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高摩擦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9825发布日期:2019-03-02 03:41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循环水高摩擦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旧PET瓶回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PET瓶回收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据智研咨询发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再生聚酯涤纶年产能达到1000万吨,随着PET的废碎料和下脚料被列入《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聚酯(PET)回收利用的产能将进一步扩大,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就需要从事废旧PET瓶回收加工的企业进行企业升级,摆脱过去以手工业生产为主的生产状况,在设备能力和生产组织上的提升;同时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实行史上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要求从事废旧PET瓶回收加工的企业在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的前提下提高生产能力;目前从事废旧PET瓶回收加工的企业在PET清洗的工艺环节大多采用“热煮洗+水冲洗”工艺,其缺点如下:1、效率低。2、热煮洗会使PET片基质量下降。3、在冲洗环节,冲洗水不能回收利用,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4、煮洗水和冲洗水内含有工业碱成份,随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水循环高摩擦清洗机”采用的是“冷洗 +冲洗+水处理循环”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和PET片基的质量,同时避免了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再生聚酯(PET)回收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效率低,质量差,污染环境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全自动化、无环境污染的废旧PET瓶回收加工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旧PET片基水循环高摩擦清洗机,包括清洗部,漂洗部,清洗液循环部,循环水酸碱中和及絮凝部,循环水处理及储存部等五大部分组成。五大部分由阀体及相关管件连接;1-电机,8-电磁阀A,15-电磁阀B,10- 电磁蝶形阀A,17-电磁蝶形阀B,20-隔膜泵A,26-电磁阀C,22-搅拌电机,28-隔膜泵B,29- 自吸泵在电器控制中心(PLC),预设程序控制下自动完成清洗,漂洗及水处理再循环过程。上述的清洗部包含:(1)电机,(2)料斗,(3)清洗罐体,(4.)清洗叶片轴,(5)清洗叶片, (6)清洗罐网孔板,(7)清洗罐集水罩,(8)电磁阀A,(9)清洗喷淋管,(5)清洗叶片置于(4) 清洗叶片轴上并有一定角度。

上述的漂洗部包含:(11)漂洗叶片轴.,(12)漂洗叶片,(13)漂洗罐网孔板,(14)漂洗罐集水罩,(15)电磁阀B,(16)漂洗喷淋管,(17)电磁碟形阀B,(18)出料口,(12)漂洗叶片置于(11)清洗叶片轴上并有一定角度。

上述的清洗部通过(10)电磁碟形阀A与漂洗部连接。

上述的清洗液循环部包含:(19)清洗液循环罐体,(20)隔膜泵A。

上述的循环水酸碱中和及絮凝部包含:(21)循环水酸碱中和及絮凝罐体,(22)搅拌电机, (23)搅拌杆,(24)PH值检测仪,(25)中和液及絮凝剂储存箱.,(26)电磁阀C。

上述循环水处理及储存部包含:(27)循环水处理及储备罐,(28)隔膜泵B,(29)自吸泵, (30)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清洗部中的(4)清洗叶片轴高速旋转,配合以(9)清洗喷淋管有控制的清洗液喷淋和(8)电磁阀A有序“开”“关”,使PET片基料反复揉搓,“湿洗”与“干洗”的交替,达到非常好的清洗效果;清洗完毕的PET片基料进入漂洗部后在(11)漂洗叶片轴的高速旋转作用下,(16)漂洗喷淋管有控制的间断冲洗和(15)电磁阀B有序“开”“关”, PET片基料经过反复冲洗,甩干的过程,输出的PET片基料基本不含水和杂质。

清洗液循环部中的清洗液通过(20)隔膜泵A驱动,反复重复使用,当清洗液循环部中的清洗液不能满足清洗要求时,通过手动(32)球阀B清洗液排放到循环水酸碱中和及絮凝部,经中和、絮凝后进入循环水处理及储存部进一步净化排出。

漂洗水经过(15)电磁阀B进入到循环水酸碱中和及絮凝部,经中和、絮凝后,经(30) 过滤器进入循环水处理及储存部,再由(29)自吸泵驱动进行下一循环漂洗,漂洗水反复重复使用,在其不能满足漂洗要求时,关闭(34)球阀D,打开(33)球阀C,排出漂洗液,更新。

本实用新型满足了清洗水和漂洗水循环使用,起到了节水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在定期更换清洗用水时,使要更换的水量控制在一个最低标准量,这个“量”能满足,能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供小型企业使用的污水处理设备所要求的技术参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工艺上从“热洗”变为“冷洗”,提高PET片基料的质量,同时节约了用水,降低了生产成本,最主要的是解决了这个行业污水处理无法实施的行业瓶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清洗及漂洗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循环水中和絮凝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处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循环原理示意图

