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进料口的线缆挤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35944发布日期:2020-12-29 09:33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进料口的线缆挤塑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生产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多进料口的线缆挤塑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线缆挤塑机的进料口均为一个,进料时往往因不能及时传输而由原料从进料口溢出,造成原料浪费,生产效率也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进料口的线缆挤塑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进料口的线缆挤塑机,包括底座、进料通道、拌料机构、输料机构及穿线机构;其中,所述拌料机构包括拌料筒、拌料螺杆、液压箱及传动杆;所述液压箱提供动力通过所述传动杆驱动所述拌料螺杆绕轴转动;所述输料机构包括输料管道,所述输料管道设于所述拌料筒内部,所述拌料螺杆伸入所述输料管道内部;所述穿线机构包括穿线轴,所述穿线轴的一部分设于所述拌料筒内,两端延伸至所述拌料筒外部,且设于所述输料管道下方;所述进料通道包括通道本体,所述通道本体由进料斗和进料管构成,所述进料管位于所述进料斗的下端,且相互贯通;所述进料管的下口与所述输料管道连通;所述进料斗包括开设在其中心部位的主进料斗,所述主进料斗的上部为圆筒形通道,其上口的尺寸与下口的尺寸相同;所述主进料斗的下部为锥台形通道,上口尺寸大于下口尺寸,其上口与所述主进料斗上部的圆筒形通道的下口贯通,其下口与所述进料管的上口贯通;所述进料斗还包括副进料斗,所述副进料斗位于所述主进料斗的外侧;所述副进料斗包括副收料通道、副引流通道及副出料通道,所述副引流通道设于所述副收料通道和副出料通道之间,所述副引流通道的上口与所述副收料通道的下口贯通,所述副引流通道的下口与所述副出料通道的上口贯通,所述副出料通道的下口与所述进料管相贯通;所述副收料通道为圆环形通道,上口与下口的尺寸相同,且其上口外侧壁的高度高于所述主进料斗上部的圆筒形通道的侧壁高度;所述副引流通道为环台型通道,由引流内壁和引流外壁构成,二者之间的间距自上而下逐渐变小;所述副出料通道由出料内壁和出料外壁构成,二者的间距自上而下逐渐变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输料管道的外壁设有加热器;所述液压箱通过支撑座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支撑座的一侧还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上口设置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与所述穿线轴的一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拌料筒的外部设置有夹具,所述夹具的内部设置有胶体通道,所述胶体通道与所述输料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穿线轴未与所述环形腔连接的一端穿入所述夹具的内部,所述夹具的右侧还设置有外置模具,所述外置模具内还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胶体通道和穿线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进料口的线缆挤塑机,其结构简单,能够提升进料的效率,也能避免原料从进料口溢出而浪费。原料首先从主进料斗进入,当主进料斗来不及将原料导入时,溢出的原料进入副进料斗,通过副进料斗进入拌料筒,提升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进料通道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结合附图1和2,一种多进料口的线缆挤塑机,包括底座400、进料通道200、拌料机构100、输料机构300及穿线机构;其中,所述拌料机构100包括拌料筒150、拌料螺杆140、液压箱120及传动杆130;所述液压箱120提供动力通过所述传动杆130驱动所述拌料螺杆140绕轴转动;所述输料机构300包括输料管道110,所述输料管道110设于所述拌料筒150内部,所述拌料螺杆140伸入所述输料管道110内部;所述穿线机构包括穿线轴51,所述穿线轴51的一部分设于所述拌料筒150内,两端延伸至所述拌料筒150外部,且设于所述输料管道110下方;所述进料通道200包括通道本体,所述通道本体由进料斗和进料管230构成,所述进料管230位于所述进料斗的下端,且相互贯通;所述进料管230的下口与所述输料管道110连通;所述进料斗包括开设在其中心部位的主进料斗210,所述主进料斗210的上部为圆筒形通道,其上口的尺寸与下口的尺寸相同;所述主进料斗210的下部为锥台形通道,上口尺寸大于下口尺寸,其上口与所述主进料斗210上部的圆筒形通道的下口贯通,其下口与所述进料管230的上口贯通;所述进料斗还包括副进料斗220,所述副进料斗220位于所述主进料斗210的外侧;所述副进料斗220包括副收料通道221、副引流通道222及副出料通道223,所述副引流通道222设于所述副收料通道221和副出料通道223之间,所述副引流通道222的上口与所述副收料通道221的下口贯通,所述副引流通道222的下口与所述副出料通道223的上口贯通,所述副出料通道223的下口与所述进料管230相贯通;所述副收料通道221为圆环形通道,上口与下口的尺寸相同,且其上口外侧壁的高度高于所述主进料斗210上部的圆筒形通道的侧壁高度;所述副引流通道222为环台型通道,由引流内壁2222和引流外壁2221构成,二者之间的间距自上而下逐渐变小;所述副出料通道223由出料内壁2232和出料外壁2231构成,二者的间距自上而下逐渐变大。

所述输料管道110的外壁设有加热器310;所述液压箱120通过支撑座160固定于所述底座400;所述支撑座160的一侧还设置有套筒53,所述套筒53上口设置有环形腔52,所述环形腔52与所述穿线轴51的一端连接。

所述拌料筒150的外部设置有夹具320,所述夹具320的内部设置有胶体通道350,所述胶体通道350与所述输料管道110固定连接,所述穿线轴51未与所述环形腔52连接的一端穿入所述夹具320的内部,所述夹具320的右侧还设置有外置模具340,所述外置模具340内还设有连接件330,所述连接件330与所述胶体通道350和穿线轴51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进料口的线缆挤塑机,其结构简单,能够提升进料的效率,也能避免原料从进料口溢出而浪费。原料首先从主进料斗210进入,当主进料斗210来不及将原料导入时,溢出的原料进入副进料斗220,通过副进料斗220进入拌料筒150,提升了生产效率。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