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橡胶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12902发布日期:2020-09-23 01:33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再生橡胶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再生橡胶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再生橡胶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再生橡胶生产中,胶粉脱硫后经过机械处理精炼成型,制成再生橡胶,由于精炼时胶料带有一定热度,精炼后再生橡胶直接收片成卷,对其胶料性能影响较大,再生橡胶性能不够理想,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出现门尼反弹,同时影响到成品胶的伸长率及强度等指标。因此需要在精炼之后对再生橡胶进行冷却。

现有公告号为cn20246274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橡胶片冷却设备,其包括机箱、第一冷却辊、第二冷却辊、第三冷却辊、第四冷却辊和支承辊,所述的第一冷却辊、第二冷却辊、第三冷却辊、第四冷却辊从低向高布置于机箱的一侧,所述的第一冷却辊、第二冷却辊、第三冷却辊、第四冷却辊为空腔的不锈钢辊体,辊体内通有冷却的水,所述的支承辊与第四冷却辊高度相适应。使用时,胶片首先经过第一冷却辊,再依次经过第二冷却辊、第三冷却辊、第四冷却辊,最后由支承辊向后输送。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精炼后的胶片带有一定的热度,其具有一定的粘度,且冷却辊为金属材质,胶片在经过冷却辊时容易粘附在冷却辊上,导致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再生橡胶冷却装置,其具有防止胶片粘附在冷却辊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再生橡胶冷却装置,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冷却辊、第二冷却辊、第三冷却辊和第四冷却辊,还包括传送布,所述第一冷却辊和第三冷却辊的侧面设有一圈防粘层,传送布由下至上依次绕过第一冷却辊、第二冷却辊、第三冷却辊和第四冷却辊并从第四冷却辊的上方伸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胶片搭放在防粘材质的传送布的上表面,随后使胶片和传送布一同从下方依次绕过第一冷却辊、第二冷却辊、第三冷却辊和第四冷却辊;由于此时胶片还会直接接触第一冷却辊和第三冷却辊,为了避免胶片粘附在第一冷却辊和第三冷却辊上,第一冷却辊和第三冷却辊的侧面固定有一圈防粘层;传送布和防粘层共同防止胶片粘附到冷却辊上。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四冷却辊的一侧设置有导辊,导辊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分别与承接板转动连接,导辊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承接辊,第二承接辊靠近第一冷却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承接辊,传送布从第四冷却辊上方伸出后依次绕过导辊、第二承接辊和第一承接辊并延伸至第一冷却辊,传送布的首尾相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布首尾相连,为封闭状态,实现了有限长度的传送布循环使用,方便且节约资源。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辊两端的侧面设有螺纹,导辊转动时,螺纹的旋进方向使导辊分别带动传送布的两端向导辊的中部方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布和胶片一同在移动的时候,传送布容易向导辊的两端产生位移;传送布向导辊的两侧发生位移会导致传送布不能够将胶片经过的冷却辊的侧面覆盖起来,可能会导致胶片与冷却辊发生粘附的情况;而在传送布带动导辊转动的同时,导辊上的螺纹带动传送布的两端向导辊的中部方向移动,有效防止传送布向导辊的两侧发生位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辊两端的侧面连接有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可以进一步限制传送布向导辊的两侧发生位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板与导辊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布在绕导辊运动的同时带动挡板转动,防止挡板与传送布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影响传送布运动或对传送布产生磨损。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接板上固定连接有一对连接板,连接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接触传送布的挡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辊限制传送布向导辊的两侧发生位移,且传送布在绕导辊运动的同时带动挡辊转动,防止挡辊与传送布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影响传送布运动或对传送布产生磨损。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接板上固定连接有一对连接板,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有接触传送布的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板限制传送布向导辊的两侧发生位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板为朝传送布方向凸出的圆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了限位板与传送布之间的接触面积,使限位板与传送布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减小限位板与传送布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对传送布运动的影响或对传送布产生的磨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传送布和防粘层共同防止胶片粘附到冷却辊上,工作效率较高;

2.传送布首尾相连,为封闭状态,实现了有限长度的传送布循环使用,方便且节约资源;

3.在传送布带动导辊转动的同时,导辊上的螺纹带动传送布的两端向导辊的中部方向移动,有效防止传送布向导辊的两侧发生位移。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体现导辊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体现导辊上螺纹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体现挡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三体现挡辊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四体现限位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安装板;21、第一承接辊;22、第二承接辊;3、支撑板;4、冷却辊;41、第一冷却辊;42、第二冷却辊;43、第三冷却辊;44、第四冷却辊;45;转轴;46、进水管;47、过渡板;48、固定板;49、防粘层;5、承接板;51、导辊;511、螺纹;52、旋转轴;6、传送布;7、挡板;8、连接板;81、挡辊;9、限位板;10、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再生橡胶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安装板2上固定连接有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板3,两个支撑板3之间转动连接有冷却辊4。支撑板3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承接板5,承接板5位于支撑板3远离安装板2的一端。

