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熔机构、热风熔接机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977704发布日期:2020-11-19 23:1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热熔机构、热风熔接机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塑胶压胶热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熔机构、热风熔接机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的坐垫,包括拉丝布10、包边带11以及加强带;拉丝布10在四周通过熔接机连接上包边带11之后,需要在拉丝布10和包边带11上表面熔接一个加强条12,加强条12用于增加包边带11与拉丝布10之间的强度,另外,加强条12也可以作为装饰条起装饰作用;由于此时的包边带11与拉丝布10之间是存在一个台阶的,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吹风热块(传统的吹风热块,见在先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cn201911383224.4,专利名称:吹风热锲及其加热方法、使用方法;由于以往的吹风热锲的工作面是平整的)来熔接加强条12,加强条12只能与位置较高的包边带11之间牢固的熔接,对于加强条12与拉丝布10之间由于存在高度差,加强条12与拉丝布10之间不能牢固的熔接。

因此,综上所述,传统的吹风热锲在不平整位置熔接加强条12时,不能使加强条12同时牢固的连接在高低表面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熔机构、热风熔接机及其工作方法,解决以往的吹风热锲在不平整位置熔接加强条时,不能使加强条同时牢固的连接在高低表面上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

一种热熔机构,包括

至少两个热块组件,以及

至少两个上下位自调整机构,所述上下位自调整机构与热块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上下位自调整机构适于自动带动热块组件做上下位置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上下位自调整机构包括

安装块,适于与机体固定连接;

夹具,适于夹持热块组件;以及

弹簧组件,设置于安装块与夹具之间,适于使夹具沿安装座上下弹性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组件包括上弹簧座、下弹簧座、中弹簧座、上压缩弹簧以及下压缩弹簧;

所述上弹簧座固定设置在夹具上端,所述下弹簧座固定设置在夹具下端,所述上压缩弹簧设置在上弹簧座和中弹簧座之间,所述下压缩弹簧设置在下弹簧座和中弹簧座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上弹簧座和下弹簧座上均螺接调节螺钉,压缩弹簧一端与中弹簧座相抵接,压缩弹簧另一端与调节螺钉相抵接;

所述调节螺钉包括螺纹段和圆柱段,所述圆柱段直径小于螺纹段直径,所述圆柱段上设置垫圈,所述调节螺钉的螺纹段与弹簧座连接,所述压缩弹簧套入圆柱段并与垫圈相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具与安装块之间设置导轨组件;

所述导轨组件包括导轨和滑块,所述导轨竖直固定设置在安装块上,所述滑块竖直固定设置在夹具上,所述滑块与滑轨形成滑动配合,适于使夹具沿安装座做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夹具包括底座、盖板以及隔热座,所述底座前侧与盖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后侧与隔热座固定连接;所述隔热座与安装块连接,所述热块组件夹持于盖板与底座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热块组件包括热风枪、热管以及吹风热块,所述热管一端与吹风热块固定连接,所述热管另一端与热风枪出风口固定连接。

第二方面:一种热风熔接机,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上皮轮和下皮轮,所述下皮轮上形成用于避让包边带的环形台阶;以及

上述的热熔机构。

第三方面:

一种热风熔接机的工作方法,

热风熔接机的热熔机构包括两个热块组件,外侧的热块组件的吹风热块位于上皮轮与下皮轮的环形台阶之间;内侧的热块组件的吹风热块位于上皮轮与下皮轮之间;

将带有包边带的拉丝布设置在上皮轮和下皮轮之间,包边带下端位于下皮轮的环形台阶内,拉丝布下端贴个下皮轮;

上皮轮将加强条覆盖在包边带与拉丝布交接处,外侧的吹风热块热熔包边带和加强条,以使加强条与包边带熔接;

内侧的吹风热块受上皮轮下压贴合拉丝布上表面,内侧的吹风热块下移热熔拉丝布和加强条,以使加强条与拉丝布熔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提供一种热熔机构、热风熔接机及其工作方法,依靠可以上下位置自动调节的两个热块组件,可以将加强条熔接在高低不平的包边带和拉丝布上,使加强条可以在包边带和拉丝布上熔接的更加牢固,提升最终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和图2是坐垫的示意图;

图3是热熔机构示意图;

图4是安装块、弹簧组件以及夹具的示意图;

图5是安装块、弹簧组件以及隔热座的示意图;

图6是弹簧组件示意图;

图7是热风熔接机示意图;

图8是热风熔接机作业时的示意图;

其中,10、拉丝布,11、包边带,12、加强条;

2、热块组件,21、热风枪,22、热管,23、吹风热块;

3、上下位自调整机构,31、安装块,32、导轨,33、滑块;

4、弹簧组件,41、上弹簧座,42、下弹簧座,43、上压缩弹簧,44、下压缩弹簧,45、调节螺钉,46、垫圈;

