端盖与口模外表面相接,喷淋水箱内侧壁设置有喷淋头。喷淋头用于冷却管材外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特征,所述钢丝还可以为玻璃纤维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特征,还包括所述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连接于口模外侧,其端盖与口模外表面相接,喷淋装置内侧壁设置有喷淋头。

在开始加工前,将口模和后外模套一并拆除,并解开后内模芯与前内模芯之间的螺栓连接,通过丝杆滑轨装置将螺旋式挤出模具往外进料复合模具移动。拆除了前述妨碍穿线的装置后,工人即可方便的将钢丝或玻璃纤维线先一一穿过丝线引导架上的通孔,然后再穿过后内模芯上的通孔拉出。此时再将螺旋式挤出模具移回原位,并将前述拆除的装置全部装回固定好即可开始生产。本发明工作时,熔化后的塑料从送料管一和送料管二分别挤入螺旋内模芯一和螺旋内模芯二的螺旋槽流道内,通过螺旋体均匀360度分布至塑胶流道内并由塑胶流道挤出挤出分层的塑胶管道,形成双层结构管道(如外塑料层、内功能层的管道)。塑胶管道挤出至金属模体,并从口模处挤出,同时外进料复合模具将热熔胶挤出至钢丝或玻璃纤维线上涂覆后,一并挤出至塑胶管道的外表面,通过口模内流道出来后进行冷却,最后由扩径套进行内径微调,即可进入下一步加工工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在多层内层塑料初步成型后才将钢丝或玻璃纤维线压在管道表面并进行涂覆热熔胶(称之为中心进料),相比钢丝或玻璃纤维线在内侧而将多层塑料从外侧一次性包裹在它表面的加工方式(称之为外侧进料)来看,中心进料时不会因钢丝或玻璃纤维线的阻挡分流而导致将内外层原料混合,可以实现内层功能层塑料与外层结构层塑料的完美分层共挤复合效果,有利于充分发挥功能层塑料的特殊功效。

2、本发明的可移动的螺旋式挤出模具和可拆除的口模与后外模套结构,可以使工人非常方便的穿接钢丝或玻璃纤维线进入设备内,而不用忍受高温钻入设备内部进行穿线工作,既改善了劳动环境,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更换不同规格模具时,工作效率的提升更加明显。同时,本发明的特殊结构设计,不仅能方便更换钢丝,还能方便更换柔软玻璃纤维线,能满足生产具有轴向柔性使用需要的玻璃纤维复合管道。

3、口模隔热垫的设置能够很好的防止冷却水套与喷淋水在冷却管材内外壁时,冷水过快把口模温度降低,致使塑料冷却堵塞口模,影响塑料正常挤出,设置口模隔热垫的作用,是既要发挥水对刚挤出口模的塑料的迅速冷却定型作用,又能防止塑料在口模间隙内过快冷却的双重目的,达到快速冷却塑胶管道内外侧壁的定型效果。

4、扩口模的设置可以十分方便的调节管材内径直径,通过更换不同口径的扩口模,方便生产同一外径型号不同壁厚规格不同内径尺寸的管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要加工管道的一部分局部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拆下后外模套、口模和喷淋装置后,螺旋式挤出模具向前移动部分距离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2除去喷淋装置和底座后俯视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4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4另一局部剖面示意图,图中隐去了钢丝或玻璃纤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详细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述,本图为管道内层(包括最内层的功能层、中间层的塑料层、最外层的轴向钢丝和热熔胶层),其外层还有钢网层、热熔胶层、外层塑料层等未在此图中展示出,因为本发明主要解决此管道内层的加工问题。

如图2-4所示,一种新型塑胶管道挤出成型装置,包括底座a、螺旋式挤出模具b和外进料复合模具c,所述螺旋式挤出模具b和外进料复合模具c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旋式挤出模具b通过支架a1固定于设置在底座a的后端的丝杆滑轨装置a2上,所述外进料复合模具c通过支架a1连接在底座a的前端。

如图4-6所示,所述螺旋式挤出模具b包括进料管一b1a、进料管二b1b、螺旋外模套b2、螺旋内模芯一b3、螺旋内模芯二b4、金属模体b5、冷却水套b6。

所述螺旋内模芯一b3位于螺旋外模套b2内并与之螺栓连接,所述螺旋内模芯二b4位于螺旋内模芯一b3内并通过环形连接块b7与之螺栓连接,所述进料管一b1a和进料管二b1b穿过螺旋外模套b2分别与螺旋内模芯一b3和螺旋内模芯二b4的螺旋流道相通,所述金属模体b5的一端与外模套固定相连,另一端与冷却水套b6相连。

所述螺旋外模套b2与螺旋内模芯一b3之间、螺旋内模芯一b3与螺旋内模芯二b4分别具有空隙,形成内外两条塑胶流道,所述两条塑胶流道在末端汇合后与金属模体b5的内部设置的塑胶流道相通。

所述外进料复合模具c包括复合进料管c1、前外模套c2、后外模套c3、前内模芯c4、后内模芯c5、口模c6。

所述前外模套c2和后外模套c3之间螺栓连接,所述前内模芯c4和后内模芯c5位于前外模套c2和后外模套c3内,所述复合进料管c1与前内模芯c4的进料口处相连,所述后内模芯c5固定于金属模体b5上,与前内模芯c4螺栓连接。

所述内模芯c4与前外模套c2和后外模套c3之间的空隙形成涂胶流道。

所述口模c6与后外模套c3相连,所述涂胶流道的末端与塑胶流道的末端在口模c6内流道汇合。

所述前内模芯c4的端面设置有环形的丝线引导架c7,所述丝线引导架c7上环向设有一圈通孔,所述后内模芯c5靠内圈部分环形设置有与丝线引导架c7上的通孔数量相对应的通孔,后内模芯c5上的通孔与涂胶流道的水平末端位置相通。

所述冷却水套b6的外壁与口模c6内流道的外壁相平齐,冷却水套b6内设有冷却水进、出口和冷却水道,冷却水套b6的末端还固定设置有扩径套b8。冷却水套用于冷却管材外表面,扩径套b8用于进一步微调节管材内径。

所述螺旋外模套b2、金属模体b5、前外模套c2、后外模套c3、前内模芯c4、口模c6的外壁上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上还设置有温度检测感应计。加热装置用于保持流道内的温度,也便于设置更长的金属模体,温度检测感应计用于检测加热温度,为模具温度调节提供温度电信号。

所述口模c6内设置有隔热垫c7。隔热垫用于防止外喷淋冷却水和冷却水套将口模的温度降低,致使塑料在口模处过度冷却堵塞口模,影响塑料从口模间隙正常挤出。

所述冷却水套b6外设置有喷淋水箱,其端盖与口模c6外表面相接,喷淋水箱内侧壁设置有喷淋头。喷淋头用于冷却管材外壁。

所述钢丝还可以为玻璃纤维线。

还包括所述喷淋装置d,所述喷淋装置连接于口模c6外侧,其端盖与口模c6外表面相接,喷淋装置d内侧壁设置有喷淋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