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式注塑件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3359发布日期:2020-09-11 23:1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式注塑件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式注塑件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经检索,授权公告号cn209599738u公开了一种循环式注塑件注塑模具,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端表面固定安装有轨道和立柱,且轨道位于立柱内侧,所述立柱顶端固定安装有上横梁,所述上横梁上端一侧螺丝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输出端衔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远离液压缸输出端的一端贯穿上横梁且焊接有顶板。虽然实现了双模具循环注塑的方式,但存在双模具不便于进行后续脱模的问题,影响工件的制造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循环式注塑件注塑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式注塑件注塑模具,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下模,所述底板的上侧壁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在下模外侧的限位板,每个所述限位板上均插设有呈u型设置的推板一和推板二,所述推板一和推板二的一端位于底板的下侧,且推板一的端部位于推板二的上侧,所述推板一和推板二的端部之间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壁与底板的下侧壁之间固定有连接杆,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固定有不完全齿轮,所述推板一和推板二靠近不完全齿轮的一侧设有与不完全齿轮相啮合的锯齿,所述推板一和推板二的内壁与底板的外侧壁之间固定有伸缩弹簧。

优选地,所述推板一和推板二靠近下模的一端均固定有钢制的敲击球。

优选地,所述敲击球呈弧形设置,且所述敲击球远离下模的一侧截面较大。

优选地,所述推板一的端部下侧壁和推板二的端部上侧壁均固定有拉板,所述底板的下侧设有两个活塞管,每个所述活塞管内军滑动有活塞,两个所述拉板分别与其中一个活塞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优选地,所述下模的外壁上固定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内设有水流。

优选地,所述冷却管为多段且连续的弯管。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一种循环式注塑件注塑模具的优点在于:

1、通过不完全齿轮的转动以及与推板一和推板二的间歇啮合实现推板一和推板二端部间歇与下模的外壁接触撞击,通过撞击形成的震动使工件与下模内壁接触处松动,加速脱模;

2、设置冷却管,推板一往内侧移动时,拉板推动活塞往内侧移动,推动水流在冷却管内流动动,当推板二进行移动时,在伸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推板二连接的拉板往内侧移动,推动水流回移,进而实现水流的往复流动,通过水流的流动将下模上的热量导出,加速工件的定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推板一和推板二的往复运动并与下模接触撞击,形成震动加速工件与下模之间的松动,加速脱模,并通过水流的流动吸附热量,加速工件定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循环式注塑件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循环式注塑件注塑模具的部分正视图。

图中:1底板、2下模、3限位板、4推板一、5伸缩弹簧、6连接杆、7电机、8不完全齿轮、9冷却管、10活塞管、11活塞、12拉板、13固定杆、14敲击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循环式注塑件注塑模具,包括固定在底板1上的下模2,底板1的上侧壁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在下模2外侧的限位板3,每个限位板3上均插设有呈u型设置的推板一4和推板二,推板一4和推板二的一端位于底板1的下侧,且推板一4的端部位于推板二的上侧,推板一4和推板二的端部之间设有电机7,电机7的外壁与底板1的下侧壁之间固定有连接杆6,电机7的驱动端固定有不完全齿轮8,推板一4和推板二靠近不完全齿轮8的一侧设有与不完全齿轮8相啮合的锯齿,推板一4和推板二的内壁与底板1的外侧壁之间固定有伸缩弹簧5,推板一4和推板二靠近下模2的一端均固定有钢制的敲击球14,敲击球14呈弧形设置,且敲击球14远离下模2的一侧截面较大,敲击球14与下模2接触的一面面积较小,增大单位面积的撞击力,通过敲击球14与下模2接触撞击,在下模2上产生振动,通过振动加速工件与下模2型腔之间的脱离,便于出模,电机7带动不完全齿轮8进行转动,当不完全齿轮8转至与推板一4上的锯齿啮合时,带动推板一4往内侧移动与下模2的外壁接触,对下模2进行撞击,不完全齿轮8转至与推板二上的锯齿啮合时,在伸缩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推板一4回移,推板二的端部与下模2的外壁接触撞击,进而通过不完全齿轮8的不断转动实现推板一4和推板二端部间歇与下模2的外壁接触撞击,加速脱模。