冷却辊4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在支撑板3两侧交错设置的第一冷却辊41、第二冷却辊42、第三冷却辊43和第四冷却辊44,其中第三冷却辊43位于第一冷却辊41的正上方,第四冷却辊44位于第三冷却辊43的正上方。第一冷却辊41和第三冷却辊43位于支撑板3的一侧并与支撑板3的侧面可拆卸连接,第二冷却辊42和第四冷却辊44位于支撑板3的另一侧并与支撑板3的侧面可拆卸连接。

如图1,冷却辊4为中空结构,且冷却辊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中空的转轴45,转轴45远离冷却辊4的一端连接有冷却液的进水管46。转轴45上转动连接有过渡板47,过渡板47靠近支撑板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8,固定板48与支撑板3通过若干螺栓固定连接。冷却液依次通过进水管46和转轴45,并最后进入冷却辊4中。为了使冷却液更好的把温度传递给冷却辊4,冷却辊4为金属材质。

当需要冷却胶片10时,胶片10从下方呈“s”型依次绕过第一冷却辊41、第二冷却辊42、第三冷却辊43和第四冷却辊44,并最终从第四冷却辊44的上方离开本工作区域。

如图2,为了避免带有热度胶片10粘附在冷却辊4上,将胶片10搭放在防粘材质的传送布6的上表面,随后使胶片10和传送布6一同从下方依次绕过第一冷却辊41、第二冷却辊42、第三冷却辊43和第四冷却辊44。由于此时胶片10还会直接接触第一冷却辊41和第三冷却辊43,为了避免胶片10粘附在第一冷却辊41和第三冷却辊43上,第一冷却辊41和第三冷却辊43的侧面固定有一圈布质的防粘层49。

如图2,第三冷却辊43远离第四冷却辊44的一侧设有导辊51,导辊51的上表面与第四冷却辊44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导辊5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52,旋转轴52与承接板5(见图3)转动连接。导辊51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承接辊22,第二承接辊22位于第一冷却辊41的下方。第二承接辊22靠近第一冷却辊4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承接辊21,第一承接辊21远离冷却辊4且与第二承接辊22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一承接辊21和第二承接辊22的两端也固定连接有旋转轴52,第一承接辊21和第二承接辊22上连接的旋转轴52分别与安装板2(见图1)转动连接。

传送布6从下方依次绕过第一冷却辊41、第二冷却辊42、第三冷却辊43和第四冷却辊44后,从第四冷却辊44上方伸出,随后绕过导辊51和第二承接辊22,最后绕过第一承接辊21向第一冷却辊41方向延伸,传送布6首尾相接,呈封闭状态。实现了有限长度的传送布6循环使用,方便且节约资源。

如图2和图3,传送布6和胶片10一同在移动的时候,传送布6容易向导辊51的两端产生位移。传送布6向导辊51的两侧发生位移会导致传送布6不能够将胶片10经过的冷却辊4的侧面覆盖起来,可能会导致胶片10与冷却辊4发生粘附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导辊51两端的侧面设有螺纹511,导辊51转动时,两端的螺纹511的旋进方向使得导辊51可以分别带动传送布6的两端向导辊51的中部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胶片10需要冷却时,将胶片10搭放在第一承接辊21上的传送布6的上表面,随后使胶片10由上至下依次绕过第一冷却辊41、第二冷却辊42、第三冷却辊43和第四冷却辊44,最后经过导辊51上方的传送布6,最后离开本冷却装置进入下一工作区域。胶片10在绕过冷却辊4的同时带动传送布6运动,第一冷却辊41和第三冷却辊43的侧面固定有一圈布的防粘层49,传送布6和防粘层49共同使胶片10不与冷却辊4直接接触。

实施例二:

如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再生橡胶冷却装置,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为了进一步限制传送布6向导辊51的两侧发生位移,导辊51两端的侧面转动连接有圆形的挡板7,传送布6在绕导辊51运动的同时带动挡板7转动,防止挡板7与传送布6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影响传送布6运动或对传送布6产生磨损。

实施例三:

如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再生橡胶冷却装置,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个承接板5靠近导辊51的一面固定连接有一对连接板8,连接板8之间转动连接有接触传送布6的挡辊81,挡辊81限制传送布6向导辊51的两侧发生位移,且传送布6在绕导辊51运动的同时带动挡辊81转动,防止挡辊81与传送布6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影响传送布6运动或对传送布6产生磨损。

实施例四:

如图6,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再生橡胶冷却装置,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个承接板5靠近导辊51的一面固定连接有一对连接板8,连接板8之间固定连接有接触传送布6的限位板9,限位板9限制传送布6向导辊51的两侧发生位移。

限位板9为朝传送布6方向凸出的圆弧形,减小了限位板9与传送布6之间的接触面积,使限位板9与传送布6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减小限位板9与传送布6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对传送布6运动的影响或对传送布6产生的磨损。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