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模具之分离式封胶及导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5119发布日期:2019-06-14 22:04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模具之分离式封胶及导引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连接器模具之分离式封胶及导引结构。



背景技术:

在连接器行业,越来越多产品采用五金端子1与塑料件2一同注射成型工艺,这样可以减少塑料件成型出来后再组装五金端子的工序。这种工艺会有一个五金端子1和塑料件2封胶成型的过程,如图1所示,五金端子1放入上下模仁3、4中注射成型。如图2至图3所示,因五金端子1要放入上下模仁4、5成型常规做法必需要有一个V槽导引和上下模仁合闭封胶,常规做法时,V槽凸台6又要导引还要合闭封胶,当上下合模精度不够高时会有V槽凸台6断裂的问题,大大增加修模次数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模具之分离式封胶及导引结构,其避免了V槽凸台断裂问题,可以延长模具的寿命,降低修模次数,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器模具之分离式封胶及导引结构,包括上模仁和下模仁,所述上模仁和下模仁上下相对,所述上模仁的底部向下伸出封胶凸台,该封胶凸台的一侧形成封胶槽,封胶凸台的另一侧形成让位槽;所述下模仁的顶部划分出第一平面、第二平面,该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间距地设有V槽凸台;当上模仁和下模仁合模时,该封胶凸台在第一平面上方压住端子,所述让位槽给V槽凸台让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所在的平面是同一高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模仁的侧旁设有型腔模具,该型腔模具的顶部具有用于成型连接器胶芯基座部件的型腔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型腔模具的底部设有型腔模具连接勾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模仁的顶部设有上模连接勾位,所述下模仁的底部设有下模连接勾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器模具是USB插座之胶芯与端子一体镶嵌成型使用的连接器模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由于取消了上模仁中的V槽凸台,改为封胶凸台,同时将下模仁的V槽凸台向后移,让位出第一平面,从而上模仁下压时直接利用封胶凸台对应在第一平面上形成平面封胶,上模仁取消了导引功能,仅利用下模仁保留的V槽凸台保持原有的端子导引,从而改进后的连接器模具同样能实现常规导引和封胶功能,却又将传统的导引和封胶功能区分开来,简化了常规的V槽封胶改为了平面封胶,常规的V槽导引功能无法闭合,可直位让位不做配合,完全解决V槽凸台断裂问题。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连接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连接器模具的分解图。

图3是传统连接器模具的上模仁的底部视角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连接器模具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连接器模具第一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连接器模具第二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上模仁的底部视角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连接器模具剖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上模仁 11、封胶凸台

12、封胶槽 13、让位槽

14、上模连接勾位 20、下模仁

21、第一平面 22、第二平面

23、V槽凸台 24、下模连接勾位

30、型腔模具 31、型腔体。

32、型腔模具连接勾位。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4至图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连接器模具之分离式封胶及导引结构,包括上模仁10、下模仁20、型腔模具30,所述上模仁10和下模仁20上下相对,所述型腔模具30位于下模仁20的侧旁,型腔模具30与下模仁20并列设置。

其中,所述上模仁10的底部向下伸出封胶凸台11,该封胶凸台11的一侧形成封胶槽12,封胶凸台11的另一侧形成让位槽13。所述下模仁20的顶部划分出第一平面21、第二平面22,该第一平面21和第二平面22之间间距地设有V槽凸台23。当上模仁10和下模仁20合模时,该封胶凸台11在第一平面21上方压住端子,所述让位槽13给V槽凸台23让位。这样,利用第一平面21与封胶凸台11配合完成封胶功能,上模仁10利用让位槽13直接让位V槽凸台23,下模仁20独立地利用V槽凸台23形成导引功能。亦即是,上模仁10和下模仁20将传统的导引和封胶功能区分开来,简化了常规的V槽封胶改为了平面封胶,常规的V槽导引功能无法闭合,可直位让位不做配合,完全解决V槽凸台断裂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V槽凸台23可以方便端子从斜面进入到导引槽的底部,保证Molding成型后端子排布均匀,提剩产品质量。所述第一平面21和第二平面22的所在的平面是同一高度,其中第一平面21是为了配合封胶凸台11下压时形成平面封胶,宽度可以做得窄一些。而第二平面22做得更宽一些,可以使端子平整地排布在同一水平面上,从而控制焊脚的高低尺寸。

所述下模仁20的侧旁设有型腔模具30,该型腔模具30的顶部具有用于成型连接器胶芯基座部件的型腔体31。所述型腔模具30的底部设有型腔模具连接勾位32。以及,所述上模仁10的顶部设有上模连接勾位14,所述下模仁20的底部设有下模连接勾位24。利用这些连接勾位将各模具与驱动设备相接,实现开模、合模和模具相对位置的调整。

所述连接器模具是USB插座之胶芯与端子一体镶嵌成型使用的连接器模具,因此相应的V槽凸台23有5条,且由各模具形成的模腔样式符合常规USB插座之胶芯结构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先调整好下模仁20和型腔模具30,使下模仁20和型腔模具30并列,将端子排(带有料带)的各端子压入到对应的V槽凸台23内,接着上模仁10向下运动,封胶凸台11压在各端子上,且封胶凸台11对应于第一平面21,形成平面封胶,再注入胶料,当胶料固化后形成胶芯与端子一体镶嵌成型的产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