推板一4的端部下侧壁和推板二的端部上侧壁均固定有拉板12,底板1的下侧设有两个活塞管10,每个活塞管10内军滑动有活塞11,两个拉板12分别与其中一个活塞11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3,下模2的外壁上固定有冷却管9,冷却管9内设有水流,冷却管9为多段且连续的弯管,设置水流并通过水流的流动进行下模2上热量的吸附导出,加速下模2的成型,当推板一4往内侧移动时,拉板12推动活塞11往内侧移动,推动水流在冷却管9内流动动,当推板二进行移动时,在伸缩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推板一4回移,同时带动与推板一4连接的拉板12往外侧移,与推板二连接的拉板12往内侧移动,推动水流回移,进而实现水流的往复流动,通过水流的流动将下模2上的热量导出,加速工件的定型。

进一步说明,上述固定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否则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胶合,或者一体成型设置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惯用手段。

现对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原理作如下阐述:

两个活塞管10的端部分别与冷却管9的两端连接,工件在下模2内挤压成型后,启动电机7带动不完全齿轮8进行转动,当不完全齿轮8转至与推板一4上的锯齿啮合时,带动推板一4往内侧移动与下模2的外壁接触,对下模2进行撞击,同时通过拉板12推动活塞11往内侧移动,推动水流在冷却管9内流动动,当不完全齿轮8转至与推板二上的锯齿啮合时,在伸缩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推板一4回移,同时带动与推板一4连接的拉板12往外侧移,与推板二连接的拉板12往内侧移动,推动水流回移,进而通过不完全齿轮8的不断转动实现两个敲击球14间歇与下模2的外壁接触撞击,使工件与下模2的内壁接触面松动,加速脱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式注塑件注塑模具,包括固定在底板(1)上的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侧壁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在下模(2)外侧的限位板(3),每个所述限位板(3)上均插设有呈u型设置的推板一(4)和推板二,所述推板一(4)和推板二的一端位于底板(1)的下侧,且推板一(4)的端部位于推板二的上侧,所述推板一(4)和推板二的端部之间设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外壁与底板(1)的下侧壁之间固定有连接杆(6),所述电机(7)的驱动端固定有不完全齿轮(8),所述推板一(4)和推板二靠近不完全齿轮(8)的一侧设有与不完全齿轮(8)相啮合的锯齿,所述推板一(4)和推板二的内壁与底板(1)的外侧壁之间固定有伸缩弹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注塑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一(4)和推板二靠近下模(2)的一端均固定有钢制的敲击球(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式注塑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敲击球(14)呈弧形设置,且所述敲击球(14)远离下模(2)的一侧截面较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注塑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一(4)的端部下侧壁和推板二的端部上侧壁均固定有拉板(12),所述底板(1)的下侧设有两个活塞管(10),每个所述活塞管(10)内均滑动有活塞(11),两个所述拉板(12)分别与其中一个活塞(11)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注塑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的外壁上固定有冷却管(9),所述冷却管(9)内设有水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循环式注塑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9)为多段且连续的弯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式注塑件注塑模具,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下模,所述底板的上侧壁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在下模外侧的限位板,每个所述限位板上均插设有呈U型设置的推板一和推板二,所述推板一和推板二的一端位于底板的下侧,且推板一的端部位于推板二的上侧,所述推板一和推板二的端部之间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壁与底板的下侧壁之间固定有连接杆,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固定有不完全齿轮。本实用新型通过推板一和推板二的往复运动并与下模接触撞击,形成震动加速工件与下模之间的松动,加速脱模,并通过水流的流动吸附热量,加速工件定型。

技术研发人员:艾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成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6
技术公布日:2020.09.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