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化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99298发布日期:2019-05-31 21:00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硫化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硫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用于橡胶产品硫化的一种硫化罐。



背景技术:

生橡胶遇热会变软,遇冷会发硬、发脆,不容易成型,容易磨损等等,橡胶的分子,容易发生加成反应,造成老化。为改善橡胶制品的性能,要对生橡胶进行加工,在一定条件下,使胶料中的生胶与硫化剂发生化学反应,使其分子连接结构由线型结构交联成为立体网状结构,促使橡胶具备高强度、高弹性、高耐磨、抗腐蚀等等优良性能,这过程被称为橡胶硫化过程。

在现有技术中,申请日为2007年12月20日,申请号为200710159793.1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罐,包括罐体、罐盖、模具、上密封板、双层盘管、进汽口、排汽口,利用贴附于硫化罐内壁上的双层盘管,使外管和内腔的饱和蒸汽相通加热内管,通过内管向外腔输入高压压缩空气,这样实现硫化过程中外腔的高压压缩空气被连续加热。从而提高硫化压力的目的,使外腔处于高压低温状态,提高了硫化压力,使产品的流动性、充齿性、致密性、构成部件间的粘合性提高,减少了次品率。该发明的这种硫化罐,在硫化工作完成后,打开罐盖,需要经冷却后,才能去取掉上密封板,这样既浪费时间,操作也不便,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需要冷却后取卸密封板,既浪费时间,操作也不便,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罐盖与上密封板连接在一起,操作便捷、工作效率高的硫化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硫化罐,包括罐体和罐盖,所述的罐盖设置在罐体的上方,在罐体内设置用于放置圆筒状模具的下密封板,在模具的上方设有上密封板,上密封板、模具和下密封板将罐体内腔体分为外腔与内腔,所述的内腔位于模具内部,内腔与内腔进汽口和内腔出汽口连通,所述外腔位于模具外部与罐体之间,所述外腔与外腔进汽口和外腔出汽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在罐盖与上密封板之间设置连接部件。

进一步,上述的一种硫化罐,所述的连接部件包括设置在罐盖外侧的驱动机构一和设置在罐盖内侧的连接杆一,连接杆一的上端部与驱动机构一固定连接,连接杆一的下端部与上密封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上述的一种硫化罐,在上密封板上方设置挡止块一,挡止块一设置有凹槽,所述的挡止块一与上密封板之间形成腔体一,在挡止块一上设置纵向方向的通孔一,连接杆一穿过所述的挡止块一上的通孔一,连接杆一的下端设置在腔体一内。

进一步,上述的一种硫化罐,所述的连接杆一下端部的直径大于挡止块一上通孔一的直径。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上述的一种硫化罐,所述的连接部件设置为连接杆二,连接杆二的上端部与罐盖活动连接,连接杆二的下端部与上密封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上述的一种硫化罐,在罐盖上设置腔体二,所述的腔体二由罐盖、连接块和挡止块二组成,在挡止块二上设置通孔二,连接杆二穿过所述的挡止块二上的通孔二,连接杆二的上端部设置在腔体二内。

进一步,上述的一种硫化罐,所述的连接杆二上端部的直径大于挡止块二上的通孔二的直径。

进一步,上述的一种硫化罐,在罐体上设置用于驱动罐盖的驱动机构二。驱动机构二的驱动臂与罐盖固定连接,当驱动机构二工作,驱动机构二可以驱动罐盖开启或关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模具硫化完成后,打开罐盖同时,通过连接部件使上密封板同时直接被提起,达到取走上密封板的目的,这样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H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I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罐体、2-罐盖、3-模具、4-下密封板、5-上密封板、6-内腔进汽口、7-内腔出汽口、8-外腔进汽口、9-外腔出汽口、10-连接杆一、11-挡止块一、12-腔体一、13-驱动机构一、14-连接杆二、15-连接块、16-挡止块二、17-腔体二、18-驱动机构二、19-驱动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硫化罐,包括罐体1和罐盖2,罐盖2设置在罐体1的上方,在罐体1上与罐盖2的连接处设置密封件,用于密封罐体1的内气体。在罐体1内设置用于放置圆筒状模具3的下密封板4,在模具3的上方设有上密封板5,当模具3放置到下密封板4上,再在模具3上放置上密封板5,这样上密封板5、模具3和下密封板4将罐体1内的腔体分为外腔与内腔,内腔位于模具3内部,内腔与内腔进汽口6和内腔出汽口7连通,外腔位于模具3外部与罐体1之间,外腔与外腔进汽口8和外腔出汽口9相连通,这样,蒸汽就可以对模具3的内壁与外壁同时加热,提高硫化效果,提供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如图1至图2所示,在罐盖2与上密封板5之间设置连接部件。连接部件包括设置在罐盖2外侧的驱动机构一13和设置在罐盖2内侧的连接杆一10,连接杆一10的上端部与驱动机构一13固定连接,连接杆一10的下端部与上密封板5活动连接。在上密封板5上方设置挡止块一11,挡止块一11设置有凹槽,挡止块一11与上密封板5之间形成腔体一12,在挡止块一11上设置纵向方向的通孔一,连接杆一10穿过所述的挡止块一11上的通孔一,连接杆一10的下端设置在腔体一12内,连接杆一10下端部的直径大于挡止块一11上通孔一的直径。这样当硫化罐硫化完成后,先通过驱动机构一13驱动连接杆一10,把连接杆一10提升,带动上密封板5上升,再打开罐盖2,使罐盖2与上密封板5一起打开,这样方便移动上密封板5,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防止在工人手工移动上密封板5时,造成工人人身伤害。当需要进行硫化时,先把罐盖2密封在罐体1上,再通过驱动机构一13驱动连接杆一10,使连接杆一10下降,使上密封板5盖在模具3上方。

实施例二:如图3至图4所示,一种硫化罐,罐体1、罐盖2和模具3的结构同实施例一,主要区别在于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设置为连接杆二14,连接杆二14的上端部与罐盖2活动连接,连接杆二14的下端部与上密封板5固定连接。在罐盖2上设置腔体二17,腔体二17由罐盖2、连接块15和挡止块二16组成,在挡止块二16上设置通孔二,连接杆二14穿过所述的挡止块二16上的通孔二,连接杆二14的上端部设置在腔体二17内。连接杆二14上端部的直径大于挡止块二16上的通孔二的直径。在罐体1上设置用于驱动罐盖2的驱动机构二18。驱动机构二18的驱动臂与罐盖2固定连接,当驱动机构二18工作,驱动机构二18可以驱动罐盖2开启或关闭。当驱动机构二18通过驱动臂19驱动罐盖2开启时,罐盖2先向上打开,连接杆二14在腔体二17中先滑到腔体二17的下端,当罐盖2继续先向上打开时,连接杆二14带动上密封板5移动,离开模具3;当驱动机构二18可以驱动罐盖2关闭时,连接杆二14带动上密封板5移动,上密封板5先接触模具3,当上密封板5完全盖到模具3上方后,罐盖2继续向一移动,这时,连接杆二14的上端进入到腔体二17内,再把罐盖2与罐体1进行密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作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