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块进胶自动切浇口薄壁装饰框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7803发布日期:2019-08-07 01:26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滑块进胶自动切浇口薄壁装饰框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块进胶自动切浇口薄壁装饰框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塑料装饰框是现在市场上常用的一种装饰件,受使用场景的限制,部分装饰框的外壁需要制得较薄,这样的装饰框需要采用侧面进胶的进胶方式,这就需要注塑完成后人工剪切浇口,费时费力,同时容易损害产品的外观质量。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风扇框架模具[申请号:200820043415.7],该实用新型专利包括公模、母模、置于公模内的公模仁及滑块、置于母模内的母模仁,所述公模固定板与公模之间设有弹簧以及可借之相对移动的导柱及导套,所述公模仁固定于公模固定板上。

该实用新型可使成品顺利脱落,不会发生因顶针顶撞滑块而引起损坏模具的问题,但其仍未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斜导柱抽芯欧式餐椅靠背多镶块组合注塑模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滑块进胶自动切浇口薄壁装饰框注塑模具,包括底板,顶出机构一端压设在底板上,注塑产品底面与顶出机构远离底板的一端相贴合,所述注塑产品侧面与成型镶块相贴合,所述顶出机构可发生靠近或远离成型镶块的滑动,所述成型镶块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内部设有一端与注塑产品相连通的注塑流道,还包括进胶机构,所述进胶机构与注塑流道远离注塑产品的一端连通。

在上述的滑块进胶自动切浇口薄壁装饰框注塑模具中,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压设在底板上的第一顶出板和压设在第一顶出板上的第二顶出板,第一顶出板和第二顶出板可发生靠近或远离成型镶块的滑动,还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顶出板上的顶出杆,所述顶出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注塑产品的底面。

在上述的滑块进胶自动切浇口薄壁装饰框注塑模具中,至少有一根顶出杆的端部与滑块底面相贴合。

在上述的滑块进胶自动切浇口薄壁装饰框注塑模具中,所述顶出机构侧面贴合有模脚,所述模脚与底板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滑块进胶自动切浇口薄壁装饰框注塑模具中,所述模脚靠近顶出机构一侧具有向模脚内部凹陷的导向凹槽,所述顶出机构侧面突出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位于导向凹槽内。

在上述的滑块进胶自动切浇口薄壁装饰框注塑模具中,所述注塑产品内表面突出有若干个菱形加固片,相邻两个菱形加固片之间相互贴合。

在上述的滑块进胶自动切浇口薄壁装饰框注塑模具中,所述菱形加固片突出注塑产品内表面的厚度从靠近注塑产品底面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大。

在上述的滑块进胶自动切浇口薄壁装饰框注塑模具中,所述进胶机构包括相互连通的注塑口和分流板,若干注塑支管连通在分流板上,所述注塑支管远离分流板的一端与注塑流道相连通,且注塑支管与滑块一一对应。

在上述的滑块进胶自动切浇口薄壁装饰框注塑模具中,还包括贴合在分流板外表面的电热板,所述电热板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块内的注塑流道实现注塑产品的注塑成型,这样在滑块滑出时可实现浇口的自动剪切,省时省力,同时确保了注塑产品的外观质量。

2、本实用新型在分流板外表面贴合有可对内部熔融塑胶加热的电热板,从而保证了注塑温度,防止发生塑胶冷凝而堵塞流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板1、顶出机构2、注塑产品3、成型镶块4、滑块 5、注塑流道6、进胶机构7、模脚8、第一顶出板21、第二顶出板22、顶出杆23、导向块24、菱形加固片31、注塑口71、分流板72、注塑支管73、电热板74、导向凹槽8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滑块进胶自动切浇口薄壁装饰框注塑模具,包括底板1,顶出机构2一端压设在底板1上,注塑产品3底面与顶出机构2远离底板1的一端相贴合,所述注塑产品3侧面与成型镶块4相贴合,所述顶出机构2可发生靠近或远离成型镶块4的滑动,所述成型镶块4内滑动连接有滑块5,滑块5内部设有一端与注塑产品3相连通的注塑流道6,还包括进胶机构7,所述进胶机构7与注塑流道6远离注塑产品3的一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动模板(图中未画出)和定模板(图中未画出)相互贴合形成成形腔,注塑机内的熔融塑胶通过进胶机构7,经由注塑流道6注入成形腔中冷却制得注塑产品3,成型镶块4和滑块5均位于动模板内,注塑完成后,滑出滑块5从而完成浇口的自动剪切,故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块5内的注塑流道6 实现注塑产品3的注塑成型,这样在滑块5滑出时可实现浇口的自动剪切,省时省力,同时确保了注塑产品3的外观质量。

如图3所示,所述顶出机构2包括压设在底板1上的第一顶出板21和压设在第一顶出板21上的第二顶出板22,第一顶出板21和第二顶出板22可发生靠近或远离成型镶块4的滑动,还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顶出板21上的顶出杆23,所述顶出杆23 的另一端延伸至注塑产品3的底面,其中,至少有一根顶出杆23 的端部与滑块5底面相贴合,这样可以单独的实现滑块5的顶出,使流道脱离滑块。

顶出时,第一顶出板21和第二顶出板22发生靠近成型镶块 4的滑动,即发生靠近动模板的滑动,顶出杆23与第一顶出板21 做同步的顶出运动,从而完成注塑产品3的顶出。

如图3所示,所述顶出机构2侧面贴合有模脚8,所述模脚8 与底板1固定连接,模脚8的另一端与动模板固定连接,这样在顶出过程中可以确保底板1和动模板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如图3所示,所述模脚8靠近顶出机构2一侧具有向模脚8 内部凹陷的导向凹槽81,所述顶出机构2侧面突出有导向块24,所述导向块24位于导向凹槽81内,导向块24的外侧面与导向凹槽81的内表面相互贴合,从而对顶出机构2的顶出方向起到导向的作用。

如图2所示,所述注塑产品3内表面突出有若干个菱形加固片31,相邻两个菱形加固片31之间相互贴合,所述菱形加固片 31突出注塑产品3内表面的厚度从靠近注塑产品3底面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大。

注塑产品3为薄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冲击力后容易被撕裂、损坏,故在注塑产品3内表面设置菱形加固片31可提高注塑产品3整体的抗冲击性能,而菱形加固片31一端较厚另一端较薄的形状可以对受到的冲击力起到缓冲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进胶机构7包括相互连通的注塑口71和分流板72,若干注塑支管73连通在分流板72上,所述注塑支管73 远离分流板72的一端与注塑流道6相连通,且注塑支管73与滑块5一一对应。

使用时,注塑机内的熔融塑胶通过注塑口71注入分流板72 内,分流板72对熔融塑胶进行分配,以保证注塑的均匀性,分配后的熔融塑胶通过若干根注塑支管73注入到滑块5内的注塑流道 6中,再流入成形腔中,以完成注塑产品3的注塑成形。

优选地,还包括贴合在分流板72外表面的电热板74,所述电热板74与外接电源电连接,电热板74与外接电源电连接后可散发热量,故本实用新型在分流板72外表面贴合有可对内部熔融塑胶加热的电热板74,从而保证了注塑温度,防止发生塑胶冷凝而堵塞流道的问题。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底板1、顶出机构2、注塑产品3、成型镶块4、滑块5、注塑流道6、进胶机构7、模脚8、第一顶出板21、第二顶出板22、顶出杆23、导向块24、菱形加固片31、注塑口71、分流板72、注塑支管73、电热板74、导向凹槽81 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