图中:(1)电机,(2)料斗,(3)清洗罐体,(4)清洗叶片轴,(5)清洗叶片,(6)清洗罐网孔板, (7)清洗罐集水罩,(8)电磁阀A,(9)清洗喷淋管,(10)电磁碟形阀A,(11)漂洗叶片轴, (12)漂洗叶片,(13)漂洗罐网孔板,(14)漂洗罐集水罩,(15.)电磁阀B,(16)漂洗喷淋管, (17)电磁碟形阀B,(18)出料口,(19)清洗液循环罐体,(20)隔膜泵A,(21)循环水酸碱中和及絮凝罐体,(22)搅拌电机,(23)搅拌杆,(24)PH值检测仪,(25)中和液及絮凝剂储存箱., (26)电磁阀C,(27)循环水处理及储备罐,(28)隔膜泵B,(29)自吸泵,(30.)过滤器,(31)球阀A (32)球阀B,(33)球阀C,(34)球阀D。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其由(1)电机,以及清洗、漂洗部、清洗液循环部、循环水酸碱中和及絮凝部、循环水处理及储存部等组成,清洗部及漂洗部通过(10)电磁碟形阀A连接,完成PET片基料清洗和漂洗的整个过程;清洗、漂洗部、清洗液循环部、循环水酸碱中和及絮凝部、循环水处理及储存部由相关管路连接我,完成清洗液和漂洗水的处理及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生产过程:PET片基料自(2)料斗加入清洗部内,此时(1)电机开启,(32) 球阀B关闭,(31)球阀A打开,(20)隔膜泵A启动,(8)电磁阀A关闭,(10)电磁碟形阀A关闭;清洗液循环部中的清洗液经(31)球阀A及(9)清洗喷淋管进入清洗部,PET片基料在清洗部的(5)清洗叶片作用下相互揉搓一段时间后,(8)电磁阀A打开,清洗部中的清洗液清洗部进入回水管,经(8)电磁阀A回到清洗液循环部。在此阶段PET片基料完成了清洗和甩干的过程,清洗液完成循环,清洗完毕。

PET片基料清洗完毕后,(10)磁碟形阀A打开,此时(29)吸泵启动,(33)阀C关闭,(34)阀D打开,(15)磁阀B关闭,(17)电磁碟形阀A关闭;清洗完毕的PET片基料经(10)磁碟形阀A进入到漂洗部内,同时循环水处理及储存部内的漂洗液由(29)自吸泵驱动,经(34)球阀D、(16)漂洗喷淋管进入漂洗部内,漂洗部内的PET片基料在(12)漂洗叶片作用下相互揉搓,完成有水漂洗;在设定时间节点,(15)电磁阀B打开,漂洗部内漂洗液经 (15)电磁阀B回流至循环水酸碱中和及絮凝部;此过程维持一定时间,漂洗部内的PET片基料在喷淋状态下完成喷淋漂洗;喷淋漂洗结束后,(29)自吸泵停止,PET片基料甩干;甩干过程结束后,(17)电磁碟形阀A打开,漂洗部内PET片基料通过(17)电磁碟形阀A,(18)出料口送出,清洗、漂洗结束。

在整个漂洗过程中,若(15)电磁阀B打开,漂洗液实时经(15)电磁阀B回流到循环水酸碱中和及絮凝部中,此时循环水酸碱中和及絮凝部内的(22)搅拌电机常开,(23)搅拌杆使循环水酸碱中和及絮凝部内的液体介质处于均匀状态,(24)PH值检测仪实时监测液体介质的酸碱度,当液体介质酸碱度超出设定值时,(26)电磁阀C打开,预置于(25)中和液及絮凝剂储存箱内的中和剂和絮凝剂进入循环水酸碱中和及絮凝部中,发生中和反应和絮凝反应;当液体介质酸碱度回落到设定值范围时,(26)电磁阀C关闭,中和剂和絮凝剂的添加停止。在此过程中,(28)隔膜泵B自带的水位监测器监测循环水酸碱中和及絮凝部液体的水位高低,当其水位超出设定值时,(28)隔膜泵B启动,循环水酸碱中和及絮凝部内的液体介质由(28)隔膜泵B驱动进入到(30)过滤器中进行过滤,过滤后得到的符合要求的漂洗水,由管道进入循环水处理及储存部的(27)循环水处理及储备罐待用,漂洗水完成循环。

当清洗水和漂洗水使用一定时间周期后需更换,此时,(1)电机停止,(32)球阀B打开, (31)球阀A关闭,(20)隔膜泵A启动,(28)隔膜泵B启动,(29)自吸泵启动,(34)球阀D关闭, (33)球阀C打开,(22)搅拌电机打开,清洗液循环部中的清洗液经(34)球阀D进入到循环水酸碱中和及絮凝部,循环水酸碱中和及絮凝部的(23)搅拌杆使循环水酸碱中和及絮凝部内的液体介质处于均匀状态,(24)PH值检测仪实时监测液体介质的酸碱度,当液体介质酸碱度超出设定值时,(26)电磁阀C打开,预置于(25)中和液及絮凝剂储存箱内的中和剂和絮凝剂进入循环水酸碱中和及絮凝部中,发生中和反应和絮凝反应;(28)隔膜泵B驱动液体介质进入到(30) 过滤器中进行过滤,过滤后得到的符合要求的水由管道进入循环水处理及储存部的(27)循环水处理及储备罐,再由(29)自吸泵驱动,经(33)球阀C排出,循环水处理更换排出完成。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为典型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