5、夹具,51、盖板,52、底座,53、隔热座;

61、上皮轮,62、下皮轮,621、环形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热熔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热块组件2,以及至少两个上下位自调整机构3,所述上下位自调整机构3与热块组件2固定连接,所述上下位自调整机构3适于自动带动热块组件2做上下位置调节。

本实施例中,热块组件2数量为两个,相应的,上下位自调整机构3的数量也为两个,每个上下位自调整机构3控制对应的热块组件2做上下位置调整。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下位自调整机构3包括安装块31,适于与机体固定连接;夹具5,适于夹持热块组件2;以及弹簧组件4,设置于安装块31与夹具5之间,适于使夹具5沿安装座上下弹性移动。

具体的,如图6所示,所述弹簧组件4包括上弹簧座41、下弹簧座42、中弹簧座、上压缩弹簧43以及下压缩弹簧44;所述上弹簧座41固定设置在夹具5上端,所述下弹簧座42固定设置在夹具5下端,所述上压缩弹簧43设置在上弹簧座41和中弹簧座之间,所述下压缩弹簧44设置在下弹簧座42和中弹簧座之间。

具体的,所述上弹簧座41和下弹簧座42上均螺接调节螺钉45,压缩弹簧一端与中弹簧座相抵接,压缩弹簧另一端与调节螺钉45相抵接;

所述调节螺钉45包括螺纹段和圆柱段,所述圆柱段直径小于螺纹段直径,所述圆柱段上设置垫圈46,所述调节螺钉45的螺纹段与弹簧座连接,所述压缩弹簧套入圆柱段并与垫圈46相抵接。

为使夹具5在水平方向上更加平稳,因此,在夹具5的两端分别设置弹簧组件4;

夹具5依靠上压缩弹簧43和下压缩弹簧44的弹力,在竖向方向上保持弹性运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具5与安装块31之间设置导轨组件;所述导轨组件包括导轨32和滑块33,所述导轨32竖直固定设置在安装块31上,所述滑块33竖直固定设置在夹具5上,所述滑块33与滑轨形成滑动配合,适于使夹具5沿安装座做上下移动。导轨组件确保夹具5只能在竖向方向做上下移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具5包括底座52、盖板51以及隔热座53,所述底座52前侧与盖板5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52后侧与隔热座53固定连接;所述隔热座53与安装块31连接,所述热块组件2夹持于盖板51与底座52之间。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热块组件2包括热风枪21、热管22以及吹风热块23,所述热管22一端与吹风热块23固定连接,所述热管22另一端与热风枪21出风口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热块组件2属于现有技术,具体结构可以参见我司在先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cn201911383224.4,专利名称:吹风热锲及其加热方法、使用方法。

本专利中,主要是将以往的单独使用的热块组件2,改为现在的两个组合使用,并且配合上下位自调整机构3控制其上下运动;上下位自调整机构3中,依靠上下两个压缩弹簧的弹力,使吹风热块23在受到竖直方向推力的时候可以做弹性运动以调整上下位置,从而使吹风热块23稳定的贴合在拉丝布10或者包边带11上。

实施例二

如图7图8所示,一种热风熔接机,包括

机体(图中未示出),所述机体上设置上皮轮61和下皮轮62,所述下皮轮62上形成用于避让包边带11的环形台阶621;以及实施例一中的热熔机构,热熔机构的安装块31与机体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热风熔接机,依靠两个可做上下弹性运动的吹风热块23,使熔接机在降加强条12熔接至包边带11和拉丝布10上的时候,内侧吹风热块23在上皮轮61挤压下可以向下移动,使吹风热块23压在拉丝布10上,另一个吹风热块23压紧在包边带11上,两个吹风热块23上下高低配合,使加强带稳定的熔接在拉丝布10和包边带11上。

实施例三

一种热风熔接机的工作方法,

热风熔接机的热熔机构包括两个热块组件2,外侧的热块组件2的吹风热块23位于上皮轮61与下皮轮62的环形台阶621之间;内侧的热块组件2的吹风热块23位于上皮轮61与下皮轮62之间;

将带有包边带11的拉丝布10设置在上皮轮61和下皮轮62之间,包边带11下端位于下皮轮62的环形台阶621内,拉丝布10下端贴个下皮轮62;

上皮轮61将加强条12覆盖在包边带11与拉丝布10交接处,外侧的吹风热块23热熔包边带11和加强条12,以使加强条12与包边带11熔接;

内侧的吹风热块23受上皮轮61下压贴合拉丝布10上表面,内侧的吹风热块23下移热熔拉丝布10和加强条12,以使加强条12与拉丝布10熔接。

本实施例的热风熔接机的工作方法,依靠相邻两个吹风热块23可做上下位置调节,可以将加强条12熔接在不同高度的包边带11和拉丝布10上,提升产品的质量。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