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PR管材模具热能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5830发布日期:2019-02-10 23:1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PPR管材模具热能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管道模具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PR管材模具热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作为管材生产中的主要装备,使用了大量的加热圈装置,但模具仅需加热到一定温度并进行一段时间保温即可,当熔体开始挤出时,由于内部熔体运行时不断的提供热量的作用,模具内部会形成过多的热能,而这些热能是对产品性能是不利的,一般需要依靠外部装置将这些热量逐步排出模具外,以保证模具温度的恒定,不影响管材的性能。而这些直接排向在空气中热能,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装置,解决模具过热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同时对热能进行回收利用,从而提升管材生产的稳定性及产品性能,并实现节源增效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PR管材模具热能回收装置,包括模具受热体,设置在模具受热体外周的加热圈,模具受热体内设有容纳熔融PPR管材熔体的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受热体的中心设有热能聚集腔,所述熔道螺旋环绕在热能聚集腔的外周并与热能聚集腔相互隔离,所述模具受热体上设有热能收集管,所述热能收集管的一端与热能聚集腔连通,另一端通过热能吸入导管与气体传输泵相连;所述气体传输泵的输出端通过热能输出导管与热能需求设备相连接。

所述热能聚集腔和/或模具受热体设有感温探头,所述气体传输泵及感温探头与模具的主控系统电连接,主控系统根据感温探头传输的温度信号而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气体传输泵的启动与停止。

所述热能聚集腔内设有气管,气管的一端穿过模具受热体与外界相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模具的挤出机头的位置,且其与挤出机头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气管为铜管。

所述热能吸入导管与热能输出导管均为耐热保温管。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能回收装置,结构紧凑,通过感温探头及主控系统可实现全自动控制。利用该热能回收装置,可以实现变废为宝,将模具中过多的热能转变为可利用资源应用于其它设备中,可节省能耗,降低生产综合成本。同时,对多余的热能进行回收后,保持熔体恒温,可以保证模具挤出头附近温度的稳定,从而提升管材生产的稳定性及产品性能,并实现节源增效的目的,降低企业生产制造成本。同时也可适应各类PP-R/PE管道生产装备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PPR管材模具热能回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该实用新型的热能回收装置包括了模具受热体4,设置在模具受热体4外周的加热圈2,模具受热体4内设有容纳熔融PPR管材熔体的熔道3,模具受热体4的中心设有热能聚集腔12,熔道3螺旋环绕在热能聚集腔12的外周并与热能聚集腔4相互隔离,模具受热体4上设有热能收集管5,该热能收集管5的一端与热能聚集腔12连通,另一端通过热能吸入导管7与气体传输泵8相连;气体传输泵8的输出端通过热能输出导管9与热能需求设备11相连接,其中热能吸入导管7与热能输出导管9均为耐热保温管。热能聚集腔12内设有感温探头6,其中气体传输泵8及感温探头6与模具的主控系统(图中未示出)电连接,主控系统根据感温探头6传输的温度信号而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气体传输泵8的启动与停止。感温探头6也设置在模具受热体4内,或者两者同时设置,感温探头6的位置不同,则其感应的温度不同,则主控系统中触发气体传输泵8工作的设定温度就略有不同。

另外热能聚集腔内设有用铜管制成的气管1,气管1的一端穿过模具受热体4与外界相连通,用于引进空气,另一端延伸至模具的挤出机头的位置,且其与挤出机头之间设有密封圈10。

PPR管材模具的热能主要由两方面产生,一是依靠加热圈2加热传导热量至模具受热体4,二是依靠熔道3内的熔体与模具受热体4接触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当温度达到使用要求时,无论加热圈2还是熔体产生的热量对产品来说都是不利的,过高的温度将影响产品的性能,降低生产速度。为使得熔体温度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将模具中的多余的热能变成可利用资源,模具中接入气体传输泵8,气体传输泵8通过接入模具内部的热能收集管5抽取模具热能聚集腔12的热能,抽取的热能通过热能吸入导管7及热能输出导管9进行运送,导管均采用耐温保温管,从而保证运送热能时候,损耗降至最低。热能的抽吸动作,通过设置在热能聚集腔12或模具受热体4内的温感探头6进行控制,当测到熔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气体传输泵8启动工作,将热量不断的带出模具内部,直至温度降至要求范围内,气体传输泵8停止工作。由于温控探头6直接接入挤出机主机控制箱的主控系统,热能抽吸动作将完全由主控系统控制,自动运行,无须人工进行操作。

为了有效的保障模具内部的热能被尽可能的利用,模具感温探头6将采用密封设置,但为了保证管材生产时,管材内部必须产生一定压力,负压或者0压都将造成管材粘合,为此,模具中设置了气管1,通过气管1可接入空气,从而保障管材内部产生一定气压,保障管材的正常生产,气管1中设置有气管密封圈10,保障气体传输泵8抽吸时,不会因管材内部的气体,而使管材粘合。

通过气体传输泵8抽取的热能可应用于料斗中原材料烘干、机筒螺杆等热能需求设备11的加热等等,有效的降低生产能效。

由于及时的带走模具内部的热量,保证了熔体在合适温度进行生产,可有效的提升产品的性能及生产产能,结合热能的有效利用,综合降低生产效能。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设计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设计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