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降解薄膜粉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8083发布日期:2018-10-30 23:1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薄膜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降解薄膜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薄膜是人们生活中十分常见且常用的物品,比如塑料袋、保鲜膜等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塑料薄膜的使用也更加频繁,使用量极度加剧。然而,塑料薄膜却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的材料,如果堆积在土壤里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污染,严重危害到人类的健康。因此,将塑料薄膜进行回收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这不仅有助于周围环境的保护,更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现有的对塑料薄膜的回收一般都需要对其进行破碎处理,以方便后续进一步的生物降解操作。

申请号为CN201320536480.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装有除尘罩的塑料薄膜边料破碎机,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塑料薄膜边料破碎机在使用过程中碎屑粉尘乱飞导致电机烧毁和环境恶化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包括破碎机本体和安装在破碎机本体上的百叶窗,还包括固定安装在百叶窗上的除尘罩,所述的除尘罩上开有排气孔,所述的排气孔上接排气弯管。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解决塑料薄膜边料破碎机产生的碎屑粉尘的收集问题,降低了设备故障率。

虽然该实用新型专利对碎屑粉尘具备一定的收集效果,但是其中设置的破碎机定子对于塑料薄膜的破碎效果较差,破碎机定子中设置的筛网与转子的组合主要依靠转子上的破碎齿对塑料薄膜进行破碎,由于塑料薄膜质量较轻,塑料薄膜很容易附着在破碎齿上,造成破碎齿的切碎效果差,另外这部分附着在破碎齿上的塑料薄膜难以得到很好的切割破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塑料薄膜破碎机破碎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破碎效果更好的生物降解薄膜粉碎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物降解薄膜粉碎装置,包括破碎筒,破碎筒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破碎筒内设有破碎辊,破碎辊包括第一破碎辊、第二破碎辊,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的转动方向相同;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上均设有若干齿圈,每个齿圈均包括沿第一破碎辊或第二破碎辊周向均布的多个破碎齿,且第一破碎辊的齿圈与第二破碎辊的齿圈交错设置。

其中,第一破碎辊上破碎齿的外缘与第二破碎辊的圆柱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0厘米;第二破碎辊破碎齿的外缘与第一破碎辊的圆柱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0厘米。

其中,所述破碎齿包括上齿面以及下齿面,上齿面与破碎辊圆柱面在上齿面位置处的切线之间的角度为α,15°≤α≤45°。

其中,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之间的正下方还设置有第三破碎辊,第三破碎辊的转动方向与第一破碎辊的转动方向相同。

其中,第三破碎辊上破碎齿的外缘与第一破碎辊上破碎齿的外缘、第二破碎辊上破碎齿的外缘之间的最短距离均为10厘米。

其中,进料口设置于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之间的正上方。

其中,破碎筒的侧壁还设置有隔尘网,隔尘网的下方设有粉尘收集室。

其中,隔尘网的顶部还开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置有开关阀。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相互配合,在薄膜进入到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之间时,第一破碎辊上设置的破碎齿与第二破碎辊上设置的破碎齿对薄膜产生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会对薄膜产生撕裂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薄膜质量较轻,部分薄膜容易附着在破碎齿上,导致薄膜难以受到很好的撕碎效果,通过将第一破碎辊的破碎齿与第二破碎辊的破碎齿错位设置,破碎齿便能很容易地将附着在对向设置的破碎齿上的薄膜带离,从而对薄膜进行更好地粉碎。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更优的粉碎效果,避免了部分附着在破碎辊的破碎齿上的薄膜难以受到粉碎作用。

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破碎辊上破碎齿的外缘与对应破碎辊的圆柱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0厘米,这样既能保证薄膜在通过两组破碎辊之间时保证良好的破碎效果,又能保证破碎辊上的破碎齿在工作时不会对对面的破碎辊辊身本体造成伤害,从而保证整体保持高效稳定的工作状态。

3、本实用新型中,将上齿面与破碎辊圆柱面在上齿面位置处的切线之间的角度设置在15°到45°之间,这样使破碎齿保持与破碎辊工作方向一致的倾斜,破碎齿在工作时能够对塑料薄膜产生一定的勾力,从而增强了整体的破碎效果。

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完全相同,这样更加便于整体的排布以及安装;另外,将第三破碎辊设置于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之间的正下方,这样使得通过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之间的塑料薄膜无论往那一边落下,都会经过第三破碎辊的作用,同时,第三破碎辊与第一破碎辊之间、第三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之间由于破碎齿之间运动方向相反,因此更加增强了整体的粉碎效果。

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三破碎辊上破碎齿的外缘与第一破碎辊、第二破碎辊破碎齿的外缘最短距离为10厘米,不仅保证了各破碎辊之间的协调良好的工作,避免了破碎辊之间由于破碎齿发生碰撞而造成的损害,同时还保证了整体对于薄膜的彻底的粉碎。

6、本实用新型中,设置进料口于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中间位置的上方,保证了尽可能多的薄膜进入到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之间进行较为深层次的破碎。

