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循环热熔胶造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3306发布日期:2019-09-03 19:29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循环热熔胶造粒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熔胶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水循环热熔胶造粒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CN201721058722.8公开了一种塑料颗粒脱水甩干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支撑架、固定在支撑架上方的主体、固定连接在主体侧壁上的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支撑架的外部固定连接第一电机,所述主体的下端连接有排水口,所述主体包括与第一电机转轴通过传送带连接的脱水转轴、固定在脱水转轴外侧的滤网、与支撑架固定连接且罩设在滤网外侧的机罩,所述脱水转轴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所述脱水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若干用来输送塑料颗粒的环状凸棱,在对塑料颗粒进行脱水甩干的过程中,提供了封闭的环境,有利于充分甩干,保证脱水效率。

该专利给出了颗粒脱水的启示。

在热熔胶加工厂家中,热熔胶产品以两种形式予以出售,一种是颗粒,另外一种是块状体。

颗粒通过造粒机制造;块状体通过高强度塑料包装袋包装然后冷却定型。

在颗粒型热熔胶加工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是:设置在螺杆挤出机前的缓冲罐的侧壁容易积累固态或半固态的热熔胶,这种热熔胶长期沉积在缓冲罐的底部边角处会老化严重影响造粒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循环热熔胶造粒系统,其体系中热熔胶一直处于流动状态,无老化物料累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循环热熔胶造粒系统,包括反应釜、设置在反应釜下方的出料管以及造粒机、螺杆挤出机,还包括造粒腔、换热水箱、水泵、水箱,所述的造粒腔设置在造粒机和螺杆挤出机之间,所述的造粒腔的下部设有进水管,所述的造粒腔的上部设有出水机构,所述的出水机构连接至一过滤机构,所述的过滤机构的出水口与水箱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的水箱的出口、水泵、换热水箱、进水管的进口依次连通;所述的换热水箱内设有与外设的冷源连接的冷却盘管;

所述的螺杆挤出机的进口设有进料管,所述的进料管和出料管之间设有一个缓冲罐,所述的缓冲罐的底部对称设有两根旁通管,其中一根旁通管连接至进料管,另外一根旁通管连接至出料管。

在上述的水循环热熔胶造粒系统中,所述的反应釜为2个并排设置,所述的出料管包括出料总管和与反应釜底部连通的出料支管,所述的出料支管汇集至出料总管。

在上述的水循环热熔胶造粒系统中,至少一根出料支管上连接有排料管,所述的排料管末端设有第一盲板。

在上述的水循环热熔胶造粒系统中,所述的出料总管上设有用于对出料总管内的热熔胶加压的机泵。

在上述的水循环热熔胶造粒系统中,所述的出水机构为螺旋状的迂回管路;所述的迂回管路包括多根直管,相邻两根直管之间通过180°的弯头连接,所述的直管和弯头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在上述的水循环热熔胶造粒系统中,所述的直管的端部设有环状折边,所述的弯头的端部也设有环状折边,所述的直管的环状折边和弯管的环状折边通过卡箍连接。

在上述的水循环热熔胶造粒系统中,所述的迂回管路和腔体之间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有一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上设有透明观察窗。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方案采用水下造粒系统,可以实现对于热熔胶颗粒的尽快冷却成型,这适用于在线高温热熔胶颗粒的制备,同时采用了具有两根旁通管的缓冲罐,可以保证缓冲罐的侧壁特别是侧壁的下部无老化的热熔胶积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弯头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参考图1-2,一种水循环热熔胶造粒系统,包括反应釜1、设置在反应釜1下方的出料管以及造粒机2、螺杆挤出机4,还包括造粒腔5、换热水箱6、水泵7、水箱10,所述的造粒腔5设置在造粒机2和螺杆挤出机4之间,所述的造粒腔5的下部设有进水管8,所述的造粒腔5的上部设有出水机构,所述的出水机构连接至一过滤机构9,所述的过滤机构9的出水口与水箱10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的水箱10的出口、水泵7、换热水箱6、进水管8的进口依次连通;所述的换热水箱6内设有与外设的冷源连接的冷却盘管11;

所述的螺杆挤出机4的进口设有进料管12,所述的进料管12和出料管之间设有一个缓冲罐14,所述的缓冲罐14的底部对称设有两根旁通管15,其中一根旁通管15连接至进料管12,另外一根旁通管15连接至出料管。

在实际应用中,热熔胶从反应釜1输出至出料管,进入到缓冲罐14,经螺杆造粒机2挤出至造粒腔5,经过造粒机2高速切割形成热熔胶颗粒,造粒腔5内具有流动的水对热熔胶进行快速冷却,固液混合物进入到出水机构继续进入固液热交换,然后到达过滤机构9,经过过滤机构9输出,水从出水口进入到水箱10的进水口,经过水泵7加压进入到换热水箱6冷却然后进入到进水管8到达造粒腔5。

在缓冲罐14的侧壁连接进料管12,在缓冲罐14的底部中央连接出料管,进料管12和缓冲罐14的底部的一侧的旁通管15连通,这样热的热熔胶会从缓冲罐14的侧壁和底部进入到缓冲罐14中,同时出料管和缓冲罐14的另一侧的旁通管15连通,热熔胶会从出料管和对应的旁通管15输出,缓冲罐14内壁附近的热熔胶一直处于流动状态不会有热熔胶积累产生老化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反应釜1为2个且并排设置,所述的出料管包括出料总管13和与反应釜1底部连通的出料支管23,所述的出料支管23汇集至出料总管13,出料总管13连接至缓冲罐14。

其中一根出料支管23上连接有排料管24,所述的排料管24末端设有第一盲板16。第一盲板16主要是用于检修时疏通出料支管23。

在本实施例中,即使是热的热熔胶其流动性也不会像其他液体那么好,所以有必要的,所述的出料总管13上设有用于对出料总管13内的热熔胶加压的机泵17。通过机泵17加压防止出料支管23和出料总管13内热熔胶由于流速过慢而堵塞管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出水机构为螺旋状的迂回管路;所述的迂回管路包括多根直管18,相邻两根直管18之间通过180°的弯头19连接,所述的直管18和弯头19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的直管18的端部设有环状折边20,所述的弯头19的端部也设有环状折边20,所述的直管18的环状折边20和弯管的环状折边20通过卡箍21连接。可拆卸的弯头19便于疏通因大块物料堵塞的直管18或弯头1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迂回管路和腔体之间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有一连接管22,所述的连接管22上设有透明观察窗3。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