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底压合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55761发布日期:2020-02-18 12:42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鞋底压合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底压合成型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鞋底压合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鞋底为鞋的重要组成部件,现有技术公开的鞋底大都为塑料材质。因此,关于塑料材质的鞋底,现有技术中大都采用挤压成型的方式进行,其大致工艺流程为:先将模具以及注塑材料放置到气囊中,通过将气囊抽成真空,利用大气压去挤压成型。

然而,采用上述成型方式,因大气压的压强不够大,造成成型后鞋底因在注塑受压过程中,受压力不够,鞋底强度未能得挤压加强,造成鞋底容易断裂。同时,采用气囊受压成型,一个气囊只能实现单一的一个鞋底成型,效率低下,生产量少,无法满足消费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鞋底压合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鞋底压合成型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连接有模盘,所述模盘的顶部分布有若干个模具,所述模具上开设有若干个鞋槽,所述鞋槽用于挤压成型鞋底;

所述基座上连接有与模盘配合的挤压模盘,所述挤压模盘位于模盘的正上方,所述挤压模盘连接有液压缸;

所述挤压模盘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与模具配合的挤压件,所述挤压件上设有若干个与鞋槽配合的凸起。

工作原理:

首先,将鞋底挤压材料如橡胶颗粒、或者橡胶液倒入到模具上的鞋槽中,此时,打开液压缸,液压缸带动挤压模盘向下运动至挤压模盘底部连接的挤压件,挤压件挤压到每一个与其下方对应位置处的模具上。具体是挤压件挤压到个模具上,每个挤压件底部的凸起挤压到模具上的鞋槽中。

采用上述设计的优点在于:

相比传统的气囊挤压,采用上述液压缸挤压方式,鞋底能够被充分挤压,鞋底材质更为紧质,使用寿命更长。

优选地,所述模盘的顶部分布8个模具,所述模盘的顶部分别开设有模具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与模具之间连接有弹簧件,所述弹簧件用于缓冲模盘所受压力。

优选地,所述弹簧件的设置个数为3个,所述弹簧件包括弹簧柱,所述弹簧柱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柱的底部焊接有弹簧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弹簧座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模盘的底部,所述模盘的底部分别开设有与弹簧柱配合的三个空腔,弹簧的顶部贯穿弹簧的顶部后位于空腔中,所述弹簧柱的顶部与空腔的腔顶部具有间隔。

优选地,所述三个空腔呈三角几何分布。

优选地,所述模具的形状为圆盘形,所述模具上分别设置有8个鞋槽,所述鞋槽以模具的盘心为对称中心对称分布在模具的顶面上;

优选地,所述挤压模盘的底部连接有8个与模具配合的挤压件,所述挤压件上分别设有与鞋槽配合的8个凸起。

优选地,所述凸起的水平截面形状与鞋槽的水平截面形状相同。

优选地,所述挤压模盘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连接液压缸;

所述液压缸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液压缸,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基座。

优选地,所述挤压件的顶部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螺接挤压模盘的底部。

工作原理:

首先,将鞋底挤压材料如橡胶颗粒、或者橡胶液倒入到模具上的鞋槽中,此时,打开液压缸,液压缸带动挤压模盘向下运动至挤压模盘底部连接的挤压件,挤压件挤压到每一个与其下方对应位置处的模具上。具体是8个挤压件挤压到8个模具上,每个挤压件底部的凸起挤压到模具上的鞋槽中。因此,一次性可以制作64个鞋底。

同时,模具能够上下伸缩性,进而能够缓冲挤压力。具体是,当凸起给予模具挤压力时,模具收到压力作用向下克服弹簧的弹性阻力向下运动,因弹簧柱与空腔的腔顶位置具有间隔,运动无阻碍。模具挤压弹簧运动至静止时,完成鞋底挤压,液压缸向上运动,至凸起与模具脱离,此时,在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下,模具复位。

采用上述装置设计的优点在于:

在挤压成型过程中,由于模具弹性伸缩运动,避免了鞋底材料受压过大,产生挤压痕或者鞋底变形的技术缺陷。同时,相比于传统的挤压部件,采用上述装置一次性能够挤压成型生产多个鞋底,生产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相比传统的气囊挤压,采用上述液压缸挤压方式,鞋底能够被充分挤压,鞋底材质更为紧质,使用寿命更长。