7、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隔尘网以及粉尘收集室,使得破碎辊在进行破碎时产生的碎屑粉尘能够沉积进行收集,很好的避免了粉尘对于周围环境的污染。

8、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隔尘网上设置进水管以及相应的开关阀,在破碎辊进行工作时,打开开关阀,进水管中流出的细小的水流将隔尘网润湿,使得粘附在隔尘网上的粉尘得到很好的收集,另外水流还能对破碎筒中的温度进行一定程度的降低,使整体更加安全稳定地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A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破碎筒、2-进料口、3-第一破碎辊、4-第二破碎辊、5-第三破碎辊、6-隔尘网、7-粉尘收集室、8-进水管、9-开关阀、10-上齿面、11-下齿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生物降解薄膜粉碎装置,包括直立设置的破碎筒,破碎筒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呈锥形设置,方便更多的薄膜更好地进入到破碎筒内进行破碎;破碎筒内还设置有破碎辊,破碎辊包括第一破碎辊、第二破碎辊,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水平并排设置于进料口下方,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的转动方向相同,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上均设有若干齿圈,齿圈沿着第一破碎辊的圆柱面或第二破碎辊的圆柱面的切向设置;每个齿圈均包括沿第一破碎辊或第二破碎辊周向均布的多个破碎齿,同一齿圈上的破碎齿在工作过程中运动周向相同;另外,将第一破碎辊的齿圈与第二破碎辊的齿圈交错设置,即第一破碎辊的任意一个齿圈都处于第二破碎辊所对应的两个齿圈的中间。

在工作过程中,从进料口进入的薄膜一部分进入到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之间,当破碎辊顺时针转动时,第一破碎辊的破碎齿对薄膜产生斜向下的作用力,而第二破碎辊的破碎齿对薄膜产生斜向上的作用力;当破碎辊逆时针转动时,第一破碎辊的破碎齿对薄膜产生斜向上的作用力,而第二破碎辊的破碎齿对薄膜产生斜向下的作用力;这样实施之后破碎齿对薄膜产生的作用力总是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会对薄膜产生撕裂的效果。另外,因为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上的齿圈交错设置,这样使得破碎辊上的破碎齿能很容易地将附着在对面相应位置的破碎齿上的薄膜带离,从而对薄膜进行更好地粉碎。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更优的粉碎效果,避免了部分附着在破碎辊的破碎齿上的薄膜难以受到粉碎作用。

作为优选的,第一破碎辊上破碎齿的外缘与第二破碎辊的圆柱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0厘米;第二破碎辊破碎齿的外缘与第一破碎辊的圆柱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0厘米,当破碎辊在运转过程中,第一破碎辊上的每一个破碎齿距离第二破碎辊圆柱面最近的时候总保持10厘米的间距,同样第二破碎辊上的每一个破碎齿距离第一破碎辊圆柱面最近的时候总保持10厘米的间距。这样既能保证薄膜在通过两组破碎辊之间时保证良好的破碎效果,又能保证破碎辊上的破碎齿在工作时不会对对面的破碎辊辊身本体造成伤害,从而保证整体保持高效稳定的工作状态。

作为优选的,所述破碎齿包括上齿面以及下齿面,上齿面与破碎辊圆柱面在上齿面位置处的切线之间的角度为α,15°≤α≤45°。这样设置首先使得破碎齿保持与破碎辊工作方向一致的倾斜,破碎齿在工作时能够对塑料薄膜产生一定的勾力,进而增强整体的粉碎效果。其次该角度设置为最优的角度范围,对于薄膜产生的破碎效果也更优。

作为优选的,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并列排布在进料口下方,另外还设置有第三破碎辊安装在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中间处的下方,三个破碎辊呈等腰三角形排布,第三破碎辊的转动方向与第一破碎辊的转动方向相同。通过设置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完全相同,这样更加便于整体的排布以及安装;另外,将第三破碎辊设置于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之间的正下方,这样使得通过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之间的塑料薄膜无论往那一边落下,都会经过第三破碎辊的作用,同时,第三破碎辊与第一破碎辊之间、第三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之间由于破碎齿之间运动方向相反,因此更加增强了整体的粉碎效果。

作为优选的,第三破碎辊上破碎齿的外缘与第一破碎辊上破碎齿的外缘、第二破碎辊上破碎齿的外缘之间的最短距离均为10厘米。三个破碎辊正常运转过程中,第三破碎辊的破碎齿与第一破碎辊上的破碎齿、第二破碎辊上的破碎齿的之间总保持最小距离为10厘米的间距。这样不仅保证了各破碎辊之间的协调良好的工作,避免了破碎辊之间由于破碎齿发生碰撞而造成的损害,同时还保证了整体对于薄膜的彻底的粉碎。

作为优选的,进料口设置于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之间的正上方,这样保证了尽可能多的薄膜进入到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之间进行较为深层次的破碎。

作为优选的,破碎筒的侧壁还设置有隔尘网,隔尘网的下方设有粉尘收集室。这样使得破碎辊在进行破碎时产生的碎屑粉尘能够沉积进行收集,很好的避免了粉尘对于周围环境的污染。

