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芯线组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64212发布日期:2021-01-15 14:02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芯线组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多芯线组合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芯线组合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芯线贴膜的加工方法是操作人员将第一膜体手动等间距贴合于滚轮的表面,再在每一膜体上平行且等间距贴覆多个芯线,然后在芯线上贴合第二膜体。在完成第一膜体、芯线与第二膜体的组合后,利用一小滚轮与第二膜体的表面相对,通过小滚轮与滚轮抵触滚动,对芯线的特定部位施加压力,使芯线形成扁平部。通过调节小滚轮与第二膜体表面的相对位置,使芯线上形成等间距的扁平部。其操作繁琐,加工效率低,且人工成本高,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芯线组合设备,利用该设备能够实现多芯线组合的自动化加工,提高加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芯线组合设备,包括:

芯线传输机构,所述芯线传输机构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传输道,垂直设置于所述传输道上能在等时间间隔内按压位于所述传输道上的预设线组的滚压装置,相对设置于所述传输道的传输方向一侧且能朝向位于所述传输道上的第一固定部运动并抓取位于所述传输道上的目标线组的锁定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朝向所述锁定装置一侧的切割装置,与所述底座相连能在垂直方向提升所述底座的升降机构;

第一膜体传输机构,所述第一膜体传输机构沿与所述传输道的传输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贯穿设置于所述传输道与所述锁定装置间,从而在所述锁定装置与所述传输道间形成所述目标线组与位于所述第一膜体传输机构上的第一膜体的重叠区;

压合机构,所述压合机构垂直设置于所述重叠区的正上方,用于将所述目标线组压合于所述第一膜体的贴膜区上;

第二膜体传输机构,所述第二膜体传输机构设置于所述重叠区朝向所述第一膜体传输机构的传输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膜体传输机构相对且位于所述目标线组背离所述第一膜体的一侧,用于将第二膜体压合于所述第一膜体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滚压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传输道上方的偏心轮机构,设置于所述偏心轮机构与所述预设线组间的第一滚轮组件,与所述第一滚轮组件相对且设置于所述预设线组下方的第二滚轮组件;

在等时间间隔内,所述偏心轮机构的偏心轮与所述第一滚轮组件顶端的抵接轮相抵触时,所述第一滚轮组件底端的第一滚轮抵压所述第二滚轮组件的第二滚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滚轮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偏心轮机构上的限位套,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套内的连接杆,设置于所述连接杆顶端的所述抵接轮,设置于所述连接杆底端的所述第一滚轮,及沿垂直方向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杆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套上的弹性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输道包括传输框,平行设置于所述传输框内的多个传输滚轮,在所述传输框背离所述锁定装置一端设置的用于芯线定位的多个定位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设置于所述传输道上朝向所述锁定装置一端的导向块,在所述导向块上设置有沿所述传输道的传输方向的多个第一导向槽,横跨所述第一导向槽设置的第一限位槽,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与所述第一导向槽中的芯线相抵触的压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滑轨,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上的滑座,设置于所述滑座上的第一驱动气缸,与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伸缩杆相连的锁爪,设置于所述滑座上且朝向所述传输道的第二固定部,所述锁爪能将芯线压合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膜体传输机构包括有位于所述压合机构正下方且设置于所述第一膜体下方的加热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位于所述压合机构朝向所述第一膜体传输机构的传输方向一侧设置有等距移动机构,所述等距移动机构包括丝杆,滑动连接于所述丝杆上的滑块,与所述滑块相对能压合于所述滑块上的移块,所述第一膜体能由所述移块与所述滑块夹持沿所述丝杆等距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压合机构与所述等距移动机构间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膜体下方的固定座,与所述固定座相对能将所述第一膜体压合于所述固定座上的固定块。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中芯线传输机构有传输道、设置于传输道上的滚压装置,利用传输道可以将多个芯线按预设排列规则进行设置,使多个芯线形成一组进行传输,提高了芯线传输、组合的效率。滚压装置能在等时间间隔下对位于压线区域内的预设线组施加压力,使预设线组具有等间距设置的扁平部的目标线组,在传输过程中完成对预设线组的按压,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

2.在重叠区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部、锁定装置、固定机构,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部与锁定装置可将目标线组按预设规则的排列方式绷紧于重叠区内,固定机构与第一膜体传输机构相对,可将第一膜体绷紧于重叠区内,从而保证需要压合的目标线组与第一膜体的尺寸,进一步保证目标线组与第一膜体的相对位置,提高产品组合的精度。

3.将芯线的传输方向与第一膜体的传输方向在水平面内垂直设置,使加工形成的目标线组可依次与第一膜体的贴膜区相对,且底座能在升降机构的带动下沿垂直方向运动,从而避免第一膜体传输机构的干涉,使锁定机构将目标线组拉动至跨设于第一膜体上,提高目标线组与贴膜区的贴合效率。

