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建材注塑用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1173发布日期:2019-01-15 22:18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体建材注塑用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复合材料墙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种墙体建材注塑用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墙板的过程中,往往是通过墙板模板进行夹持注塑方式进行生产,在注塑中,夹持装置是由两边的挡板和底部的挡板组成,因此,在注塑时,复合材料会从边挡板与底挡板之间流出,会浪费大量的材料,且墙板底部也会难以注塑平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于新型墙体建材注塑的夹持密封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墙体建材注塑用夹持装置,包括底挡板和设于所述底挡板两边的侧挡板,所述底挡板中部设有一等腰梯形状的凹槽,所述侧挡板包括竖板和与所述竖板相连的横板,所述竖板与所述横板垂直设置,所述底挡板放置于两横板上并与所述竖板紧密连接,所述底挡板与所述竖板之间设有转动密封装置,所述底挡板与所述横板之间设有动态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墙体建材注塑用夹持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当两边的侧挡板向底挡板靠拢候,密封性能大大提升,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使用寿命长,且更换维修简单方便,在注塑时,浆料不会从缝隙中流出,节约了原料,且墙体底部更平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侧挡板与所述底挡板相接触面开设有侧板凹弧部,所述底挡板两端也开设有底板凹弧部,所述侧板凹弧部与所述底板凹弧部的截面形成一圆形状;所述底板凹弧部上设有转动密封装置,所述转动密封装置包括一转轴、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电机和设于所述转轴轴表面相切处的密封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板为弧形板,采用硬质材质制成,密封板外表面设有塑料密封层,所述密封板两边形成的角度为直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态密封件包括固定框和固接于所述固定框的弹簧件,所述固定框包括固定板和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两边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弹簧件包括弹簧固定座、弹簧和磨擦板,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弹簧固定座和所述磨擦板,所述弹簧固定座设于所述第二挡板上,所述磨擦板悬设于所述横板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墙体建材注塑用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中所示,一种墙体建材注塑用夹持装置,包括底挡板1和安装于底挡板1两边的侧挡板2,侧挡板2包括竖板21和与竖板21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或螺栓固定相连的横板22,竖板21与横板22垂直设置,竖板21的长度要长于横板22的长度,竖板21与横板22之间形成一“L”型构造,底挡板1放置于两横板22上并且底挡板1两端部与竖板21紧密连接,底挡板1与竖板21之间设有转动密封装置3,底挡板1与横板22之间设有动态密封件4。

侧挡板2与底挡板1相接触面开设有侧板凹弧部23,侧板凹弧部23为半圆柱体状,底挡板1两端也开设有底板凹弧部12,底板凹弧部12也为半圆柱体状,侧板凹弧部23与底板凹弧部12位置相对应,因此,侧板凹弧部23与底板凹弧部12的截面形成一圆形状,圆形状内可安装转动密封装置3,可避免浆料从侧挡板2与底挡板1之间的缝隙中流出。

上述中,转动密封装置3包括一转轴31、驱动转轴31转动的电机和设于转轴31轴表面相切处的密封板32,转轴31的长度与底挡板1的宽度相同;其中,密封板32为弧形板,采用硬质材质制成,如铁、钢、铜或硬质塑料件,密封板32外表面通过焊接或胶粘有塑料密封层,密封板32和塑料密封层可以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密封板32两边形成的角度为直角,即密封板32的弧长为一个圆周的四分之一,此长度的密封板32足以起到密封作用,且节约生产材料,密封效果好。

使用动态密封件4,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当两边的侧挡板向底挡板靠拢候,密封性能大大提升,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使用寿命长,且更换维修简单方便,在注塑时,浆料不会从缝隙中流出,节约了原料,且墙体底部更平整。

其中,动态密封件4包括固定框41和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连接于固定框41的弹簧件42,固定框41包括固定板411和通过焊接固定或螺栓固定连接于固定板411两边的第一挡板412和第二挡板413,第一挡板412的长度短于第二挡板413的长度,此设计,方便对弹簧件42的维修更换,弹簧件42包括弹簧固定座421、弹簧422和磨擦板423,弹簧42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弹簧固定座421和磨擦板423,弹簧固定座42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第二挡板413上,磨擦板423悬设于所述横板22上,摩擦板与横板22之间的距离为5~10mm;在实用使用中,侧挡板2与底挡板1之间如果完全紧密连接,则会造成很大的摩擦磨损,长久使用会造成侧挡板2和底挡板1的磨损,磨损后则需要整个进行更换,浪费资源以及资产,通过动态密封件4可以避免侧挡板2与底挡板1之间的刚性摩擦,同时保持了很好的密封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视为实用新型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