作为优选的,隔尘网的顶部还开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置有开关阀。在破碎辊进行工作时,打开开关阀,进水管中流出的细小的水流将隔尘网润湿,使得粘附在隔尘网上的粉尘得到很好的收集,另外水流还能对破碎筒中的温度进行一定程度的降低,使整体更加安全稳定地运行。

实施例1

一种生物降解薄膜粉碎装置,包括直立设置的破碎筒,破碎筒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呈锥形设置,方便更多的薄膜更好地进入到破碎筒内进行破碎;破碎筒内还设置有破碎辊,破碎辊包括第一破碎辊、第二破碎辊,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水平并排设置于进料口下方,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的转动方向相同,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上均设有若干齿圈,齿圈沿着第一破碎辊的圆柱面或第二破碎辊的圆柱面的切向设置;每个齿圈均包括沿第一破碎辊或第二破碎辊周向均布的多个破碎齿,同一齿圈上的破碎齿在工作过程中运动周向相同;另外,将第一破碎辊的齿圈与第二破碎辊的齿圈交错设置,即第一破碎辊的任意一个齿圈都处于第二破碎辊所对应的两个齿圈的中间。

在工作过程中,从进料口进入的薄膜一部分进入到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之间,当破碎辊顺时针转动时,第一破碎辊的破碎齿对薄膜产生斜向下的作用力,而第二破碎辊的破碎齿对薄膜产生斜向上的作用力;当破碎辊逆时针转动时,第一破碎辊的破碎齿对薄膜产生斜向上的作用力,而第二破碎辊的破碎齿对薄膜产生斜向下的作用力;这样实施之后破碎齿对薄膜产生的作用力总是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会对薄膜产生撕裂的效果。另外,因为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上的齿圈交错设置,这样使得破碎辊上的破碎齿能很容易地将附着在对面相应位置的破碎齿上的薄膜带离,从而对薄膜进行更好地粉碎。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更优的粉碎效果,避免了部分附着在破碎辊的破碎齿上的薄膜难以受到粉碎作用。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第一破碎辊上破碎齿的外缘与第二破碎辊的圆柱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0厘米;第二破碎辊破碎齿的外缘与第一破碎辊的圆柱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0厘米,当破碎辊在运转过程中,第一破碎辊上的每一个破碎齿距离第二破碎辊圆柱面最近的时候总保持10厘米的间距,同样第二破碎辊上的每一个破碎齿距离第一破碎辊圆柱面最近的时候总保持10厘米的间距。这样既能保证薄膜在通过两组破碎辊之间时保证良好的破碎效果,又能保证破碎辊上的破碎齿在工作时不会对对面的破碎辊辊身本体造成伤害,从而保证整体保持高效稳定的工作状态。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破碎齿包括上齿面以及下齿面,上齿面与破碎辊圆柱面在上齿面位置处的切线之间的角度为α,15°≤α≤45°。这样设置首先使得破碎齿保持与破碎辊工作方向一致的倾斜,破碎齿在工作时能够对塑料薄膜产生一定的勾力,进而增强整体的粉碎效果。其次该角度设置为最优的角度范围,对于薄膜产生的破碎效果也更优。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3中任一项的基础上,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并列排布在进料口下方,另外还设置有第三破碎辊安装在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中间处的下方,三个破碎辊呈等腰三角形排布,第三破碎辊的转动方向与第一破碎辊的转动方向相同。通过设置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完全相同,这样更加便于整体的排布以及安装;另外,将第三破碎辊设置于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之间的正下方,这样使得通过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之间的塑料薄膜无论往那一边落下,都会经过第三破碎辊的作用,同时,第三破碎辊与第一破碎辊之间、第三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之间由于破碎齿之间运动方向相反,因此更加增强了整体的粉碎效果。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第三破碎辊上破碎齿的外缘与第一破碎辊上破碎齿的外缘、第二破碎辊上破碎齿的外缘之间的最短距离均为10厘米。三个破碎辊正常运转过程中,第三破碎辊的破碎齿与第一破碎辊上的破碎齿、第二破碎辊上的破碎齿的之间总保持最小距离为10厘米的间距。这样不仅保证了各破碎辊之间的协调良好的工作,避免了破碎辊之间由于破碎齿发生碰撞而造成的损害,同时还保证了整体对于薄膜的彻底的粉碎。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料口设置于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之间的正上方,这样保证了尽可能多的薄膜进入到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之间进行较为深层次的破碎。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破碎筒的侧壁还设置有隔尘网,隔尘网垂直于破碎筒内设置,且隔尘网靠近侧壁且与侧壁有20厘米的距离,隔尘网的下方还设有粉尘收集室。这样使得破碎辊在进行破碎时产生的碎屑粉尘能够沉积进行收集,很好的避免了粉尘对于周围环境的污染。

实施例8

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隔尘网的顶部还开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置有开关阀。在破碎辊进行工作时,打开开关阀,进水管中流出的细小的水流将隔尘网润湿,使得粘附在隔尘网上的粉尘得到很好的收集,另外水流还能对破碎筒中的温度进行一定程度的降低,使整体更加安全稳定地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