4.滚压装置包括偏心轮机构、第一滚轮组件、第二滚轮组件,其结构简单,运行稳定,保证了相邻扁平部间的间距。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中多芯线组合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芯线传输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滚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第一固定部与切割装置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第一固定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中锁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中第一膜体传输机构与第二膜体传输机构配合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压合机构与等距移动机构、固定机构配合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芯线;2、第一膜体;3、第二膜体;4、芯线传输机构;41、底座;42、传输道;421、传输框;422、传输滚轮;43、滚压装置;431、偏心轮机构;4311、偏心轮;432、第一滚轮组件;4321、抵接轮;4322、第一滚轮;4324、限位套;4325、连接杆;4326、弹性件;433、第二滚轮组件;4331、第二滚轮;44、第一固定部;441、导向块;442、第一导向槽;443、第一限位槽;444、压块;45、锁定装置;451、滑轨;452、滑座;453、第一驱动气缸;454、锁爪;455、第二固定部;4551、第二导向槽;4552、第二限位槽;46、切割装置;47、升降机构;5、第一膜体传输机构;51、加热机构;6、压合机构;7、第二膜体传输机构;8、等距移动机构;81、滑块;82、移块;9、固定机构;91、固定座;92、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参见图1~10所示,一种多芯线组合设备,包括:芯线传输机构4、第一膜体传输机构5、压合机构6与第二膜体传输机构7。

参见图2所示,所述芯线传输机构4包括底座41,设置于所述底座41上的传输道42,垂直设置于所述传输道42上能在等时间间隔内按压位于所述传输道42上的预设线组的滚压装置43,相对设置于所述传输道42的传输方向一侧且能朝向位于所述传输道42上的第一固定部44运动并抓取位于所述传输道42上的目标线组的锁定装置45,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44朝向所述锁定装置45一侧的切割装置46,与所述底座41相连能在垂直方向提升所述底座41的升降机构47。

所述传输道42包括传输框421,平行设置于所述传输框421内的多个传输滚轮422,在所述传输框421背离所述锁定装置45一端设置的用于芯线1定位的多个定位孔。根据产品中芯线1间的间距不同,将每一芯线1分别穿设于一个定位孔内,从而形成一组预设线组,由多个传输滚轮422对所述预设线组进行传输。

参见图3所示,所述滚压装置43包括固定于所述传输道42上方的偏心轮机构431,设置于所述偏心轮机构431与所述预设线组间的第一滚轮组件432,与所述第一滚轮组件432相对且设置于所述预设线组下方的第二滚轮组件433。在等时间间隔内,所述偏心轮机构431的偏心轮4311与所述第一滚轮组件432顶端的抵接轮4321相抵触时,使所述第一滚轮组件432底端的第一滚轮4322抵压所述第二滚轮组件433的第二滚轮4331。

所述第一滚轮组件432包括固定于所述偏心轮机构431上的限位套4324,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套4324内的连接杆4325,设置于所述连接杆4325顶端的所述抵接轮4321,设置于所述连接杆4325底端的所述第一滚轮4322,及沿垂直方向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杆4325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套4324上的弹性件4326。所述弹性件4326可为连接所述连接杆4325与所述限位套4324的多个弹簧。

通过所述滚压装置43在所述预设线组上等间距设置扁平部将其加工成型目标线组的过程为:在所述偏心轮4311与所述抵接轮4321间隙设置时,由于所述限位套4324固定于所述偏心轮机构431上,使所述连接杆4325受到弹性件4326的弹力向上拉起,从而在所述第一滚轮4322与所述第二滚轮4331间存在用于所述预设线组传输的间隙。在所述偏心轮4311与所述抵接轮4321相抵触时,所述偏心轮4311对所述第一滚轮组件432施加向下的压力,使第一滚轮组件432在限位套4324内向下运动,从而与所述第二滚轮组件433的第二滚轮4331相抵触,在位于第一滚轮4322与第二滚轮4331间的预设线组上形成扁平部。调节偏心轮4311的旋转周期与预设线组的传输速度,使两者保持匀速运动状态,从而使所述预设线组上相邻扁平部间的间距满足产品加工需求。

