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卧式胶辊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7791发布日期:2018-12-05 20:53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新型卧式胶辊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辊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卧式胶辊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胶辊制造用的模具采用封闭的立式圆筒型模具浇注聚氨酯胶辊,使用方法为:选取合适的模具及两挡板,先将一头的挡板固定并密封,再把制作好的胶辊铁芯放进去浇注,然后将另一头用挡板盖住,密封好后进入烘箱定型。这种模具结构采用的圆筒型模,在使用前要刷防粘油,使用后还要清洗干净,使用及其不便,影响生产效率,增加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新型卧式胶辊模具,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新型卧式胶辊模具包括圆筒型模和两挡板,所述圆筒型模横向设置,且在其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条型开口,所述开口设有向外垂直所述圆筒型模的翻边,所述翻边上设有开口调节手柄,两所述挡板设于圆筒型模内的两端。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卧式胶辊模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插槽板,所述插槽板呈弧形,且所述插槽板与圆筒型模的弧度相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卧式胶辊模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插槽板设于所述开口,与所述圆筒型模配合形成一整圆。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卧式胶辊模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插槽板的两侧与圆筒型模凹凸槽结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卧式胶辊模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圆筒型模的内壁喷涂有特氟龙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卧式胶辊模具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利用卧式的开口型模具结构,解决了传统封闭型模具需要刷防粘油及清洗的问题,使用方便,降低了操作难度及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所述插槽板的设置,消除了开口的多余胶体,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卧式胶辊模具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提供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所述新型卧式胶辊模具1包括圆筒型模11和两挡板12,所述圆筒型模11横向设置,且在其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条型开口13,所述开口13设有向外垂直所述圆筒型模11的翻边14,所述翻边14上设有开口调节手柄15,两所述挡板12设于圆筒型模11内的两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插槽板16,所述插槽板16呈弧形,且所述插槽板16与圆筒型模11的弧度相匹配。

具体地,所述插槽板16设于所述开口13,与所述圆筒型模11配合形成一整圆。

优选地,所述插槽板16的两侧与圆筒型模11凹凸槽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圆筒型模11的内壁喷涂有特氟龙涂层,具有良好的防粘、耐腐蚀、耐高温的特性。

工作原理:选取合适的模具及两挡板,调节所述开口调节手柄15将安装好胶辊铁芯的两挡板12固定并密封,通过所述开口13进行浇注,浇注后利用所述插槽板16将多余的胶体排出,最后加入烘箱定型;开模时,调节所述开口调节手柄15,使所述开口13扩张,取出插槽板16、挡板12及胶辊即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卧式胶辊模具1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利用卧式的开口型模具结构,解决了传统封闭型模具需要刷防粘油及清洗的问题,使用方便,降低了操作难度及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所述插槽板16的设置,消除了开口13的多余胶体,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