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集成油缸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1216发布日期:2019-01-15 22:18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注塑模具集成油缸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集成油缸板。



背景技术:

油缸是注塑模具运动时常用的部件,油缸一般是外置分体油缸连接在油缸板表面,活塞杆连接顶针板或者顶板或者其它运动部件,为受力均匀并保证运动平衡起见,一般油缸的数量为多个,且对称布置,同时每个油缸分别单独连接有进油管和出油管,通过进油管和出油管与液压站连通。这种结构虽然能满足使用功能,但存在两方面缺陷:一是进、出油管处容易漏油,且油缸数量较多时,进、出油管各自需要占据一定空间,为避免干涉必须增大模具体积,同时确保开合模时不会挤压到进、出油管,容易出故障,维修不方便;二是分体油缸自身有一定体积,连接在油缸板外表面,需要占据一定体积,这必须要增大模具整体体积,对于现有模具体积小型化的趋势而言有冲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注塑模具集成油缸板,其结构紧凑,设计新颖,将油缸集成在油缸板内部,减少模具整体体积,同时有效解决漏油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模具集成油缸,包括油缸和油缸板,所述油缸板内垂直嵌入有油缸,所述油缸板内不同高度处分别加工有进油流道和出油流道,所述进油流道一端与油缸进油孔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油缸板外侧壁进油口,所述出油流道一端与油缸出油孔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油缸板外侧壁出油口。

优选的,所述油缸板上直接加工有油缸孔,油缸孔中设置有活塞,油缸孔上下端密封连接有端盖,端盖和油缸孔形成油缸的缸体部分,活塞下部的活塞杆伸出端盖外。

优选的,所述油缸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进油流道将每个油缸的进油孔相互连通,所述出油流道将每个油缸的出油孔相互连通,所述进油流道和出油流道通过钻孔加工而成,所述油缸板侧壁钻孔处除进油口和出油口外均连接有密封堵头。

优选的,所述油缸的数量为4个,4个油缸的位置关于油缸板横向和纵向对称。

优选的,所述油缸底端通过活塞杆连接有顶板。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新颖,通过将油缸集成在油缸板内部,有效解决了漏油问题,并且减少模具整体体积,也避免油管与模具之间的干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图3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3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3中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连接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油缸;2—油缸板;3—进油流道;4—出油流道;5—进油口;6—出油口;7—密封堵头;8—顶板;9—油缸孔;10—活塞;11—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集成油缸,包括油缸1和油缸板2,所述油缸板2内垂直嵌入有油缸1,所述油缸板2内不同高度处分别加工有进油流道3和出油流道4,所述进油流道3一端与油缸1进油孔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油缸板2外侧壁进油口5,所述出油流道4一端与油缸1出油孔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油缸板2外侧壁出油口6。

优选的,所述油缸板2上直接加工有油缸孔9,油缸孔中设置有活塞10,油缸孔上下端密封连接有端盖11,端盖11和油缸孔形成油缸的缸体部分,活塞10下部的活塞杆伸出端盖11外。

优选的,所述油缸1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进油流道3将每个油缸1的进油孔相互连通,所述出油流道4将每个油缸1的出油孔相互连通,所述进油流道3和出油流道4通过钻孔加工而成,所述油缸板2侧壁钻孔处除进油口5和出油口6外均连接有密封堵头7。

优选的,所述油缸1的数量为4个,4个油缸1的位置关于油缸板2横向和纵向对称。

优选的,所述油缸1底端通过活塞杆连接有顶板8。

使用时,只需在油缸板2的进油口5和出油口6处通过油管连接在液压站即可,避免了传统的每个油缸连接两根油管的布置,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漏油,也避免了多根油管之间的干涉,同时油缸1内置与油缸板2中,减少了体积,使得整个模具结构更加紧凑。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例如堵头7部分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别的可拆卸密封连接,或者直接焊接密封死,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