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干燥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2840发布日期:2018-09-01 03:16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干燥除湿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干燥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在注塑成型加工流程中,需要先对粒料进行干燥除湿处理,以保障后道工艺的技术指标,否则产品成型后会出现缩水、银纹、气泡、龟裂、流痕、透明度不佳等现象。造成这些不良品质的主要原因就是粒料未成型之前未获得充分干燥所致。

而目前在注塑成型车间中,注塑机要根据产品要求去使用不同的粒料进行注塑成型,目前是同一种品类的塑料粒料使用一台塑料干燥除湿装置,所以这会导致需要多增设很多的塑料干燥除湿装置对不同品类的塑料粒料进行干燥除湿,这使到生产的成本升高。

现在的塑料干燥除湿装置存在着以上缺陷,为了让生产成本降低,不用增设那么多的塑料干燥除湿装置,因此人们迫切希望出现一种能同时对不同品类的塑料粒料进行干燥除湿的塑料干燥除湿装置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塑料干燥除湿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该一种塑料干燥除湿装置,包括干燥罐,所述干燥罐内在其底部中心垂直设置转动轴,且转动轴两端分别连接在干燥罐内底部中心和干燥罐上方盖板的中心,所述转动轴一端延伸出至干燥罐外侧底部,所述转动轴延伸出干燥罐外侧底部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机,所述转动轴在干燥罐内底部和盖板之间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储料桶,所述干燥罐的盖板上分别连接真空料斗,所述真空料斗下方的吸料口分别延伸至储料桶内。

优选的,所述储料桶外壁均匀分布通气孔,且通气孔的孔径小于塑料塑料的体积。

优选的,所述干燥罐内壁均设有蜂巢式干燥介质并通过设于干燥罐外侧的第二电机带动旋转。

优选的,所述干燥罐的盖板上连接干燥风机,所述干燥风机的出风口连通至干燥罐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结构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转动轴两侧分别连接有储料桶,所以储料桶为两个,用户通过盖板真空料斗分别吸取不同种类的塑料粒料进不同的储料桶内,然后干燥风机通过出风口向干燥罐内吹进干燥热风,干燥罐内壁的蜂巢式干燥介质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旋转进行吸附水份,转动轴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旋转,所以两个储料桶也随着旋转,由此达到同时进行干燥除湿效果,由于干燥罐内有两个储料桶,所以可同时对两种不同种类的塑料粒料进行干燥除湿,因此能减少车间内配置塑料干燥除湿装置的数量,让生产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储料桶的具体示意图。

附图中:干燥罐1、转动轴2、盖板3、第一电机4、储料桶5、真空料斗6、吸料口7、通气孔8、第二电机9、干燥风机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塑料干燥除湿装置实施例,其包括干燥罐1,该干燥罐1内在其底部中心垂直设置转动轴2,且转动轴2两端分别连接在干燥罐1内底部中心和干燥罐1上方盖板3的中心,该转动轴2一端延伸出至干燥罐1外侧底部,该转动轴2延伸出干燥罐1外侧底部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机4,该转动轴2在干燥罐1内底部和盖板3之间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储料桶5,该干燥罐1的盖板3上分别连接真空料斗6,该真空料斗6下方的吸料口7分别延伸至储料桶5内,所述储料桶5外壁均匀分布通气孔8,且通气孔8的孔径小于塑料塑料的体积,该干燥罐1内壁均设有蜂巢式干燥介质并通过设于干燥罐1外侧的第二电机9带动旋转,该干燥罐1的盖板3上连接干燥风机10,该干燥风机10的出风口连通至干燥罐1内。

结合上述的一种塑料干燥除湿装置实施例,在使用时,由于转动轴2两侧分别连接有储料桶5,所以储料桶5为两个,用户通过盖板3上分别设置的真空料斗6分别吸取不同种类的塑料粒料进不同的储料桶5内,然后干燥风机10通过出风口向干燥罐1内吹进干燥热风,干燥罐1内壁的蜂巢式干燥介质通过第二电机9带动旋转进行吸附水份,转动轴2通过第一电机4带动旋转,所以两个储料桶5也随着旋转,由此达到同时进行干燥除湿效果,由于干燥罐1内有两个储料桶5,所以可同时对两种不同种类的塑料粒料进行干燥除湿,因此能减少车间内配置塑料干燥除湿装置的数量,让生产成本降低。

由于储料桶5外壁均匀分布的通气孔8,不仅起到导入气流到储料桶5内的作用,还起到了改善储料桶5内的塑料塑料与干燥热风的接触效果,提高干燥除湿效率。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该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飾、名代、简化,均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