2、在挤压成型过程中,由于模具弹性伸缩运动,避免了鞋底材料受压过大,产生挤压痕或者鞋底变形的技术缺陷。同时,相比于传统的挤压部件,采用上述装置一次性能够挤压成型生产多个鞋底,生产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挤压模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凸起与挤压件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挤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簧件与模具连接关系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6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腔在模具上的分布位置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8所示,一种鞋底压合成型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的顶部连接有模盘2,模盘2的形状为圆盘状。在模盘2包括模盘本体21,在模盘本体21上分布有8个模具22,模具22的形状为圆盘状,每一个模具22的顶部分别设置有8个鞋槽221(鞋槽221以模具22的盘心为对称中心,对称分布在模具22的顶面上)。鞋槽221用于挤压成型鞋底,鞋槽221内放置制备鞋底的材料如橡胶材料。

基座1上连接有与模盘2配合的挤压模盘4,挤压模盘4位于模盘2的正上方,挤压模盘4连接有液压缸3。具体的,挤压模盘4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挤压杆,挤压杆连接到液压缸3上。液压缸3为现有技术公开的常规液压伸缩部件,其主体结构包括缸筒以及用于伸缩的伸缩杆,挤压杆连接至伸缩杆上。液压缸3固定连接有支架5,(支架5的顶部连接在液压缸3的侧壁上,支架5的底部焊接在基座1上)支架5用于支撑液压缸3。

挤压模盘4具体为挤压模盘4包括盘体41,在盘体41的底部连接有8个与模具22配合的挤压件42,即每一个挤压件42能够对齐对应的模具22,并进行挤压成型(每一个挤压件42位于与其对应的模具22的正上方)。具体的,挤压件42以挤压模盘4的盘心为对称中心,对称分布在挤压模盘4的底部。每一个挤压件42的底部设有8个与鞋槽221配合的凸起421(凸起421的水平截面形状与鞋槽221的水平截面形状相同,鞋槽221的截面形状按照鞋底的形状、大小以及码数进行相应的设计)。

为了减少挤压成型过程中,鞋底因压力过大,产生变形,将模具22设计成上下能够伸缩,进而缓冲挤压力。具体的,在模盘本体21的顶部分别开设有模具22配合的8个凹槽211(截面形状为圆形),每一个凹槽211的槽底与模盘本体21之间连接有弹簧件222,弹簧件222用于缓冲模盘2所受压力。

具体是,每一个模盘2的底部设置3个弹簧件222。弹簧件222的具体结构为:

弹簧件222包括弹簧柱2222,弹簧柱2222上套接有弹簧2223(弹簧2223为螺旋形,中间为空隙),弹簧柱2222的底部焊接有弹簧座2224,弹簧2223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弹簧座2224上,弹簧2223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模盘2的底部,模盘2的底部分别开设有与弹簧柱2222配合的三个空腔2221(三个空腔2221之间进行三角几何布局),弹簧2223的顶部贯穿弹簧2223的顶部后位于空腔2221中,同时弹簧柱2222的顶部与空腔2221的腔顶部具有间隔(模盘2向下移动过程中,弹簧柱2222相对空腔2221上移,因弹簧柱2222的顶部与空腔2221的腔顶部具有间隔,因此不会阻碍模盘2向下移动)。

为了实现挤压件42与挤压模盘4可拆卸,将挤压件42设计成螺纹连接方式,利用可拆卸方式实现对挤压件42进行拆卸、清洗(长久挤压后,凸起421上容易粘粘上橡胶,影响挤压成型的精准性)。具体的,挤压件42的顶部螺接有螺杆422,螺杆422螺接挤压模盘4的底部。

工作过程:

首先,将鞋底挤压材料如橡胶颗粒、或者橡胶液倒入到模具22上的鞋槽221中,此时,打开液压缸3,液压缸3带动挤压模盘4向下运动至挤压模盘4底部连接的挤压件42,挤压件42挤压到每一个与其下方对应位置处的模具22上。具体是,8个挤压件42挤压到8个模具22上,每个挤压件42底部的凸起421挤压到模具22上的鞋槽221中。

采用上述设计的优点在于:

相比传统的气囊挤压,采用上述液压缸3挤压方式,鞋底能够被充分挤压,鞋底材质更为紧质,使用寿命更长。

同时,由于采用上述模盘2、挤压模板设计,一次性挤压模板即可完成64只鞋底的挤压成型,相比传统的单一挤压方式,挤压效率更高,一台设备的挤压量更大。

在挤压成型过程中,为了避免鞋底材料受压过大,产生挤压痕或者鞋底变形的技术缺陷,将模具22设计成上、下伸缩性,进而缓冲挤压力。具体是,当凸起421给予模具22挤压力时,模具22收到压力作用向下克服弹簧2223的弹性阻力向下运动,因弹簧柱2222与空腔2221的腔顶位置具有间隔,运动无阻碍。模具22挤压弹簧2223运动至静止时,完成鞋底挤压,液压缸3向上运动,至凸起421与模具22脱离,此时,在弹簧2223的弹性恢复力下,模具22复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