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介质模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0333发布日期:2018-11-02 23:02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模温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介质模温机。



背景技术:

在注塑行业中,模具温度控制器(简称模温机)是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对模具温度要求较严格的塑料产品成型质量有着直接影响。目前市场上无论是哪种方式加热的模温机,功能如何繁多,性能如何好,都避免不了以下问题:1、管道和加热器本身结垢,模具锈蚀,从而引起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模具故障率高、维保难度大、养护成本高,直接增加了企业运行成本;2、冷却塔由于安装在室外,难免进入杂质,会导致液压系统由于密封件老化、损坏漏水漏油,浪费维保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对环境造成污染;3、普通电热管模温机易损件多,耗电量大,直接导致企业越用越贵,增加了支出费用也就减少了利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空气介质模温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空气介质模温机,包括,

加热器组件,其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PTC加热器,所述壳体上设有A端连接器、B端连接器、温感探头、压缩空气通道和泄放通道,壳体的底部形成一回流泄放区,所述A端连接器设置于壳体的顶部,所述B端连接器设置于壳体底部的回流泄放区,所述压缩空气通道由壳体外接入至壳体内的PTC加热器处,压缩空气通道上设有电磁阀,所述泄放通道由壳体外接入至壳体底部的回流泄放区,泄放通道上设有冷却器和消声器;

A端管道,其一端连接A端连接器,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加热的空气接入至模具的第一分配器;

B端管道,其一端连接B端连接器,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模具内加热的空气接出的第二分配器;

吸风机,其设置于B端管道上;

高压风泵,其包括通过联轴器相连接的笼型风叶和电动机,所述笼型风叶设置于加热器组件的壳体内,所述电动机设置于加热器组件的壳体外;以及

主控制器,其分别与PTC加热器、温感探头、电磁阀、吸风机、电动机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组件的壳体上设有对应温感探头的温感探头接口,所述加热器组件的泄放通道上设有对应冷却器的冷却器接口和对应消声器的消声器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空气通道上还设有压力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器包括短路保护装置、过载保护装置和过热保护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采用空气介质,解决了普通模温机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结垢与泄漏问题;

2、采用高压风泵和PTC加热器,由于不需要使用水泵和电热管,因此与水泵和电热管相关的所有部件都全部省去,简化了机器结构,增强了稳定性,维保工作也变得更简单,维保成本大幅减少,直接为企业减负;

3、由于不需要参与到冷却水系统中运行,使得冷却水塔的水质更好,直接减少了冷却水塔的维护成本,注塑机冷却器运行将会更高效;

4、模具内部不会锈蚀氧化,由此引起的故障率将会更低,直接减少模具维保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5、空气在压缩过程中就在产生热量,加上热气的循环加热,使得电热转换效率远比普通模温机要高,能够节能减排,减少企业开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如下:

1壳体

2 PTC加热器

3回流泄放区

4温感探头

5压缩空气通道

6电磁阀

7泄放通道

8冷却器

9消声器

10 A端管道

11第一分配器

12 B端管道

13第二分配器

14吸风机

15高压风泵

16笼型风叶

17联轴器

18电动机

19主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实用新型。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这些实施方案只是阐述,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模温机的加热传送介质为空气,该模温机包括加热器组件、A端管道10、B端管道12、吸风机14、高压风泵15和主控制器19。

加热器组件,其包括壳体1和设置于壳体1内的PTC加热器2,所述壳体1上设有A端连接器、B端连接器、温感探头4、压缩空气通道5和泄放通道7,壳体1的底部形成一回流泄放区3,所述A端连接器设置于壳体1的顶部,所述B端连接器设置于壳体1底部的回流泄放区3,所述压缩空气通道5由壳体1外接入至壳体1内的PTC加热器2处,压缩空气通道5上设有电磁阀6和压力调节阀,所述泄放通道7由壳体1外接入至壳体1底部的回流泄放区3,泄放通道7上设有冷却器8和消声器9。其中,壳体1上设有对应温感探头4的温感探头4接口,泄放通道7上设有对应冷却器8的冷却器接口和对应消声器9的消声器接口。

A端管道10,所述A端管道10的一端连接A端连接器,A端管道10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加热的空气接入至模具的第一分配器11。B端管道12,所述B端管道12的一端连接B端连接器,B端管道12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模具内加热的空气接出的第二分配器13。所述第一分配器11和第二分配器13分别连接模具的两端。

吸风机14,其设置于B端管道12上,用于模具内加热的空气的抽出。

高压风泵15,其包括通过联轴器17相连接的笼型风叶16和电动机18,所述笼型风叶16设置于加热器组件的壳体1内且位于PTC加热器2下面,笼型风叶16用于PTC加热器2的散热,所述电动机18设置于加热器组件的壳体1外。

主控制器19,其分别与PTC加热器2、温感探头4、电磁阀6、吸风机14、电动机18电连接。主控制器19包含有显示器和机箱。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模温机工作时,主控制器19根据温感探头4采集到的系统温度和设定温度决定是否给PTC加热器2供电加热。当系统需要加热时,主控制器19给PTC加热器2供电使其加热,高压风泵15的电动机18通过联轴器17驱动笼型风叶16高速给PTC加热器2散热,同时,压缩空气通道5上的电磁阀6将被打开,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入口进入,比高压风泵15产生的压力稍大的压缩空气吹过PTC加热器2,有加强热效率传送的作用。空气加热后形成的热气依次通过A端连接器、A端管道10、第一分配器11进入模具,再通过B端管道12上的吸风机14抽出而依次通过第二分配器13、B端管道12、B端连接器进入壳体1底部的回流泄放区3,完成一个循环。进入回流泄放区3的热气中,一部分热气被高压风泵15的笼型风叶16再次送入A端,另一小部分热气通过泄放通道7,经由冷却器8降温后从消声器9排出,这使得A端和B端始终保持一个压差,利用了模具端排出的余热来达到节能目的。而且,经过冷却器8排放的气体接近常温,以免对车间温度产生影响,消声器9则减少了排气噪声。

具体实施时的安全性考虑:1、电气部分的安全性,整个模温机有良好的接地保护措施,凡是金属部分都要可靠接地,如图1中的壳体1、B端管道12、电动机18、主控制器19、模具均接地,另外,在主控制器19的机箱内部要增设自动短路保护、保险丝保护、过热保护装置,确保使用安全;

2、压力系统的安全性,模温机本身有一个泄放通道7,A端、B两端有一个压差,有高温却没有高压,消除了高压爆裂危险,在工作时的A端连接器处的压力在压缩空气接入压力调节阀后小于0.5MP,B端连接器处的压力则由于泄放通道7的存在,只有0.2MP左右;

3、高温部分的安全性:所有发热部位都被耐高温隔热层包裹覆盖,其作用一是防止高温对人体和不耐热物品的烫伤,二是减少散热降低加热能耗。

应当指出,对于经充分说明的本实用新型来说,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的实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