参见图4~6所示,所述第一固定部44包括设置于所述传输道42上朝向所述锁定装置45一端的导向块441,在所述导向块441上设置有沿所述传输道42的传输方向的多个第一导向槽442,横跨所述第一导向槽442设置的第一限位槽443,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443内与所述第一导向槽442中的芯线相抵触的压块444。所述第一导向槽442间的间距与所述传输道42上的定位孔间的间距相同,保证预设线组中各芯线1间的位置关系。在所述传输道42朝向所述锁定装置45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一固定部44,可将用于压合的目标线组与位于传输道42上的目标线组相隔离,避免在压合过程中,压合机构6对芯线1施加的压力影响位于传输道42上的各芯线1间的位置关系。将切割装置46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44朝向所述锁定装置45的一侧,在切割装置46将目标线组按预设长度切割时,第一固定部44能避免未贴膜的芯线1向后运动,退回至初始位,节约了芯线1传输的时间。

参见图7所示,所述锁定装置45包括滑轨451,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451上的滑座452,设置于所述滑座452上的第一驱动气缸453,与所述第一驱动气缸453的伸缩杆相连的锁爪454,设置于所述滑座452朝向所述传输道42的第二固定部455,所述锁爪454能将芯线1压合于所述第二固定部455内。在所述第一膜体2的贴膜区传输至与所述第一固定部44相对时,所述第一膜体传输机构5将所述第一膜体2停止传输。芯线传输机构4中的升降机构47将底座41顶起,从而使传输道42、锁定机构向上运动,位于所述第一膜体传输机构5的上方。第一驱动气缸453推动所述滑座452沿所述滑轨451朝向所述第一固定部44运动,从而使所述第二固定部455与所述传输道42上的第一固定部44相对抵触。在所述第二固定部455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部44相同间隔的多个第二导向槽4551,及跨设于多个所述第二导向槽4551上的第二限位槽4552。在传输道42的驱动下,目标线组朝向锁定装置45运动,并且每一芯线1经过第二固定部455上的第二导向槽4551进入第二限位槽4552内。此时,所述锁爪454能向下旋转抵触于所述芯线1上,从而将所述目标线组限制于所述第二固定部455内。在完成目标线组的锁定后,第一驱动气缸453带动所述滑座452沿所述滑轨451背离所述第一固定部44运动,从而将所述目标线组拉长至跨设于所述第一膜体2上。再由升降机构47带动所述底座41向下运动,使所述目标线组与所述贴膜区相贴合。

参见图1、9所示,所述第一膜体传输机构5沿与所述传输道42的传输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贯穿设置于所述传输道42与所述锁定装置45间,从而在所述锁定装置45与所述传输道42间形成所述目标线组与位于所述第一膜体传输机构5上的第一膜体2的重叠区。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膜体传输机构5包括有位于所述压合机构6正下方且设置于所述第一膜体2下方的加热机构51。在所述目标线组与所述第一膜体2压合的过程中,对所述第一膜体2进行预加热,可提高目标线组与所述第一膜体2贴合的效率,且保证两者贴合的牢固性。

所述第二膜体传输机构7设置于所述重叠区朝向所述第一膜体传输机构5的传输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膜体传输机构5相对且位于所述目标线组背离所述第一膜体2的一侧,用于将第二膜体3压合于所述第一膜体2上。具体的,所述第二膜体传输机构7可选用多个第二压辊与第一膜体传输机构5上的第一压辊相对设置,从而将第二膜体3贴覆于所述第一膜体2上。

参见图10所示,所述压合机构6垂直设置于所述重叠区的正上方,用于将所述目标线组压合于所述第一膜体2的贴膜区上。

在位于所述压合机构6朝向所述第一膜体传输机构5的传输方向一侧设置有等距移动机构8,所述等距移动机构8包括丝杆,滑动连接于所述丝杆上的滑块81,与所述滑块81相对能压合于所述滑块81上的移块82,所述第一膜体2能由所述移块82与所述滑块81夹持沿所述丝杆等距移动。从而在目标线组与贴膜区相贴合后,利用等距移动机构8将其向前移动,使下一个贴膜区正好与所述第一固定部44相对。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压合机构6与所述等距移动机构8间设置有固定机构9,所述固定机构9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膜体2下方的固定座91,与所述固定座91相对能将所述第一膜体2压合于所述固定座91上的固定块92。

一种多芯线组合方法,包括:

将多个芯线1平行且按预设间距排列形成预设线组;

将所述预设线组按其延伸方向匀速经过压线区域;

在等时间间隔下对位于所述压线区域内的预设线组施加压力,从而使所述预设线组形成具有等间距设置的扁平部的目标线组;

将位于所述目标线组运动方向的前端且平行设置于所述目标线组一侧的第一膜体2沿与所述目标线组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传输,并使所述第一膜体2的贴膜区传输至所述目标线组的延伸方向上;

将所述目标线组的端部跨设于所述第一膜体2上,并在其与所述贴膜区压合后切割形成预设产品;

在所述预设产品的所述目标线组背离所述第一膜体2的一侧压合第二膜体3,形成多芯线组合产品。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